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恢復的「適應力」與「緩解力」

自我恢復的「適應力」與「緩解力」

自我恢復的【適應力】與【緩解力】

導言:

最近,一個朋友的家人在美國去世。

她幾乎走不出這個陰影。

因為她母親的年紀還不到離開的階段。只是疏於聯繫,這一年沒見竟成為永訣。

她鬱悶了很久,都走不出來!

懷疑自己是否抑鬱了!

其實,我個人覺得不到萬不得已,請不要誤認為自己得了【心理疾病】。

恐懼自己得了心理疾病,這個意識上了身有朝一日就真有一天會麻煩降臨。

人是心理意識的產物。

調試到相對的平衡,才有真實的健康與快樂可言。

今年,大家要積極去適應惡劣環境,更需要去訓練自我恢復的能力。

【1】

臨床醫學上,遭遇車禍、恐怖襲擊、地震、親人死亡等事件之後,很多人寢食難安,可怕的形象在你腦海中重演。

也有很多人會被內疚或恐懼所折磨!

這一切都是遭受創傷後的正常反應,並會在事件的數週或數月內恢復到相對正常的狀態。

諸多心理學研究表明,多數人都擁有足夠的【心理韌性】,承受生活拋給他們的厄運。

只是需要我們經歷一些事件去激發出來,去訓練自己感受到自己內在的調整能量。

【2】

心理韌性、心理彈性、復原力,這三個詞都是英文"【resilience】一詞的不同譯法。

學理上一般通常也被稱為【抗逆力】、【抗壓力】。

人們普遍擁有的這個能力,在戰爭年代達到了人類承受的極致。

一枚炸彈就可以將我們的家完全送上西天。

成為難民的人其實就是一無所有的人。

在混亂和失去人道主義的慘烈面前,看慣了人死亡,人自己也會逐步激發自己的調適能力讓自己能適應。

【3】

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都在墓地呆過很長時間。

日記裡記錄了他們的害怕與初次面對死去的人的惶恐。

隨著解剖的不斷進行,他們適應並熟悉了人體的一切。

所謂見怪不怪了!

心理韌性,這個詞在上世紀 70 年代首次被心理學家使用,用以描述一群成長於貧困和犯罪資深環境的兒童,最終突破逆境,成長為【積極健康的青年】。

心理韌性研究出現的年代,傳統的精神醫學還只研究痛苦,而非痛苦帶來的轉變。

自 20 世紀中期開始,心理學對諸如抑鬱、種族歧視、非理性、逆境中成長等內容研究深入,但是對於力量、美德,以及如何獲得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卻鮮有進言。

心理韌性最初提出時,人們視其為例外的、不可思議的,有意無意拒絕接受。

第二個階段,逆境對發展影響的個體差異現象被日漸認同之後,研究界忽而轉向另外一個極端,人們開始認為真的存在堅不可摧、刀槍不入的兒童,“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恢復起來”,認為心理彈性的發展完全取決於【個人能力】。

到了第三個階段,人們開始意識到“堅不可摧”的說法不符合實際情況,開始使用抗壓、彈性等詞語。

人只要自己願意給自己出路,他真的就有出路。

【4】

每個人都會面臨家人去世,直到有一天自己親自去體會自己去世。

害怕是沒有用的逃避。

早一天認知到這一點,就早一天自由並解脫。

所以,早一些面臨失去和孤獨,並不是壞事。

心理學的進步在於:

人可以通過分享和自我暗示來提升自己覺得適應力,只要我們自己確認了並願意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

當我們遇到煩惱和壓力時,在第一階段不要獨自待著,一定不要這樣!

要有人陪伴和分享一些感受。

第二階段,可以通過重重是自己的時間來擠壓掉心裡無法派遣的壓力和注意力,知道自己疲憊了想很快睡去。

當我們在壓力和不幸面前非常疲憊而想入睡了,好轉就出現了。

小結:

事實上,我們沒有那麼容易生病,尤其是心理上的疾病。

增加我們的經歷。

多看電影,瞭解世界人民的多樣化人生。

增強我們品讀人生的深度,我們會發現死亡、失落、以及身體疾病都是一種再簡單不過的常態。

發生了很多事又怎樣呢?

我們還是要好好活下去。

並且未來也不是無限期的,為什麼不走出來開心地去感受美好的明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