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幹貨!《梵蒂岡博物館》深度參觀攻略——藝術的饕餮盛宴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梵蒂岡博物館(The Vatican Museum)是世界上最小的天主教國家-梵蒂岡中最著名的博物館。來到梵蒂岡,怎麼能不參觀一下這創世紀的瑰寶呢?在梵蒂岡博物館幾個小時的旅程,絕對是一場讓人驚歎的藝術盛宴。

寫在最前

這篇短小的攻略文,樓主我可是非常認真的碼字而成,不少篇幅是查了很多資料,甚至是英文版資料才整理出來,由於篇幅關係,不易太長,所以還是點到為止比較好啦~~ 要問樓主參觀後的感受,word天!只能用“震撼”兩個字來表達了!

梵蒂岡博物館(The Vatican Museum)位於世界上最小的天主教國家——梵蒂岡。它是梵蒂岡最著名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位於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北面,這裡原是教皇宮廷,後改建為博物館。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眾所周知,教派在古代的歐洲絕對是具有極大的權利和影響力的,梵蒂岡作為全世界天主教的最高權力機關和朝聖地,教皇作為權利最大的人,這不僅對現在,更是對當時藝術家們的創作起到了不可小覷的影響。

登上聖彼得大教堂的鐘樓頂,可以清楚的看到博物館的全貌。其中所收集的文物和藝術珍品,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說,都是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

這裡的藏品除了在古代作為權利中心的教廷收集而來,還有部分是教派成員捐獻的,主要以藝術品為主,大部分是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如米開朗琪羅創作的《創世紀》、《最後的審判》,拉斐爾的《雅典學院》等都藏於此,實在是太珍貴了!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梵蒂岡博物館的基本信息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地址:VialeVaticano 00165

官方網址:http://mv.vatican.va/3_EN/pages/MV_Home.html

交通:

➜地鐵:最近的地鐵站是地鐵A線Ottaviano San pietro站。出站後沿著Via.Ottaviano大街向南走,會看到梵蒂岡的城牆,沿著城牆上的指示牌走,就會看到博物館的大門了,步行時間約10分鐘左右。

➜公交車:

49路:停在博物館入口門前;

32、81、982路:停在Piazza del Risorgimento,步行到博物館約5分鐘;

492、990路:停在Via Leone IV / Via degli Scipioni,步行到博物館約5分鐘。

開放時間:

週一到週六9:00-18:00,售票處開放時間為9:00~16:00停止售票,閉館前半小時清場;

每個月最後一個週日,免費參觀,9:00-14:00(12:30停止進入);

閉館時間:

每週日(除了每月最後一個週日),1月1日,1月6日,2月11日,3月19日,4月5日,4月6日,5月1日,6月29日,8月15日,11月8日,12月25日,12月26日關閉。

參觀路線介紹

梵蒂岡博物館有12個陳列館和5條藝術長廊,裡面彙集了希臘、羅馬的古代遺物,還有大量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們的精華之作,都是無價之寶。而且,除了其中的展品,就其建築本身而言,也很值得稱道。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梵蒂岡博物館中分為好多個小博物館、展覽館、小教堂等等,其實就是一間間的房間,各有名稱,而其中最重要的有7個:

➜哥里高利埃及博物館,也叫埃及館(Gregory Egyptian Museum / Museo Gregoriano Egizio)

➜埃特魯斯坎博物館(GregorianEtruscan Museum / Museo Gregoriano Etrusco)

➜比奧-克萊孟博物館(Pio-ClementineMuseum / Museo Pio-Clementino),包括有希臘十字廳、繆斯館、八角庭院等

➜梵蒂岡圖書館(VaticanApostolic Library / 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

➜繪畫展覽館(PictureGallery / Pinacoteca)

➜拉斐爾畫室(RaphaelRooms / Stanze di Raphaello)

➜西斯廷禮拜堂(SistineChapel / Cappella Sistina)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貫穿於各展館之間的長廊也有非常驚豔的作品,不能錯過~

參觀梵蒂岡博物館是一件很有秩序的事,為了面對每日的大客流,館方早就設計了一條合理的參觀路線,下圖就是官方提供的參觀線路圖,從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整個線路實際就是繞了一圈。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入口→埃及館(Museo Gregoriano Egizio)→凱撒館(Museo Chiaramonti)→新翼陳列室(Braccio Nuovo)→八角庭院(Cortile Ottagono)→繆斯館(Sala delle Muse)→希臘十字館(Sala aCroce Greca)→掛毯館(Galleria degli Arazzi)→地圖館(Gallerie delle Carte Geografiche)→拉斐爾畫室(Stanze di Raffaello)→西斯廷禮拜堂(Capella Sistina)→出口

一起來逛逛博物館

別急,就根據參觀順序一個個來介紹吧~

哥里高利埃及博物館(埃及館)Museo GregorianoEgizio

!重點看:各種木乃伊、阿努比斯雕像

埃及館是參觀的第一個展館,別看入口不大,裡面的小展館很多,好好欣賞的話也得費一些功夫。

館中成列著各種古埃及時代的珍貴文物,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千年的木乃伊,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保存這麼完好的木乃伊。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阿努比斯是古埃及神學體系中的靈魂守護神,以胡狼頭、人身的形象出現在法老墓地的壁畫中。下圖就是阿努比斯的雕像。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比奧-克萊孟博物館Museo Pio-Clementino

!重點看:這裡包含了梵蒂岡博物館的鎮館三寶,拉奧孔雕像、望樓上的阿波羅雕像、殘軀雕像

比奧-克萊孟博物館(MuseoPio-Clementino),可能是梵蒂岡博物館中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因為僅這個館中就囊括了梵蒂岡博物館的三大鎮館之寶。

這裡主要以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最為著名的雕塑為主,聞名世界的作品有克尼多斯的維納斯(Venus of Cnidus)、沉睡的阿莉亞多尼(Sleeping Ariadne)、望樓上的阿波羅(AppoolBelvedere)、拉奧孔(Laocoon)、以及殘軀雕像(Male Torso)等。

本館中還設有好幾個小館,例如最出名的繆斯館(Sala delle Muse)、八角庭院(Cortile Ottagono)等。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八角庭院(Cortile Ottagono)

八角庭院其實是一個露天的小庭院,以其形狀呈八角形而得名。別看這個庭院不大,好東西卻不少,每個角落裡都有幾個著名的雕塑,其中就有鎮館之寶的其中之二,拉奧孔(Laocoon)和望樓上的阿波羅(AppoolBelvedere)。

鎮館之寶之一:拉奧孔和他的兒子們(Laocoon)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拉奧孔和他的兒子們》(the laocoon and his sons),又名拉奧孔,大理石群雕,高約184釐米,是希臘化時期的雕塑名作。阿格桑德羅斯等創作於約公元前一世紀,1506年在羅馬出土,被推崇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這尊雕像描繪了拉奧孔之死,據說是羅得島的三位雕塑家 Agesander、Athenodoros 和 Polydorus 共同創作的。許多藝術家曾經也複製過它,其中很有名的是 Baccio Bandinelli 的作品。真跡保存在梵蒂岡博物館,而一些大師的仿製品也同樣珍貴,現存於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烏克蘭敖德薩的考古博物館等。

解讀:雕像中拉奧孔位於中間,神情處於極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極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從兩條蛇的纏繞中掙脫出來。他抓住了一條蛇,但同時臀部被咬住了,他左側的長子似乎還沒有受傷,但被驚呆了,正在奮力想把腿從蛇的纏繞中掙脫出來;父親右側的次子已被蛇緊緊纏住,絕望地高高舉起他的右臂。那是三個由於苦痛而扭曲的身體,所有的肌肉運動都已達到了極限,甚至到了痙攣的地步,表達出在痛苦和反抗狀態下的力量和極度的緊張,讓人感覺到似乎痛苦流經了所有的肌肉、神經和血管,緊張而慘烈的氣氛瀰漫著整個作品。

說起這尊雕像,還有個小典故。雕像出土時右臂是殘缺的,當時正處文藝復興時期的各位大師們對右臂的討論非常激烈,米開朗基羅認為拉奧孔的右臂應該是彎向肩頭,而其他人則認為右臂伸向空中的姿態更有英雄氣概。教皇組織雕塑家們進行了一次非正式的競賽,拉斐爾作為評判,最終手臂伸展的方案勝出並被安裝到雕像上。然而,戲劇性的是1957年在羅馬的一處建築工地上發現了缺失的拉奧孔右臂,右臂的姿勢卻正是如米開朗基羅所主張的那樣,不愧是大師啊!

鎮館之寶之二:望樓上的阿波羅(AppoolBelvedere)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望樓上的阿波羅》是雕塑家列奧卡列斯公元前4世紀的代表作,原作由青銅鑄成,高224釐米。由於原作佚失,該作品是羅馬時期大理石的摹製品,因在羅馬一個望樓上被發現而得名。在當時,阿波羅是男性美的象徵,也是藝術家們最熱衷的創作題材之一,而《望樓上的阿波羅》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件。

解讀:該作品以理想化的美的標準塑造阿波羅,生動塑造了他箭已離弦時的姿態,頭部微側高揚,直視前方持弓的手臂,眼中流露出勝利的喜悅。雕刻家以熟練的雕刻技巧,表現了阿波羅優美的體態,勻稱的四肢,高雅的形態,凸顯了阿波羅明朗的神態和英雄的氣質。整件作品構圖穩定、比例勻稱,雖然雙手和小臂已經毀壞,但並沒有影響作品的整體和諧之美。

繆斯館(Sala delle Muse)

繆斯館相對大一些,也有好幾個小館,每個都很好看,各種雕塑,當然其中的壁畫也很精彩,就比如下圖中的穹頂壁畫,出自Tommaso Conca的《Apollo and the Muses》。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鎮館之寶之三:殘軀(Torso del Belve)

在繆斯館中,保存著第三件鎮館之寶雕塑,起初看到這尊雕塑覺得並不起眼,因為整個雕塑並沒有之前幾尊那麼氣勢磅礴,而且整個體積也比較小,走過路過反而比較容易被忽略。然後仔細欣賞,還是能發起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更何況這是原作,而非後來大師們的仿製品,因此更顯珍貴,也不得不佩服古希臘時期已經擁有了這麼高超的雕塑技藝。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雙馬雙輪車廳(Sala della Biga)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走到這個展廳,首先就被這輛雙馬雙輪車的大型雕塑所吸引,此廳也因此得名。此廳是由巴斯卦雷貝利(Pasquale Belli)的學生,朱塞佩坎波萊塞與其家族成員們共同構思而興建的。

這個展廳不大,成圓形,馬車雕塑位於正中間,周圍一圈羅馬時期的雕塑繞著馬車,正面都對著馬車。整個展廳的氛圍,就好像馬車時刻會變成真的並一躍而起,衝出來的感覺,有一種說不出的氣勢!

車體的部份是來自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紀的一件大理石雕,之後被拿來做為羅馬聖馬爾谷堂的主教席位。最後弗朗佐尼為此座加上了輪子、舵,和馬。駕馭馬車的人像,則是由伯爾蓋塞王子所贈,最終完成了此作品。

圓形展廳(Sala Rotonda)

圓形展廳,不僅有著偉岸的雕塑,其本身的建築也很值得欣賞,它的穹頂便是一道風景線。展廳正中央是羅馬時期尼祿曾使用過的浴盆。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掛毯館Galleria degli Arazzi

!重點看:精美的掛毯,如油畫一般的感覺

地圖館和掛毯館,與其說是個展覽館,不如說是個長廊,館方極好的利用了空間,在長廊的兩面牆壁上掛滿了掛毯和地圖,同時,長廊的拱頂也非常漂亮,這也是我第一次感到如此震撼。

到了掛毯館,同樣也是精美的拱頂,只不過這裡的拱頂壁畫和地圖館的風格完全不同,這裡的比較“小清新”。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牆壁上掛著繡有耶穌生平事蹟的19幅華麗的壁毯,每張約有四、五百年的歷史。根據當時的技術,因為沒有機器來編織掛毯,所以這些全都是工人按著草圖一針一線編出來的,真是純手工了!雖然我並不太懂其中的故事和含義,但就從欣賞的角度而言,還真沒見過如此精緻的掛毯,遠看猶如油畫般的質感,立體感很強,從人物表情到動作,都栩栩如生。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地圖館Gallerie delle CarteGeografiche

!重點看:無比精緻的手繪地圖,還有無與倫比、金色亮瞎眼的拱形天花板

一走進地圖館長廊,馬上就被金光燦燦的拱頂壁畫給驚呆了,太過精美華麗,以至於差點忽略了掛滿兩邊牆上的地圖。。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地圖館長120米,這裡包含了意大利全國各地的地圖,教皇格雷戈裡十三世(1502年1月7日~1585年4月10日)委派Ignazio Danti繪於牆上。Ignazio Danti 花了三年(1580~1583)完成了40幅畫作。

不得不說,這些手繪地圖很美,而且很細緻,很科學,比例標尺也很清晰,特別專注於細節的描繪。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畫廊天花上的裝飾是一群風格主義畫家,如Cesare Nebbia、Girolamo Muziano的作品。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拉斐爾畫室Stanze di Raphaello

!重點看:拉斐爾的各種壁畫,畫滿了天花板,最著名的要屬《雅典學院》,其他主要的還有《聖體的爭論》、《三大德性》、《帕納索斯山》

其實不用怎麼用心辨認,就能一下子感到步入了拉斐爾畫室,因為這裡的幾個房間滿牆壁、滿天花板全部都是壁畫,站在空曠老舊的房子裡,整個人被大師的作品所包圍的感覺,真是奇妙~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拉斐爾·桑西(1483~1520),原名拉法埃洛·聖喬奧,意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後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

拉斐爾的性情平和、文雅,創作了大量的聖母像,《聖母的婚禮》是拉斐爾的成名之作,創作這幅大型祭壇畫時還不滿21歲,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

1508年~1520年是拉斐爾的藝術創造力發揮到登峰造極的時代。在這段時期,年期的拉斐爾被教皇帶到梵蒂岡,在當時的皇宮內繪製一系列壁畫,先後繪製於皇宮的簽字廳、埃利奧多羅廳、火警廳以及宮中敞廊等,其中以簽字廳的壁畫最為傑出,這也就是現在梵蒂岡博物館的拉斐爾畫室了。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拉斐爾畫室裡最有名的幾幅壁畫是《聖禮之爭》、《雅典學院》、《帕那蘇斯山》、《三德像》等,這就簡單介紹下前兩幅作品吧。

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雅典學院》可能拉斐爾最被人熟知的作品之一,是他25歲左右的作品。

解讀:在雄偉莊麗的大廳裡,匯聚著人類智慧的明星,他們是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學派的傑出學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熱烈地進行學術討論,可謂洋溢著百家爭鳴的氣氛,凝聚著人類天才智慧的精華。畫面構圖宏大,視覺中心人物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圍繞這兩位大哲學家畫了50多個學者名人,各具身份和個性特徵。他們代表著古代文明中七種自由學術,即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等。畫家藉以表彰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對過去文明的讚頌,對未來發展的嚮往。欣賞這幅鉅作,如同進入人類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這個思想領域是由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爭論展開的。他們兩人從遙遠的歷史走來,邊走邊進行激烈的爭論。

畫家極善利用臺階,使眾多人物組合主次前後有序、真實、生動、活潑,畫面將觀賞者帶進先哲們的行列。這宏大的場面,眾多的人物,生動的姿態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個性刻畫,佈局的和諧、變化且統一的節奏,可謂把繪畫創作發展到文藝復興時期的頂峰。

聖禮之爭(disputation of the holy sacrament)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聖禮之爭,也翻譯為聖體之爭、聖體辯論、聖人們的爭辯等等,是拉斐爾為教皇宮四個大廳所繪的16幅壁畫的第一幅,是當時人們看待拉斐爾繪畫才能的試金石。不負眾望,此畫一出,馬上令人折服,至今仍然被視為文藝復興時期經典作品之一。

解讀:《聖禮之爭》是一半圓形龐大的構圖,畫家在半圓形的畫框內用雲層作橫帶,平分畫面的空間,形成天上與地下的區別。天上的人群和地下的人群均排列成弧形,拉斐爾用兩個相反的弧形和遠近法的透視感來加深廣闊的空間效果。上半部分為上帝、耶穌、鴿子、施洗約翰、馬利亞與使徒們,中間為翻開福音書的小天使,下半部分為爭論彌撒聖體的聖徒們,內有多明我、方濟各、托馬斯阿奎那、但丁等。還有四位制訂教義的教會之父哲羅姆、格里戈利、阿甫羅西、奧古斯丁。拉斐爾透過不同時間中人物的彙集,表達出神學與教義之成形,是在歷史中、在各種賢者的參與中彙集而出的智能,它們包括研究聖經、思想、禱告、信仰實踐與爭辯的種種過程,而這整個歷史過程,上帝都有參與。

西斯廷禮拜堂Cappella Sistina

!重點看:米開朗基羅的壁畫鉅作《最後的審判》、《創世紀》

西斯廷禮拜堂,也叫西斯廷教堂,建於1480年,是教皇的禮拜堂,後來也成為了選舉教皇之處,可見莊嚴程度非同一般,因此這裡也是不允許拍照的,只能在木門外隨便拍拍了。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西斯廷禮拜堂並不是十分大,但滿天滿地的壁畫也是夠震撼的!禮拜堂的兩側牆壁上的壁畫是由波提切利、基爾蘭代奧、佩爾等繪製的,而天花板和正面大牆上的壁畫是尤利烏斯二世教皇請來米開朗基羅繪製的。

牆上的壁畫取《舊約·聖經》為題材,正面是《最後的審判》,右側是《基督傳》,左側以《摩西傳》為主題。天花板的中央是《舊約·聖經》的創世紀,畫有預言者、巫女的像,最精彩是《亞當誕生》、《原罪與流放樂園》、《諾亞方舟》。

米開朗基羅的大名就不在詳述了,不得不提的是他在這裡留下的曠世鉅作。

最後的審判(The LastJudgement)

由於西斯廷禮拜堂不能拍照,所以最後的審判沒有照片,只能引用一張網上的圖。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解讀:最後的審判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於1534年至1541年受命於羅馬教宗儒略二世為西斯廷天主堂繪製的一幅巨型祭臺聖像畫,尺寸:1370 cm × 1200 cm。畫面大致可分為四個階層,最上層是天國的天使,畫面中央是耶穌基督,下層是受裁決的人群,最底層是地獄。上方與天頂畫相接處兩個半圓形畫面是一些無翼天使,他們正簇擁著基督受難時的十字架等物,左面一組抱的是十字架,右面一組抱的是恥辱柱。耶穌下方八個吹號角的天使正在喚醒死者宣示審判開始。畫面正中央雲端閃電中站著身軀高大、神態威嚴的救世主基督,他正舉起有力的右臂,表示審判開始。耶穌十二宗徒和聖母瑪麗亞環繞在旁邊,聖母瑪麗亞畏縮地抓緊頭巾和衣衫,屈身在兒子的右肋之下。左邊是基督的門徒和殉道的聖者們。左手背小梯子的通常被認為是亞當,後面圍紅頭巾的女人是厄娃,還有一個體格壯實的老人,被認為是聖保祿。右下方雲端是使徒巴爾多祿茂,手中拿著一張殉道時所被割下之人皮,這張皮畫的正是米開朗基羅自己。畫面下部是善惡兩部分人正受到重生的耶穌的裁決。畫面左側描繪的人物是將升往天國的人群,右側則是將打入地獄的亡魂。右下角水面的船上向亡魂揮舞船槳的是地獄的引渡人冥神“夏龍”,坐上船的亡魂將渡過阿克隆河打入各層地獄。米開朗基羅將他所厭惡的教宗儒略二世繪入了這幅作品,為了表達不滿他將教宗畫入下方地獄受蛇怪所撕咬。

米開朗基羅在描繪地獄風景時曾受到但丁《神曲》地獄篇的啟發。整個構圖在當時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形成了一個律動的圓形的以基督為中心的統一體。這樣使眾多的人物和複雜的情節顯得統一、和諧。

創世紀

壁畫《創世紀》位於西斯廷禮拜堂正中央的天花板上,是一組連續9幅的宗教題材的大型壁畫群。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這幅大型壁畫耗費了4年多才完成,面積達到14x38.5平方米。整個故事都是採自於聖經的開頭部分,從開天闢地到諾亞方舟,分別為《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原罪-逐出伊甸園》、《諾亞獻祭》、《大洪水》、《諾亞醉酒》。

繪畫展覽館Pinacoteca

!重點看:大師們的畫作

繪畫展覽館是梵蒂岡博物館中比較新的展廳,這裡有很堵世界名畫,其中就有喬凡尼、卡拉瓦喬、拉斐爾和達文西等大師的作品。最著名的有拉斐爾的“基督變容圖”、達文西的“聖傑洛姆”和卡拉瓦喬的“基督下十字架”。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出口旋梯

!重點看:不可錯過的雙層旋梯

參觀到最後的尾聲,也還會有意外的驚喜,便是出口的雙層旋梯。這個旋梯也許是全世界愛好建築、熱愛旋梯的攝影師都不能錯過的一個,是1932年摩莫的作品。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此旋梯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會讓人產生視覺誤差,看似是一個旋,實際是雙層的,入口也是兩處,館方只開放了一處入口,因此只有一層有遊客,另外一層是沒人的。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旋梯非常美麗,不得不佩服設計師的獨特匠心,這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簡直的大愛啊!旋梯走完便是博物館的出口大門了,從此整個參觀便結束了。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在出口處的郵局逛逛,可以寄送明信片哦~

最强干货!《梵蒂冈博物馆》深度参观攻略——艺术的饕餮盛宴

小貼士

1、 在意大利的旅遊旺季,一定要預約,雖然要多付額外的預約費,但可以免排隊進去取票。門口排隊購票的隊伍真心堪比世博會,不預約的話絕對會後悔。。。

2、 就算是走馬觀花的參觀也需要3-4小時,如果累了也可以在博物館內的咖啡館休息,那裡也有賣吃的和飲料,價格合理;

3、 梵蒂岡博物館每天的客流量都不小,如果想參觀無人的博物館,可以選擇一大清早或者夜場前往,夜場的具體日期和時間請參看官網;

4、 建議租借語音講解器(有中文的),7歐一個,是那種可以插自己的耳機聽的,節省些的話兩人一臺就夠用了;

5、 建議可以將梵蒂岡博物館和聖彼得大教堂放在一天參觀,這樣可以不走回頭路;

6、在西斯廷禮拜堂裡有兩個門口,一個是通向有旋梯的出口的,一個是通向聖彼得大教堂的,大家如果要看旋梯的話,千萬別走錯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