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漲70%難掩質疑 蔚來汽車的未來在哪裡?

美國東部時間9月13日下午4時,當美股市場收盤鐘聲敲響時,蔚來汽車(NIO)在上市後的第二個交易日創下了75.76%的驚人漲幅,日內成交量達到1.58億股,盤中最高漲幅一度超過90%,股價最高漲至12.64美元,最終收報11.60美元,一時成為市場焦點。

作為中國版“特斯拉”,蔚來汽車漲勢洶洶,但美股大部分分析師對其“挑戰”特斯拉卻持懷疑態度。一篇題為《蔚來汽車是否是“特斯拉終結者”?》的分析文章指出,蔚來汽車很難通過更低的價格戰勝特斯拉,就像許多其他品牌的手機未必能以低廉價格從銷售上“碾壓”蘋果手機一樣。

並非最佳上市時間

狂漲70%難掩質疑 蔚來汽車的未來在哪裡?

不少美股分析師認為,蔚來汽車選擇這個時間點在美股上市並不明智。

美股投資人對中概股相當敏感。分析師Bret Kenwell在自己的文章中點明,美股的中國藍籌股指數基金FXI在近期從最高點下跌超過20%,已從年初的54美元下跌至目前的41.68美元。

蔚來汽車最初的融資規模預期為30億美元,之後下調為18億美元,上市前夕又下調到12億美元,開盤交易價格僅為6.26美元,只比預期上市價格區間6.25-8.25美元的最低值高出一美分。

此前中國國內熱炒的“回國CDR”消息讓部分美股分析師認為,最近一部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可能意圖“曲線救國”,先在海外上市,再通過“中國存託憑證(CDR)”返回中國上市。有分析指出,企業在A股上市需要連續3年以上的正淨利潤,蔚來汽車當前鉅額虧損,根本無法直接上市,但其在美國上市後就可藉助CDR回A,這樣的“佈局”導致投資人對中概股的投資信心進一步減弱。

有特斯拉的病,未必有特斯拉的命

狂漲70%難掩質疑 蔚來汽車的未來在哪裡?

特斯拉已成電動車企業發展借鑑的“標杆”,蔚來汽車目前的情況堪稱“有特斯拉的病,未必有特斯拉的命”。

有媒體指出,蔚來汽車需要面對的問題主要有三個。

一是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蔚來汽車的競爭對手並非僅限於特斯拉,寶馬、奔馳、本田、豐田等傳統汽車製造企業也開始研發自己的電動汽車,高盛等重要金融機構在近期紛紛下調特斯拉的股價評級,原因也在於此;二是公司產能能否迅速擴大以滿足市場需求,此前特斯拉就在此問題上備受詬病,訂單交付時間一度需要18個月,目前剛剛盡力把周產量提升至5000臺,而蔚來汽車當前的月產量仍不足訂單量的20%;三是客戶偏好轉換,由於先發優勢的影響,寶馬、奔馳等品牌車型在用戶群體中擁有良好的品牌忠誠度,蔚來汽車想要“虎口奪食”並非易事。

蔚來汽車的產品性能和銷售預期也備受質疑。Financial Alphas分析稱,蔚來汽車的產品EP9確實在賽車聖地紐博格林打破過賽道記錄,但當時使用的是賽車專用輪胎,其在普通道路上使用普通輪胎時的性能仍需驗證,這和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方面“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窘境頗有相似之處,層出不窮的事故已讓市場開始懷疑特斯拉自動駕駛的可靠性,而同樣缺乏整車生產經驗的蔚來汽車將一樣面對市場來自產品性能的質疑。

據著名投資分析機構Bernstein預計,蔚來汽車年銷售量在2020年能夠達到5萬輛,2025年達到16萬輛,結合其售價可以發現這部分銷量並不能幫助蔚來汽車實現盈利,迄今為止特斯拉仍未實現淨盈利,蔚來汽車又要花多長時間實現盈利更是未知數。

據瞭解,蔚來汽車2017年全年的運營現金流虧損達到40億人民幣以上,2018年上半年虧損幅度則高達35億人民幣以上。而據分析,由於蔚來汽車目前需要在研發方面投入約40%的資金,生產設備方面投入約25%的資金,研發方面的資金缺口約為6000萬美元,生產設施和市場推廣方面的總缺口在8000萬美元左右,預計未來一年內還要“燒掉”約6億美元,這也意味著該公司今年上半年末賬面上的現金將會在一年後“蕩然無存”,“投資人應該要問一問蔚來汽車‘燒錢’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狂漲70%難掩質疑 蔚來汽車的未來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