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到底該帶孩子去看什麼電影好?
如果看多了閤家歡式的喜劇片,孩子也過了中意動畫片的年紀,那麼不妨考慮一下這部《流浪地球》。
作為國產硬科幻的里程碑之作,它也許就是這個春節檔的最大驚喜。
《流浪地球》這個項目歷經四年,前期世界觀構建就花了8個多月,3000張概念圖構建了《流浪地球》裡世界的雛形,凝聚了7000人團隊的努力。
最終出來的效果,便是這部影片的工業化完成程度絕對創造了國產電影的新高度。
首映禮上山爭哥哥徐崢鞠躬向電影主創團隊表達敬意:“我看每一幀畫面的時候,都感覺到團隊的不容易!”
先說影片中最“醒目”、最讓人難忘的一個設計吧。
影片中誠實還原了原著小說中所描繪的1萬米高的“行星發動機”。
影片中的發動機,高大駭人,同時細節滿滿。
因為體積“壯碩”,可能觀眾很難體會到發動機的萬米高度,片方在海報中就設計了許多對比:仔細看海報,發動機前方有一架正在飛行、並運載著貨物的運輸機,能成為飛機飛行的天然背景,就可以感受到 “行星發動機”高度之高。
而預告片中這個碩大救援車正在行駛的道路,只是發動機下方無數道路中的一小條而已。
比喜馬拉雅山還要高的發動機,承載的是人類延續文明的希望,這1萬座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即將爆炸的太陽,到新的星系開始新生活。
人類也為這個決定付出了巨大代價。地球停止自傳之後,原來的生態被完全破壞,氣溫極寒,物種滅絕,人類甚至都無法在地面生存,人口也銳減至35億。
即便付出如此代價,前路依舊未知:為了離開太陽系,人類還必須藉助木星引力做最後一搏,可就是這一次,出了大事。
在經過木星時,木星引力不但改變了地球的前進軌道,還讓大量行星發動機突然失效。地球和木星的距離越來越近,留給人類的時間只有37個小時……
看似準備完全的人類,在宇宙和自然之力面前,如此渺小。
和美式大片不同的是,在這場曠世救援裡,沒有一個靠一己之力實現拯救地球任務的英雄。我們能看到的是團隊合作,是齊心協力,是人類共同的永不放棄。
當看到所有人一起為家園為未來而戰、概率再渺小也選擇希望時,真是忍不住淚流滿面。
正如這位看過點映的影迷所說,影片情感剋制並不刻意煽情,但從小家到大家的情感遞增,從父子情到家國情的生動刻畫,都讓人動容。
紫牛基金創始合夥人、著名主持人張泉靈是這麼解讀這部電影的:“科幻電影不是完全給你一個你從來不認識的世界,而是架構在一個新的時空當中,講述一個還跟你的心緊緊貼合的這樣的一個故事”。
影片中的中國式情感,更是值得帶著家人一起到電影院去感受那份感動。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意義也不止於此。
在我國航空航天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影片恰如其分地展現了科學藝術的精彩,也呈現了精神層面的價值。
就如同中國科技館原館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卡林加獎獲得者李象益看過電影之後所感嘆的,影片水準可以與好萊塢大片相提並論,它揭開我國科幻發展新時代的序幕。
這樣生動的科普之作能為孩子們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引導他們立志為全人類作出貢獻。
所以,這部電影也得到了相當多專業人士的認可和支持。
好萊塢科幻大片走進中國市場已久,而與之相伴的,是我們觀眾對真正的國產硬科幻期待已久。
《流浪地球》就是這樣的一部里程碑之作,這樣的好作品,當然值得大家到電影院去支持。大年初一,電影院見!
閱讀更多 科技改變一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