《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岁末年初最受期待的大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看预告的时候,就害怕这剧要坏,毕竟剧名竟然是李清照的词,且只看名字想不出要表达什么。

后来据说该剧与《琅琊榜》是同一个编剧团队,便又多了一些期待。

追剧至此,剧中台词细节却出现了太多的“语病”错误,堪称“语病”范本。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对于细节和台词向来严抓的出品方来说,《知否》的台词表现,算得上史诗级翻车。


1、“花团锦簇”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花团锦簇:形容花朵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出自《景德传灯录》。不能用来形容文章写得好吧?

2、“手上的掌上明珠”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顾名思义,掌上明珠的意思难道不是“手上的明珠”么?可为啥还在前面加一个手上,岂非是重复了?记得高中那会子就经常遇到类似的病句,比如:提出质疑,质疑就是提出疑问的意思。

3、“就听过一些耳闻”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耳闻:释义听说:耳闻不如目见;这事略有耳闻,词语中就带有了听说的意思,怎的还能说成”听过一些耳闻呢?

4.“这些我不能悉数全收。”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这“悉数”可不就是全部的意思么?

5、“纵是有做得再不对。”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这话靠语感就听得出不对,这不缺了胳膊么,没有宾语啊。改为:“纵有做得再不对的地方”或者“纵然做得再不对”不好了么?

6、“恃宠不骄”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原成语叫做恃宠而骄,指的是仗着主人的宠爱,骄横不可一世。要夸个姑娘懂礼数知进退,用什么成语不好:蕙质兰心、善解人意、温文尔雅不都可以么,为啥要去篡改贬义词呢?

7、“讳疾忌医”。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初中语文课本有《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作为文言文的入门课文,讲的就是“讳疾忌医”的故事。

成语讳疾忌医:讳:忌讳、避忌;忌:怕,畏惧。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错误,不愿改正。

再看剧中,这层意思分明是要表达女人看病十分艰难,叫郎中来要隔着一层帷帐,不方便直接开口。

这怎能用讳疾忌医来表达,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8、“款待不周”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您都款待了,哪还能有不周呢?

9、“三弟继承大统”。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皇帝继位那叫继承“大统”,自家爵位、官位的继承那不能叫这个。


《知否知否》这部剧不论从服化道具、还是从台词剧名,都是要走”文学路线“,故事背景也是重文轻武,经济繁盛的北宋,出现这些明显的语病肯定是要减分的。

当然撇除这些瑕疵,整部剧的口碑还是不错的,这可能要归功于刚刚宣布结婚紧接着又宣布怀孕的冯赵夫妇俩。

古装剧成为语病的重灾区

古装剧,导演编剧为了凹才华,不免会用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词语来,这些词语大多是”谦词,敬词“以及成语的错用。

比如:《延禧攻略》里,才子傅恒在姐姐面前说了句,“贤弟告退”。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贤弟”一词,是古代人对弟子或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不能用于自称。

再比如:《楚乔传》里的“殃及鱼池”……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电视剧《思美人》,屈原父亲:“我们屈家世代忠良。

《知否》成“病句”范本,这些语病你会犯吗?

屈原,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

作为一部剧的编剧,是要面对中国十几亿的观众,很多的用法错误只需要查查字典,再不济百度一下,就能规避。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剧本资源可以说取用不尽,真正缺乏的是匠心,是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