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產品開發步驟

我們絕大多數的消費者,接觸到保險產品的時候,已經處於整體保險營銷的下游環節了。因為保險合同是附和性合同(就是一方已經寫好合同內容,另一方如果覺得合適就簽字,不合適就拉倒的合同),所以在保險產品到了客戶手裡面的時候已經是成型的東西,想有所改變尤其是保險責任方面,已經非常的困難了。藉此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一款保險產品被開發出來到底經歷了哪些步驟。瞭解流程,瞭解步驟,瞭解保險,通過保險解決人生中的一部分問題或者是大部分問題。

保險產品開發步驟

選定目標市場

這個是保險產品開發的第一步,也是方向性的一步,說簡單點就是這款產品要賣給誰?以什麼樣的客戶群為銷售主體?當確定了客戶群體之後,就會針對這個群體做一些研究,評估這個群體的所面臨的風險,調研該群體的購買能力,評估整體市場的潛力,還要研究同業公司同類型產品的經營狀況和潛在競爭對手有哪些。

我們可以看到,保險公司在推出一款產品是做了精心的市場調研和策劃的,包括什麼時候上市,都要考慮在內的,所以保險公司推出的產品不是隨意報備就完事兒,而是做過功課的。

舉個例子:現在各家保險公司搶的比較白熱化的就是健康險市場,我們看似健康險的規則放的很寬,市場也很廣,但是我們要清楚,保險公司推出一款健康險之後他是有主打方向的,一般來說30-45歲的客戶群體是保險公司主推健康險的合適群體,因為這個群體收入還可以,保險意識也還可以,而且在投保規則上不容易出現問題,比較容易承保,這個群體的家庭壓力和社會壓力也是非常的巨大。所以健康險要做的就是讓這個年齡段的人更多的購買健康類保險。如果年齡太小,保險公司的保費就收的少;如果年齡大了,很多人又覺得得不償失。

保險產品開發步驟

進行產品設計

確定目標市場的需求之後,就要分析可否設計解決此類問題的產品,這個要分析大量的數據,進而再評估做出決定。例如我們在一部電影裡面看到的“減肥保險”,看著比較無厘頭,也可以說是在市場中確實有很大的需求,但是這個事情本身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通過“減肥保險”到底想達到什麼目的?還有前幾年比較奇葩的保險“熊孩子險”,這個在一片譴責聲中推出了歷史舞臺。上面這些雖然說是有市場,但是卻不一定具有可行性,沒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就不在可保範圍之內。

如果覺得產品可以在市場上有好的銷售結果,或者是好的銷售預期,保險公司就開始針對客戶需求設計保險責任,然後根據生命表和經驗數據針對本款產品進行數據分析,並做出定價假設,繼而形成定價模型。確定費率表現形式,然後形成一個產品雛形,送交各個部門徵求意見,(前面文章講“平衡”就體現在這個時候了)。這個環節就是產品設計的環節,你看到也許並不多,但是實際上這個環節是非常複雜的一個過程。

保險產品開發步驟

保險產品定價

其實這個問題在前面文章已經講了很多了,保險的定價就是一個假設的過程,因為保險產品的所有的成本是在銷售之後的,承擔的風險也是在未來太多的不確定中,所以保險產品定價是一個紛繁複雜的過程。

確定定價模型是第一步,之後就是要確定定價假設了,這個是一個比較麻煩的過程,按照定價假設的設計形成費率表(一般是以保額整數為基數,為各個年齡和性別的人分別制定費率) ,而且要通過測算,計算出產品的現金價值表(如果發生退保或者是保單貸款,現金價值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數據)。最後還要展開利潤測試,說白了就是此款產品銷售到多少會有利潤產生,利潤週期是什麼樣的等等測算吧。

保險產品開發步驟

編寫條款

一旦前面所有的工作都進行完畢之後,就要編寫條款了,這個環節就比較簡單了。一般來說就是保險責任、責任免除、特殊條款、名詞解釋。這些內容要寫清楚了,因為這個在未來就是合同的主題部分,保險人承擔的責任是什麼?投保人的義務是什麼?權利是什麼?都會在這裡體現。

條款裡面的責任免除一定是要非常明顯的標明,並且也要求在銷售過程中要告知客戶。這個各位消費者,你們也一定要看,因為這個涉及到切身利益的內容。一般來說,免責的內容基本上都是違規、違法的內容,還有一些不可抗力的內容,其他的都會在保險責任裡面體現。

本人看過很多條款,發現各家公司的都差不多,如果從產品學習的角度來看條款的話,你只要把一款產品的條款吃透了,其他的產品就會相對容易一些,只是幾個大的類別而已。

鑑於現在嚴監管的態勢下,保險公司的條款一般都會送交本公司法務部門進行逐字逐句的審核,看看是否存在歧義,是否存在違法違規的內容,是否和現行的法律法規有相悖的地方,如果沒有,條款這一項工作算是通過。

保險產品開發步驟

形成產品上報材料

因為在我國,所有的保險產品設計完畢之後,能不能上市,還需要中國銀保監會審核批准,需要將前面所有資料準備齊全之後遞送到銀保監會審批。所有上報的材料中有一個總精算師和法律責任人的簽字聲明書,聲明此產品已經經過精算,並且也經過法律部門審核,而且實行的是責任終身制,就是說未來出來問題,簽字的這兩個人將會被終身追究責任。

總體來看,保險公司生產一款保險產品還是非常的嚴謹的,是經過了相當多的程序和科學的計算的,也是經過國家審核和批准的。而現實中好多人說保險是騙人的,我就有點兒不明白,難道我們國家這麼嚴格管控只是為了讓保險公司來騙人的?

保險產品開發步驟


其他的配套工作

投保規則、保全規則、核保規則、理賠規則等等相關業務標準的制定。信息技術部門在系統中配套產品信息,確定產品佣金政策、費用政策,外務宣傳部門開始在媒體上準備宣傳造勢推動,培訓部門開始針對全國的銷售人員進行培訓。

基本上一款產品就通過保險公司的銷售渠道和廣大消費者見面了,所以我們能看到,保險不是隨隨便便的推出的,也不是保險公司能夠決定是否可以上市的,它是一個系統運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也在不斷的調整。希望您瞭解之後對保險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如果對您有所幫助,請點個贊!如果你想交流一下,可以關注!如果你想諮詢,可以私聊!

保險讓生活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