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昆蟲記》筆記(1-2):做個大籠子

美妙的《昆蟲記》筆記(1-2):做個大籠子

美妙的《昆蟲記》筆記(1-2):做個大籠子

第一卷《高明的殺手》 第二章:《大籠子》

美妙的《昆蟲記》筆記(1-2):做個大籠子

美妙的《昆蟲記》筆記(1-2):做個大籠子

1. 法布爾對傳言中滾動中的糞球裡面有聖甲蟲的蟲卵感到懷疑,為此他特地做了個大籠子進行觀察。他覺得十足的樂趣,我想讀書的快樂也同此理,當你提出疑問並想辦法去解開和驗證的那個過程所得到的快樂,是什麼也無法比擬的。

2. 對聖甲蟲的觀察沒達到想要的效果,可法布爾卻說他在屎蜣螂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收穫。其實這話用中國人傳統的話來說,叫“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大意是要鼓勵說,只要有行動,總會有收穫,雖然這收穫不是預期的,卻往往是需要的。

3. 法布爾請許多快樂活潑的孩子當助手,收集滾動中的糞球,幫忙尋找其中是否有聖甲蟲蟲卵的,我想他除了享受求證的快樂,一定也很享受和孩子們打交道的快樂。可是,這麼多人所找來的糞球中,卻依然沒發現其中有蟲卵,某種程度上也證實了法布爾的懷疑。

4. 在這過程中,法布爾發現,和精細的挖掘搬運工作者聖甲蟲相比,蜣螂直接將產卵的家安置在糞便附近的地下,以便就近採食。

美妙的《昆蟲記》筆記(1-2):做個大籠子

5. 因此,法布爾得以觀察食糞蟲的育嬰糞球,它的中心是一份經過母親芻哺後的精華,而越往外,食物越粗糙。於是,你就可以想象,幼蟲從初生到成長,所食用的食物也慢慢從精細到粗糙變化。由此可想見,其實人在長大成人後還追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違反自然原理的。

6.聖甲蟲的趾肢斷殘,很多人認為是沉重的勞動所致。但法布爾對這個說法也有所懷疑,並做了詳細的觀察,發現這種斷肢實際上是一種天生的狀況,或者可以推斷說,是一種進化遺留的狀況。

小時候最愛抓這種金龜子,往頭上綁根線,抓在手裡,它會繞著線一直飛著轉圈,感覺很好玩。

美妙的《昆蟲記》筆記(1-2):做個大籠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