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春運是一場宏大的遷徙,從地理到心理。

在南京,很多人已經開始收拾行囊。從這一刻,我們熟悉的城市,會日漸安靜,煙火氣慢慢消失,直到上演空城計。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熟悉的小店開始暫停營業,快遞停運了,大學生們放假了,街頭會冷清起來。

每年這個時候,那些來到這座城市為了生活打拼的人,都會面臨一個選擇:過完年,還回南京嗎?

環衛工錢鳳霞夫妻

“要是大家都放假了,路不就沒人掃了嘛”

零下8度的天氣,錢阿姨夫妻在單薄的橙色環衛服裡套了很厚的衣服,還是受不住凍,“這兩天膝蓋骨生疼”。

8年前,錢阿姨從老家盱眙來南京做環衛工。4年前,丈夫和兒子也跟過來了。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錢鳳霞夫妻倆,還收留了一條流浪狗“小黑”

一家三口,漂在南京,全靠掃馬路過生活。

西善橋幾間低矮的民房,是他們在南京臨時的家,4個房間,房租550塊。

每天凌晨4點,錢阿姨夫妻就起床了。他們清掃的片區在江東中路,從西善橋一路蹬垃圾清掃車過來,得半小時。

前些天趕上暴雪,早上車子沒法騎,倆人推著車深一腳淺一腳走過來的。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白天忙得一口熱飯都吃不上,站在路邊扒拉幾口再繼續剷雪,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點”。

環衛工很少有休息,今年過年錢阿姨夫妻也不放假。“要是大家都放假了,路不就沒人掃了嘛,都是自己份內的事。”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錢阿姨打算幹到幹不動了就回老家,叔叔說明年可能就不來南京了。夫妻倆唯一操心的還是孩子。

“年紀輕輕的掃馬路,對前途不好,打算去跟領導說說,讓兒子開灑水車就好了”。

不知為什麼,這樣的心願聽上去格外心酸。

歌手小魚

“我想陪她在南京待下去”

冬天夜晚的南秀村,酒吧門口細碎的燈光,在路邊積雪投下迷醉的顏色。

每天九點到十點半,小魚都會出現在秀·愛爾蘭酒吧。從去年6月開始,他在這邊駐唱。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小魚是山東濰坊人,2015年來到南京。在此之前的5年,他揹著一把吉他,走了大半個中國。

漂泊是主題,在一個地方待最長不過半個月。地圖一鋪,看到哪邊比較順眼,買張火車票就去了。“過年很少回家,沒少睡過肯德基”。

最慘的時候在武漢,在武大門口唱了一個禮拜飯錢都沒掙回來,東西還被城管砸了。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可能我天性自由,感覺跟南京的城市氣質比較搭,不緊不慢。”

南京喜歡音樂的人很多。之前小魚在大行宮地鐵口唱歌,巔峰的時候百八十個人圍著聽,有的甚至帶著小馬紮過來聽一整晚。

那些瞬間的成就感,足以撫平生活的艱難。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今年火車票沒搶到,小魚只買到了臘月28的汽車票,坐回家要8個小時。

過完年還回南京,女朋友是高淳人,小魚打算來年找個琴行再多賺賺錢,畢竟在酒吧唱一晚才掙兩百多。

臺上的小魚抱著吉他彈唱“有情有義又是有米無炊”,33歲的浪子也終於希望在南京,有個安穩的家。

職場新人趙月

“南京似乎沒想象中好,想陪在父母身邊”

趙月老家在陝西的一個小縣城,有多小呢?出門打車幾乎從不會超過十塊錢,朋友約吃飯的時候可以自信地說“等我十分鐘,馬上到”。

大學畢業之後,趙月覺得那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家鄉,裝不下自己的大flag。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海投了簡歷,最後隻身來到南京。大概只因為從小在書影音裡認識的南方,看上去很美。

南京的生活節奏比想象中要快得多。

每天早高峰,有人計算哪一節車廂離電梯最近,在車門打開的瞬間衝上電梯;晚上不管多晚下班,寫字樓的燈火依舊通明。

趙月進的是公司的新部門,除了主管就她一個。事情又多又雜,捱罵是日常。有段時間,天天加班,主管不走,她也不敢走,每一分鐘都很難熬。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孤獨感是無孔不入的。中午公司同事結伴吃飯,趙月獨自一人,有時寧可餓著。偶爾自己回去做頓飯菜,結果反覆熱了兩三天還沒吃完。

兩個月前,趙月的爺爺查出癌症。她第一次意識到,身邊的親人都在慢慢老去,突然間對“去遠方”生出了動搖。

來南京半年,當初立的flag一個個潰不成軍。趙月買了臘月28的車票,過完年不打算回南京了。

“這個城市這麼大,但沒有一盞燈等我。想陪在父母身邊,想每天都跟家人一起吃飯”。

開心茶館相聲演員程宇

“在南京買了房子,今年把爸媽接來過年”

開心茶館,華東最早的相聲劇場。18歲那年,哈爾濱小夥程宇從天津藝術學校畢業,來這裡實習,沒想到就這麼安定下來。

師從梁爽,如今的程宇已經是開心茶館的小鮮肉實力擔當。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梨園行當,每年年底都會有場封箱演出。所謂封箱,就是演員將所有的行頭都整理歸箱,封好,至來年“開臺”以前,不得再開箱。

因此,封箱演出也是每年最重要的一場。

今年的封箱演出,是個2000多人的大場子。程宇有些緊張,“天天晚上排練,練到凌晨兩三點。語言的藝術很微妙,多一個字觀眾不會樂,少一個字交待不明白,要反覆打磨。”

生在哈爾濱,操著一口天津口音的程宇,最終在南京橋北買了房子。“南京有一群很逗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的。故鄉反而變得陌生了。”

今年他打算把爸媽接來南京過年。

工地工人杜賢林

“想定居在南京,有心無力”

37歲的杜賢林,做工地塔吊這行已經10年了。

跟著項目到處跑,去年一整年,就回了一次家。女兒的成長,在杜賢林眼中總是飛快。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在工地的2年,從早上6點到晚上10點,全都泡在工地上。趕工期的時候,通宵也是有的。

“南京暴雪那兩天,我們也沒有休息。畢竟18年春天就要封頂,大家都想盡快把工作做好。”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因為項目緊急,這個春節工人們仍將守在工地。杜賢林打算把老婆孩子從老家接到南京過年。

他背後是幾排集裝箱宿舍,一家三口將會在這裡度過春節。“公司會給我調單人宿舍,跟老婆孩子能住在一塊,也算過個團圓年了。”

“過完年肯定還是在南京啊,項目需要我們。將來嘛,最好能在老家,畢竟家人都在。”

華燈坊COCO店員王如意

“習慣成了深入骨髓的眷戀”

河西華燈坊的CoCo,地方不大,但外賣單量超多,“夏天最忙的時候,滿屋子都是外賣小哥,打包打到手軟”。

王如意在這裡工作3年了,從實習生做到店長不過用了1年。90後的他,很早就踏入社會,現在已是3歲孩子的爸爸。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感覺很累的時候?不存在。每天跟一群有趣的同事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樣,特別開心。

好玩的記憶倒很多。比如最近就有個客人趁店員們不注意,把他們拍成了抖音,王如意特別享受這種和客人處成朋友的過程。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王如意老家在金牛湖。如今,他在油坊橋買了自己的房子,“剛到南京時租房子就在油坊橋,算是夢開始的地方,現在可以說是夢照進現實。”

14號回老家過年,坐S8一個小時就到。“哪也不想去了,就想呆在南京,已經習慣了,習慣變成深入骨髓的眷戀。”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南京這座城,每年人來人往。潮起潮湧間,無數遷徙而來的異鄉人,組成了南京現在的樣子。

有時在想,家是什麼呢?是地理上的那個故土,還是見證你打拼努力的地方?

其實我們留在這座城市,只有一個原因:你選擇了你所喜歡的生活方式。


過完年,你還會來南京嗎?

今年過年,他們選擇了留在南京/過完年回南京。

那你會怎麼做?會選擇繼續留在南京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