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股價腰斬 美國高科技禁運會打垮中國AI嗎?

近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署(BIS)發佈一項針對“新興”和“關鍵”高技術領域的出口管控措施草案,其中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成為“重災區”。這一消息對於相關行業公司而言無疑是重大利空,清單公佈的當天,英偉達股價暴跌12%。​

英偉達股價腰斬 美國高科技禁運會打垮中國AI嗎?

​該項草案若正式頒佈無疑將提高外國公司完成產品交易或技術引進的行政和法務成本,而對於國內的科技公司而言,這也意味著其從美國能夠引進的產品和技術將相應減少,引進的難度陡增,從側面將打壓相關產業發展。

不過,在人工智能領域,得益於政策的支持和企業自主創新,我國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應用的多個層面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諸如百度、華為、阿里等一大批中國科技企業也通過長期佈局和研發,積累了對沖此次美國“套路”的能力。

以百度為例,自2010年開始發力人工智能技術以來,百度在AI技術領域不斷深耕,佈局逐步完善,並向外界開放賦能。以深度學習平臺為例,目前約60%的國內開發者都在使用國外的深度學習框架,這對我國科技領域的長遠發展無疑是一大挑戰。而百度的深度學習平臺PaddlePaddle,作為國內第一個開源的深度學習平臺,不僅相較於國外的開放平臺而言更適合我國國情,而且也改變了我國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依賴國外的狀況。

如今,作為百度AI技術的基石,百度大腦已全面開放130餘項場景化AI能力和解決方案,涵蓋機器學習、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智能語音、智能駕駛等等細分領域,許多技術在行業乃至全球都處於領先位置。今年7月,百度宣佈自研AI芯片“崑崙”正式發佈,這是中國首款雲端全功能AI芯片,帶動百度大腦算力爆發式增長。這意味著即便面對芯片禁運,我國也不會像以往那樣被動。​

英偉達股價腰斬 美國高科技禁運會打垮中國AI嗎?

​而且,經過長期研發和技術積累,百度人工智能已從底層技術向實用、應用階段發展,全面落地並與各行各業深度結合,讓我國企業在AI+技術探索中擺脫對國外技術依賴,走自主研發之路。百度目前正在深耕兩大領域,一個是智能家庭,一個是自動駕駛。

在智能家庭領域,百度DuerOS開放平臺的對話式AI規模、活躍度和生態已是業內領先。截至2018年10月,搭載百度DuerOS的激活設備量已超過1.5億,月活躍設備量超過3500萬,合作伙伴超過300家,搭載DuerOS的落地主控設備達到160多款,DuerOS平臺技能開發者數量超過2.4萬。事實上,不僅在中國,小度系列智能硬件現在已經遍佈全球,覆蓋41個國家,723個城市。

在自動駕駛領域,百度Apollo開放平臺吸納了包括戴姆勒、福特、沃爾沃、英偉達、英特爾、微軟、比亞迪、北汽、奇瑞等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領軍巨頭在內的超過133家合作伙伴,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駕駛生態。據瞭解,百度Apollo發佈了全球第一個開源簡單城市道路自動駕駛方案,第一個量產園區自動駕駛開放方案,第一個車路協同開源方案,以業界領先的速度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今年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Apollo和一汽紅旗發佈L4級別自動駕駛乘用車量產計劃,完成了中國自動駕駛量產商用車到乘用車的轉變。​

英偉達股價腰斬 美國高科技禁運會打垮中國AI嗎?

​除了深耕智能家庭和自動駕駛領域,百度還發布了AI城市“ACE 王牌計劃”(Autonomous Driving、Connected Road、Efficient City),將基於自動駕駛Apollo、百度大腦、智能雲、百度地圖等全方位的AI技術能力賦能未來城市建設。據瞭解,百度AI城市解決方案將率先落地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個超級大城市:北京和上海。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作為重要的AI研發力量,百度等領軍企業對人工智能的深耕和持續探索,加速推動AI關鍵技術進步並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幫助中國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有底氣應對美國新一輪“科技禁運”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未來,中國需要有更多像百度一樣的掌握核心創新技術的公司,才能在未來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