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遇到問題向自己要答案!

什麼是成就感

活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遇到問題向自己要答案!

感知升級

每個人的潛能應該是無限的,至少我自己的經歷告訴我,每當我遇到一個難題,最終都是我自己解開的。每次解開一個難題,我都有一種釋放自我的感覺,這種感覺很美妙,也許就叫成就感吧,那是一種感知到自己升維的喜悅感。

環境對人的影響

活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遇到問題向自己要答案!

從眾心裡

記得小時候父母經常對我說:遇到問題自己多動腦想一想。經過幾十年,我才真正明白,這句話其實還應該有後半句,那就是“用自己的腦子想”。 進入培訓行業,我結識了很多人,我發現太多人遇到問題都不動腦思考,有時候讓我哭笑不得。不過反過來想想,我似乎理解了他們,造成他們不動腦的罪魁禍首並不是他們自己,而是環境。

學習應該是取他人之長,為我所用。

活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遇到問題向自己要答案!

取長補短

人們為什麼不喜歡動腦思考問題?也許腦科學家會說這是大腦的特性,我不這麼認為。因為人們動腦也找不到答案,索性就不動腦了。

為什麼動腦也找不到答案? 因為TA動的不是自己的腦子,而是別人的。 這是環境造成的,學習環境造成的。太多人都沒弄明白學習到底學什麼。學習不是模仿,不是把自己學成別人,因為再怎麼模仿也是贗品。

人們之所以動腦也找不到答案,就是因為,每當遇到難題,都不能從自己的經驗中迅速搜索到答案,能搜索到答案的也不叫難題搜索不到答案怎麼辦?下意識的把自己想象成別人,也許是老師,也許是偉人,去想如果是他們遇到這個問題會怎麼解決。這相當於在別人設置了密碼的電腦裡搜索自己想要的文件,怎麼可能得到答案呢,你無非是曾經瀏覽過別人電腦裡幾個word文檔而已,那並不是對方的全部。

於是,人們在自己的經驗中找不到匹配的答案,在別人的電腦裡也沒辦法找答案,因為有密碼。 所以大腦得出結論,別想了,問問別人吧。暫且不說這種拿來主義好不好,我覺得這是一種人生的悲哀。

人,應該把自己活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遇到難題向自己要答案,最靠譜! 創造性人人都有,不過創造的過程不是很輕鬆,但是結果卻能給人帶來非常美妙的感覺。

記得十幾年前,我第一次站在舞臺上,拿著沉甸甸的麥克風不知道如何開口說話,我以為那是緊張,其實不是,那是一種想扮演別人又扮演不好的尷尬。後來我完全放棄了扮演別人的念頭,我就是我,我就是這個語速,就是這個颱風,熟人說我就這個“德性”,結果獲得了一致的好評。好評的原因是真實,這世界太多虛假了,真實變得越來越稀有。

活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遇到問題向自己要答案!

獨立真實

真實很難嗎?我以前認為不簡單,現在認為太容易了。 真實,就是把自己活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把自己活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就是:

我想寫書,只管寫,不用看看別人是怎麼寫的;

我想寫歌,只管寫,不用聽聽別人是怎麼唱的;

我想跑步,只管跑,不用觀察別人是怎麼跑的;

我想抽菸,只管抽,不用學習別人是怎麼戒的;

我想旅行,只管去,不用參考別人是怎麼活的……

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提升自我,前提是把自己活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