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裡,“燕然”是何典故?為何文人“立志”,慣用這2字!

今天讀詩詞,無意間看到“燕然”二字,覺得很美,也很大氣,起初不明其意。查閱資料瞭解後,才知道這個“典故”,還隱藏著一個歷史故事。

在說歷史故事之前,我們先一起品讀一下含有“燕然”二字的經典詩詞。要說到最有名氣的,莫過於宋朝文學家范仲淹的一首,《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詩詞裡,“燕然”是何典故?為何文人“立志”,慣用這2字!

每讀這首詞,都會有不同的感悟。這首詞首先給人的感覺是悽清、悲涼、壯闊、深沉,還有些傷感。而就在這悲涼、傷感中,有悲壯的英雄氣在迴盪著。

尤其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是全詞的核心,也是靈魂所在。描寫著邊塞軍人一邊飲著濁酒,一邊思念著家裡的親人和家鄉的一草一木;另外,“燕然未勒歸無計”,意思是抗敵的大功還沒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計議了,豪壯之志,力透紙面。

詩詞裡,“燕然”是何典故?為何文人“立志”,慣用這2字!

“燕然未勒”,就是在燕然,還沒有刻上功名;“歸無計”就是根本沒有回家的意思。為什麼是“燕然”呢?除了這首詞,還有兩首有名的詩,也有這樣的意思。

一首是,唐代姚合的《送獨孤煥評事赴豐州》:

東門攜酒送廷評,結束從軍塞上行。深磧路移唯馬覺,斷蓬風起與雕平。

煙生遠戍侵雲色,冰疊黃河長雪聲。須鑿燕然山上石,登科記裡是閒名。

一首是,唐代劉長卿的《平蕃曲三首》:

吹角報蕃營,回軍欲洗兵。已教青海外,自築漢家城。

渺渺戍煙孤,茫茫塞草枯。隴頭那用閉,萬里不防胡。

絕漠大軍還,平沙獨戍閒。空留一片石,萬古在燕山。

詩詞裡,“燕然”是何典故?為何文人“立志”,慣用這2字!

詩句中“須鑿燕然山上石,登科記裡是閒名。”說的是,大丈夫應當在“燕然山”石頭上刻上名字,那些科考留下名字不過是一個虛名罷了!“空留一片石,萬古在燕山。”說的也是,要是不能在“燕然山”上刻上名字,那塊石頭註定是浪費了。

看來詩詞裡的“燕然”二字,其實說的是一座山“燕然山”,那麼這座燕然山到底是什麼山呢?有什麼故事和典故呢?

詩詞裡,“燕然”是何典故?為何文人“立志”,慣用這2字!

據史料記載,燕然山是古代中國的命名,今天叫做“杭愛山”,在外蒙古國境內。據《後漢書·竇憲傳》記載,公元89年,東漢將軍竇憲打垮匈奴進犯,乘勝追擊,“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而還。所以“勒石燕然”就成了勝利的代名詞。

值得慶賀的是,歷史上記載的“燕然山石刻”,在1990年被外蒙古國發現,2017年被我國學者破譯後,發現正是歷史上班固所寫的《封燕然山銘》。

可見,我國漢朝時期的軍事實力確實強,已經將匈奴驅趕到了塞外3000裡之外的燕然山了。在品讀詩詞之際,我們也應對中國燦爛的歷史和文化,致以敬意。

詩詞裡,“燕然”是何典故?為何文人“立志”,慣用這2字!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裡,流傳的萬千詩篇,和塵封的無數文化往事,也值得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去探索,研究,和銘記。

讀者們,關於詩詞裡的“燕然”二字,大家還有怎樣的見解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