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支持亞裔的訴訟,認為哈佛招生中有歧視

不誇張地說,華人的參政熱情至少有一半是因為圍繞教育的議題給點燃的。今天, 一則消息如果說不是帶來過年的效果,至少也會帶來過小年般的拉風。

各大媒體都響亮地報道,司法部稱,哈佛大學在個性打分上對於亞裔申請者有歧視。來自華盛頓的消息,美國司法部向正在起訴哈佛大學的亞裔學生提供支持。該訴訟對於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在大學入學時的使用,將產生深遠影響。

華爾街日報的標題是:“司法部稱,哈佛大學通過個性打分傷害了亞裔錄取率”。

司法部支持亞裔的訴訟,認為哈佛招生中有歧視

來自WSJ

CNN的標題是,“司法部在亞裔告哈佛案上,與亞裔站在一起”。

司法部支持亞裔的訴訟,認為哈佛招生中有歧視

紐約時報的標題是:“亞裔學生就錄取問題告哈佛案贏得了司法部的支持”。

司法部支持亞裔的訴訟,認為哈佛招生中有歧視

司法部週四在法庭文件中說:

“證據表明,與其他種族群體的申請人——包括白人申請人和其他種族少數群體的申請人相比,哈佛大學的基於種族的入學程序對亞裔申請人的處理顯然不利。”

“此外,證據表明,哈佛沒有提供有意義的理由來證明在使用種族上做到了完全合理。使用模糊的‘個性評級’會損害亞裔申請人的入學機會,並可能受到種族偏見的影響,造成違憲的‘種族平衡’。並且在45年多的時間裡,哈佛一直沒有認真考慮過種族中立的替代方案,而是通過考慮種族因素來做出錄取決定。”

“哈佛在證明沒有非法歧視亞裔美國人上,失敗。”

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在一份聲明中說:

“作為納稅人資金的接收者,哈佛大學有責任通過使用符合法律要求的、有意義的錄取標準,來確保其招生政策中不帶種族歧視。”

本號在亞裔告哈佛案件上,曾發表過前文:《亞裔是不是應該告哈佛?業內人士的十條看法》。

筆者認為,歧視與地域關係更大。美國紐約在內的東北部地區亞裔議員寥寥無幾的現象,就是一個證明(點擊參考前文《民選亞裔國會議員知多少:美東幾乎成“無人區”》)。而即使在自由派眾多的教育界,亞裔人數並不少,但也同樣缺乏領導層面挑大樑的人。這些事實和現象,都說明了有些歧視的來源,不分左右。不會因為是自由派聚集的地方,就做到完全沒有了。

告哈佛案是由“學生公平入學”組織發起的,也被當成反對AA平權法案的系列行動的一個風向標。應該指出,有一些人並不是反對AA,而是反對基於族裔的AA,這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

不過對於這則消息,也有不同的看法。哈佛的亞裔校友聯盟主席83屆畢業生珍妮·帕克(Jeannie Park)就認為,訴訟哈佛的“學生公平入學”組織和其創始人愛德華德·百隆(Edward Blum)是在通過這個案子為川普暗度陳倉。帕克女士認為:

“亞裔美國人長期受益於增加平等機會的各種政策,目前仍然如此。我們擔心的是,告哈佛案只是一系列收回對有色人種保護政策的行動的最後一步棋。那樣,將造成有色人種在政府和企業在內的所有領域,喪失一些機會。”

此案將在今年10月份開庭。也可能一直打到最高法院。那麼川普提名的新大法官卡瓦納夫(Kavanaugh)則有可能加入這次新一輪的、實質上是挑戰AA的訴訟。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平等的權利還是平等的結果?對於很多人,答案大概是選擇前者。看起來,亞裔在平權法案AA的命運上,勢必成為一個重要的角色,將被寫入歷史。

我要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