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港三園一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建設“一港三園一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漯河港

建設“一港三園一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牡丹江路沙河大橋

建設“一港三園一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扶貧就業基地

建設“一港三園一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灣景國際項目

建設“一港三園一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豐富的群眾文化生活

建設“一港三園一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豐富的群眾文化生活

建設“一港三園一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傳化公路港物流項目

建設“一港三園一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董莊社區文化廣場

建設“一港三園一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恆利源豫中南分撥中心項目

建設“一港三園一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圓福倉儲冷鏈物流項目

建設“一港三園一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整潔的農村街道

  • 這是搶抓機遇、無懼挑戰的一年!

  • 這是改革創新、突破發展的一年!

  • 這是民生關懷、溫暖人心的一年!

  • 這是奮發有為、頑強拼搏的一年!

2017年以來,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聚焦“一港三園一中心”建設,在“後發趕超”上著力,在“轉型升級”上突破,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不動搖,強力推進脫貧攻堅、環保攻堅和穩增長、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全區綜合實力全面提升,人民福祉日益增進,發展活力不斷彰顯,該區先後榮獲“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先進單位”、“環保攻堅突破先進單位”、“平安建設先進單位”等市級以上榮譽26項。


經濟發展昂揚向前

看發展“第一要務”:

2017年,示範區強化穩增長、促發展,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全區生產總值增長8.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全區主要經濟指標穩中向好,綜合實力持續增強。

強化“一港三園一中心”建設,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成果豐碩。總投資280.7億元的12個重大項目成功簽約,13個省定、市定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開發建設後勁持續增強。臨港產業園建設實現新突破,漯河港項目一期工程9個泊位已建成,具備了啟用條件;漯河傳化公路港納入傳化物流集團全國戰略佈局,項目土地成功摘牌;投資9億元的鐵路物流基地已經列入省重點項目,投資2億元的伊利乳業豫中南分撥中心項目投入運營,貨物日吞吐量已達1000噸;圓福冷鏈物流項目一期已經投入使用;臨港產業園正式批准為首批省級現代服務業專業園區。區域高端服務區建設邁上新臺階。文化教育科技產業園區建設取得新成效。都市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實現新進展。

強化制約要素破解,發展基礎更加牢固。堅持複合型發展理念,深化總體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城鎮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建設規劃的有機融合,從源頭提升開發建設的品質品位。由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的示範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已經落地實施,區域高端服務區、文化教育科技產業園、“雙創”示範園控制性詳細規劃等中心城區規劃正在逐步完善,黑龍潭鎮和姬石鎮總體規劃及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正在編制,海綿城市、塔河生態廊道、三河灣生態溼地、城市家居設計等專項規劃已經完成初步方案。土地保障更加有力。發展資金有效保障。


看民生“第一目標”:

發展成果惠及百姓

2017年,示範區一以貫之發力民生的強勁脈動,強化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攻堅紮實有力。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7年,區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達2.46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6%,用於落實“兩免一補”、中小學校校舍維修改造、城鄉低保、城鄉居民養老、五保供養、安全飲水、農村公路建設等項目;城鎮新增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農民工返鄉創業、城鄉居民醫保等基本完成全年任務。

著力精準扶貧。把脫貧攻堅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脫貧攻堅指揮部,建立縣級幹部聯繫點制度,全年共安排扶貧預算資金366.62萬元,實際支付360.95萬元,佔99.03%;建設就業基地13個,開發就業崗位105個,安排就業貧困人員41人;建設帶貧基地3個,帶動貧困戶122戶;實現穩定脫貧6戶24人,位居三個功能區第一。

著力環保攻堅。全區所有工地嚴格落實“7個百分之百”要求;塔河完成了清淤疏浚,潁河、柳河實施了生態補水,取締了河面養殖;農村水環境現狀得到有效改善;城市清潔行動實現常態化。

著力文明城市創建。制訂工作臺賬,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提升硬件水平,定期督導檢查,層層抓好落實,全市鄉鎮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會議在示範區召開,姬石鎮在全市鄉鎮排名中多次位居第一,黑龍潭鎮排名保持靠前。

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強化綜治、信訪和平安建設目標責任制,建立層層抓落實的領導體系和責任體系,積案化解工作得到了省委穩定安全信訪督查組的充分肯定,公眾安全感指數調查居全市第三。


看黨建“第一動力”:

從嚴治黨堅定有力

2017年,示範區緊緊抓住黨建“牛鼻子”,堅持以黨建統攬全局,用黨建助推發展,增強了黨員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影響力。

抓好重大政治任務落實。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嚴格市委巡察整改專項督查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實施基層黨建重點工作項目化管理,認真落實“5·10”主題黨日活動,紮實推進陽光示範區建設,分批組織區、鎮、村黨員幹部到井岡山幹部學院、紅旗渠幹部學院等紅色基地開展培訓。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實施縣級領導幹部分包整頓幫扶7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將區機關3個聯合黨支部調整為8個以局辦為單位的黨支部。從嚴管理監督幹部隊伍,強化平時考核和日常管理,嚴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行為,點名道姓曝光。持續推進正風肅紀,深化廉政風險教育,開展明察暗訪20餘次,約談工作不力和輕違紀幹部8人次,通報批評12人次。全年受理問題線索72件,立案處置51件,結案47件,給予黨政紀處分25人次,其中黨內警告5人、黨內嚴重警告4人、撤銷黨內職務1人、留黨察看3人、開除黨籍2人、行政警告9人、誡勉1人。


看征程“重新啟航”

今朝蓄勢再出發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快速推進示範區開發建設中極為重要的一年。示範區將堅持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推動發展是第一要務,認真落實市委“四三二一”工作佈局,切實加強黨工委、管委會對開發建設工作的領導,突出項目建設,統籌推進主導產業培育、開放招商、民生改善、全面從嚴治黨等重點工作,持續攻堅、持續突破,確保常規工作抓規範,重點工作出亮點,亮點工作顯特色,加快推進“一港三園一中心”高質量建設,持續提升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的地位,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集中精力培大育強主導產業。堅持把培育主導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集群發展作為重中之重,設立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支持培育重點產業發展,大力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提升示範區產業層次和競爭力。壯大現代服務業。建設“雙創”示範園,打造中小科技企業創新創業孵化器。促進現代農業連片發展,以土地流轉為抓手,統籌規劃佈局,鼓勵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高效農業,探索推進遊憩休閒、康體養生、農業和田園綜合體等特色生態產業。

鍥而不捨實施開放招商。堅持把開放招商作為“一舉求多效”的戰略舉措,緊盯主導產業發展,出臺實施方案,通過全員招商、產業招商、平臺招商、洽談簽約,加快在談和簽約項目落地,加強項目儲備,增強發展後勁。

全力以赴狠抓項目建設。堅持以項目建設為中心,持續掀起項目建設熱潮。抓基礎設施建設,抓配套設施完善,抓產業發展推進。

更加註重城鄉融合和民生改善。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向農村延伸覆蓋,提升以城帶鄉能力,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獲得感。統籌城鄉規劃,著力鄉村振興,辦好民生實事。

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紮實推進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紮實推進精準脫貧攻堅,紮實推進汙染防治攻堅。

應對轉型階段的現實挑戰,對照科學發展的更高要求,對照老百姓的民生期待,新的一年,示範區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埋頭苦幹,為全面推進示範區開發建設、開啟新時代示範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