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論壇|內外受壓 委內瑞拉局勢向何處去


環球論壇|內外受壓 委內瑞拉局勢向何處去


本文作者繫上海大學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時學

1月23日,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議會主席瓜伊多宣稱自己為“臨時總統”,要求重新舉行大選。美國總統特朗普隨即承認瓜伊多為“臨時總統”,引發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不滿,正式宣佈與美國斷交。連日來,美國不斷對委內瑞拉施壓,要趕馬杜羅下臺。委內瑞拉局勢將向何處去?本期“論壇”特請專家分析。

反對派與委政府矛盾激化

問:委內瑞拉政府與反對派的矛盾為何如此激烈?瓜伊多自任“臨時總統”是否有法理依據?

答:任何一個國家的政治力量都不是鐵板一塊,都可分為左中右,關鍵是各派政治力量能否在民主架構內求同存異,相互妥協,攜手共進。

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是拉美左翼力量的代表人物,他高舉民眾主義、干預主義和民族主義大旗,實施了不少重大改革。

民眾主義是經濟層面上的“以人為本”。為改善弱勢群體生活,查韋斯動用國家大量財政收入,這是弱勢群體忠於查韋斯的主要原因。干預主義是指查韋斯動用國家力量,對經濟生活進行有力干預。他甚至說過,中央銀行不應有獨立性。民族主義就是干預捍衛本國的民族經濟權益,對主要經濟部門中的外國資本加以各種限制,有時甚至不惜動用國有化這一有力手段。

應該指出,過去20年中,委內瑞拉政府和執政黨奉行的民眾主義、干預主義和民族主義既有積極成效,也有負面效果。

民眾主義政策改善了弱勢群體生活,卻是以犧牲大量生產性投資為代價。換言之,在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係時,政府和執政黨選擇的是“先分配而後增長”之路。干預主義使國家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不斷強化,但市場機制的功能大大削弱,價格信號名存實亡,私人資本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商品供應短缺日益嚴重,最終導致通貨膨脹猶如脫韁的野馬。民族主義捍衛了國家經濟主權和經濟利益,使政府牢牢控制石油等經濟部門,但外國投資者的利益受到極大打擊,投資環境惡化。

綜上所述,民眾主義、干預主義和民族主義本身未必是壞東西,關鍵是查韋斯和繼任的馬杜羅未能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政府幹預與市場調節之間、國家利益與投資環境之間的關係。

委內瑞拉政府和執政黨同反對派的分歧久已有之。政府和執政黨很少接受反對派的意見,反對派則抓住政府的失誤,竭盡所能與政府和執政黨作對,甚至大搞“街頭政治”和“街頭民主”,破壞政治穩定和秩序。馬杜羅上臺後,反對派更是變本加厲發動抗議和示威,而且每一次“街頭政治”都會有人喪生。在2015年12月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反對派取勝,無疑進一步強化了反對派與馬杜羅作對的決心和實力。


環球論壇|內外受壓 委內瑞拉局勢向何處去


圖說:當地時間1月23日,總統馬杜羅舉行集會會見支持者。馬杜羅說:“我已決定將切斷與美帝國主義政府的外交與政治關係。” 視覺中國圖

委內瑞拉憲法第233條規定,如果出現總統死亡、主動辭職、被最高法院罷免、因身體或精神因素無法勝任、被議會確定為離職、被公投罷免的情況,那麼在新總統就職前,由議會主席行使總統職權,即擔任臨時總統。為了把馬杜羅“拉下馬”,反對派控制的議會就根據這一規定,在2017年1月通過一項馬杜羅政府總體離職的動議。但最高法院宣佈,議會這一決定因違憲無效。

2018年5月20日,馬杜羅以68%得票率連任總統。反對派稱選舉非法,要求重新選舉。2019年1月10日,馬杜羅宣誓就職。1月23日,議會主席瓜伊多自行宣佈為“臨時總統”,稱將領導“過渡政府”直到舉行新的大選。

委內瑞拉議會主席這一重要職務實行的是“輪流坐莊”制,2019年元旦開始應該由人民意願黨出任議會主席,但該黨領導人洛佩斯尚在監獄服刑,於是年僅35歲的瓜伊多被推舉為議會主席。

美欲置馬杜羅政府於死地

問:美國為什麼迅速承認委內瑞拉“臨時總統”?美國和委內瑞拉政府的矛盾何在?

答:拉美左翼力量的特徵之一就是敢於與美國作對,或是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外交領域,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同樣敢說敢做。他敢於在聯合國大會罵美國前總統布什為“魔鬼”,在多個場合稱美國前國務卿賴斯為“胡說八道的小妹妹”;他敢於同受到西方制裁的國家積極發展關係,甚至敢於同俄羅斯在加勒比海開展聯合軍事演習;他敢於與足球明星馬拉多納肩並肩在2005年美洲國家首腦會議會場外高呼“埋葬美洲自由貿易區”口號;他還敢於號召委內瑞拉民兵用當年印第安人對付西班牙殖民主義者的毒箭回擊“美國佬”。

由於查韋斯高舉反美大旗,與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玻利維亞領導人莫拉萊斯和厄瓜多爾領導人科雷亞等國結成“反美軸心”,因此美國將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美國主流媒體無一例外抨擊查韋斯的內外政策,甚至有一些美國人主張把查韋斯從肉體上消滅掉。

馬杜羅繼任總統後,委內瑞拉繼續高舉反美大旗,而特朗普入主白宮後,美國不僅沒有減少對馬杜羅政府的敵視,反而變本加厲制裁馬杜羅。近幾年,委內瑞拉與美國的關係陷入最近二十年來的最低點。委內瑞拉經濟形勢每況愈下,300萬人被迫背井離鄉對鄰國產生的負面影響,使美國看到了置馬杜羅政府於死地的良機。

1月22日,美國副總統彭斯發表視頻講話,呼籲委內瑞拉人參加翌日舉行的反政府遊行。他在視頻中說,馬杜羅“不是在自由而公正的總統選舉中取勝的”,因而是一個“無合法權力的獨裁者”。除了在視頻底部加上西班牙語字幕以外,彭斯還用西班牙語說,“我們與你們在一起”,“跟著上帝走”。

彭斯真的是在關心委內瑞拉人民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局勢發展走向有五種可能

問:委內瑞拉局勢發展有幾種可能?馬杜羅是否能控制局勢?是否會出現武裝衝突?

答:委內瑞拉局勢的發展前景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是馬杜羅政府與反對派能心平氣和地開展談判,在如何儘快消除對峙和發展經濟等方面達成最大限度的共識。

查韋斯政府和馬杜羅政府與反對派的對峙由來已久,因此,雙方如要斡旋,必須有第三方來協調立場。這個第三方可以是聯合國任命的有關人士,也可以是宗教人士。

美國很難扮演“調停者”的角色。事實上,美國如能停止干預委內瑞拉事務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中國和俄羅斯或許能為恢復委內瑞拉的政局穩定作出一些貢獻。當然,委內瑞拉的反對派能否同意無疑是一個未知數。

二是馬杜羅繼續執政,直到2025年舉行總統選舉。屆時,執政黨與反對派將再次一決雌雄,鹿死誰手尚不得而知。

馬杜羅能否順利完成這一任期取決於多方面因素,其中最關鍵的有兩個:一是經濟形勢能否好轉,二是政府能否有意識地調整內外政策。如果這兩個因素不能成為現實,那麼,提前舉行大選的可能性很大。

三是馬杜羅辭職或重新進行總統選舉。瓜伊多曾說過,如果馬杜羅下臺,他可以赦免馬杜羅。但馬杜羅與反對派的矛盾已達到不共戴天的地步,所以,面對當前的困局,馬杜羅不可能退卻。

四是美國進行武力干預,以推翻馬杜羅政府。這一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美國曾對多米尼加(1965年)、格林納達(1983年)和巴拿馬(1989年)動武,而且特朗普和國務卿蓬佩奧曾說過,必要時會使用軍事手段。當然,拉美國家儘管有一些支持瓜伊多,但都明確和堅定地反對美國軍事幹預委內瑞拉事務。

五是委內瑞拉軍人走出軍營,接管治理國家的重任。迄今為止,委內瑞拉軍方的最高領袖已表示要效忠馬杜羅。但是要知道,世界上許多政變並不是軍方最高統帥發動的。想當年,查韋斯自己在服役時就曾發動過一次未遂政變,那時他的級別並不高。


環球論壇|內外受壓 委內瑞拉局勢向何處去


圖說:兩國關係交惡早有先兆 IC圖

不能強迫所有國家選邊站

問:目前國際社會對委內瑞拉局勢態度如何?委內瑞拉是否會成為大國的角力場?

答:美國及多個拉美國家承認瓜伊多政府,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則不予承認。由此可見,在委內瑞拉問題上,世界似乎分裂成兩個陣營。

想當年,“9·11”事件發生後,小布什總統對世界各國說,要麼跟著美國走,要麼跟著恐怖主義者走。豈料蓬佩奧在近20年後發出了同樣的喊話,他在1月26日聯合國安理會舉行的公開會上說,在委內瑞拉問題上每一個國家都應該儘快選邊站:要麼與自由力量站在一起,要麼與馬杜羅及其製造的混亂站在一起。且不論蓬佩奧的喊話是多麼荒唐,但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大多數拉美國家在內,都已經被迫選邊站。

委內瑞拉臨近美國,且擁有極為豐富的石油資源,因此地緣政治地位不容低估。這或許能說明為什麼俄羅斯願意與委內瑞拉海軍舉行軍事演習,也敢於派遣兩架戰略轟炸機飛往委內瑞拉。

中國與委內瑞拉關係以經濟合作為主,這一合作是南南關係的組成部分,符合雙方利益。中國並不希望在委內瑞拉或其他拉美國家挑戰美國在該地區的傳統勢力範圍,也希望美國不必擔憂中委經濟合作。

眾所周知,委內瑞拉與許多國家保持著多種多樣的經濟關係。美國不能因為自己與委內瑞拉的關係惡化,就要求其他國家停止與委內瑞拉發展經濟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