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臉識別技術將問世 或成為識別主導技術

隨著科技的快速的發展,國家對互聯網愈漸的重視起來。3D人臉識別技術作為識別的主導技術,其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越來越多的用戶群體開始渴望可以用一種更快捷、更方便的方法來進行身份的驗證,而3D人臉識別技術或將會成為下一代身份的證明。

人臉識別最初在20世紀60年代已經有研究人員開始研究,真正進入初級的應用階段是在90年代後期,發展至今其技術成熟度已經達到較高的程度。整個發展過程可以分為機械識別、半自動化識別、非接觸式識別及互聯網應用階段。

新一代人臉識別技術將問世 或成為識別主導技術


而3D人臉識別技術就是從每個人臉上提取到不同的身份特徵,通過與自身數據庫的信息比對來識別每個人的身份。其實人臉識別技術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而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3D人臉識別技術進行研究,並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

據悉,2019年新一代的人臉識別技術即將問世,而索尼正在推進此次創新。就在上週,索尼傳感器部門負責人Satoshi Yoshihara表示,索尼有意增加新3D傳感器的生產計劃,預計將在夏末開始量產,今年有幾家手機廠商將使用索尼提供的3D傳感器。

新一代人臉識別技術將問世 或成為識別主導技術


人臉識別優勢明顯,未來將成為識別主導技術。具體來說,相比指紋識別、虹膜識別等傳統的生物識別方式,優點主要還集中在四點:非接觸性、非侵擾性、硬件基礎完善和採集快捷便利,可拓展性好。在複雜環境下,人臉識別精度問題得到解決後,預計人臉識別有望快速替代指紋識別成為市場大規模應用的主流識別技術。

新一代人臉識別技術將問世 或成為識別主導技術


隨著國內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項目的深入發展,城市監控的高清化進一步得到普及,攝像機數量大規模增長,使得人臉識別在數據的採集上阻礙大大減小,提升了人臉識別的質量。人臉識別與監控技術的結合在司法系統中得到了重用,滿足了公安系統對城市監控、逃犯追捕、黑名單排查等功能的迫切需求,這將為人臉識別技術普及的有利助推手。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臉識別技術會成為識別主導技術,而3D人臉識別也會成為人們的第二張身份證,無論是手機解鎖、小區的門禁還是超市收銀、公交地鐵,僅憑一張臉走遍天下的時代正在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