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裁員就返保險費”背後的信號


“不裁員就返保險費”背後的信號

就業大於天!試想一下,如果一國民眾大量失業,最後會是什麼結果?

早在5年前,總理就說過,根據人社部測算,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能拉動130萬至150萬人就業。

這就是為什麼高層一直強調“保增長”的原因。經濟增長看似是宏觀問題,其實和所有人都有關,經濟下滑,就意味著有人失業,失業了,如果家裡沒礦,生活肯定受影響。

昨天,國務院發文稱,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國務院這個舉動至少說明兩個問題:

一、就業形勢不太樂觀,否則也不會有這樣的政策。二、對外釋放一種信號,給企業信心,關鍵時候有國家,會及時幫助企業的。

01

昨天上午,國務院發佈《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開篇就說:“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估計很多人沒注意文件的標題,其中有一個關鍵詞值得細究,“今後一個時期”其實透露出就業形勢的嚴峻性,言外之意就是,短時間可能好不了,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其實,這和高層對經濟的判斷是吻合的,在這份文件中,對經濟的判斷是“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所以,之前有人說經濟可能要好轉,其實都是騙人的。在這裡多數一句,上面的很多政策看似枯燥,其實內藏玄機。

整個文件中,最具含金量的是下面這條,就是昨天很多人在朋友圈轉發的內容:

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標準可按6個月的當地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確定,或按6個月的企業及其職工應繳納社會保險費50%的標準確定。


這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如果企業能克服困難不裁員,就能獲得失業保險費的返還。按照最新規,失業保險,個人按照繳費基數的0.2%繳納,單位按照繳費基數的0.8%繳納。

失業保險本來就是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保險制度,

現在直接把錢直接發給企業,其實等於讓企業替國家解決了失業的問題。

下面是近10年中國失業保險的變化情況,每年的總額既包括失業保險費收入,還包括利息收入、財政補貼收入、其他收入、轉移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下級上解收入等。

“不裁員就返保險費”背後的信號


從上圖可以看出,前8年失業保險增長是很快的,這兩年增速開始放緩,主要原因是國家下調了失業保險的繳費比例。

人社部發布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3年至2017年,失業保險基金當期收入大於支出,基金累計結餘規模在逐年增加,近5年的累計結餘規模分別為3686億元、4451億元、5083億元、5333億元、5552億元。

所以,關於返還的錢企業還是不用擔心的,但這個政策的效果最後有多大,現在還不好說。失業保險企業繳費比例本來就很低,就算返還了也沒有多少,而養一個員工的成本更大。

有專家就認為,返還的基金規模不會很大,主要還是體現的政府積極減負的態度。下一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費率肯定會有調整,對企業而言,這兩塊才是大頭。

02

除了鼓勵企業不裁員,文件還給出了多條輔助政策,但是目的都一樣,就是要讓小微企業的日子好過一點,畢竟和國企相比,很多中小企業才是解決就業的主力軍。

這些政策包括“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支持小微企業。”說白了就是給中小企業多貸款,維持生產,不要倒閉。

另外,又開始鼓勵創業了。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自主創業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5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小微企業當年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數量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25%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還有,支持穩定就業壓力較大地區為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免費提供經營場地;企業可申請培訓補助等。

總之一句話,凡是能解決就業的,都會支持,凡事不利於穩定就業的,都不鼓勵,可見就業問題已經讓高層操碎了心。

03

日前包括通用汽車、宜家集團、星巴克等在內的知名企業紛紛發佈大裁員消息。其中通用汽車在北美裁員大約8000人,這是通用汽車自10年前破產以來宣佈的北美最大規模重組計劃。

湯森路透週二也稱,未來兩年將裁掉3200個崗位,佔其員工總數的12%。

經濟寒冬,不僅國外企業,國內很多企業最近也傳出要裁員的消息。今年以來,國內包括聯想集團、泰禾集團、京東、華夏幸福等也曾傳出裁員的消息。

人社部人副部長張義珍在昨天的國新辦吹風會上稱,今年以來就業形勢面臨挑戰和壓力,是一些進出口企業,尤其是面對美國出口的企業。

之前,對於進出口對經濟的影響,很多時候都是持樂觀態度,但這次人社部算是說了實話,確實有很多出口企業受到了影響。

此外,導致很多企業裁員的另一個原因是從明年開始,社保費統一由稅務部門徵收。之前很多企業是不給員工繳納社保的,而按照新規,企業不繳社保就會被罰,所以有些企業寧可裁員。

中國的更大的就業壓力還來自於應屆畢業生。

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34萬人,比上年增加14萬。這麼多畢業生走出校門,能不能找到工作真的很難說。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最近也承認,就業創業工作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各地各高校要抓住關鍵環節,全力做好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經濟不景氣是實情、很多企業裁員也是實情,你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如果短時間做不到,還是踏實工作,公司老闆的壓力有可能比員工還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