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时的我们应该做什么


迷茫时的我们应该做什么


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关于迷茫与焦虑。

文中说到“焦虑,是一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目标在哪里,但就是达不到的痛苦。迷茫是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两种不一样的状态。

而在我看来,焦虑与迷茫也常是结伴而行。当焦虑到无法排解的时候,就会陷入迷茫,怀疑自己所做的事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不行。

不过确实如那个作者所说,迷茫时候自己不知道想要什么,丢了目标和信念,甚至在想做的众多事情中无法抉择而感到无所适从。

01

犹记得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开始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而我当时考到了教师资格证,想着从事教职工作稳定不奔波,又是父母希望我今后可以走的路,却不甘心学习了四年的专业还没开始实践就放弃了。

求安稳与不甘像是两根巨大的拉绳,朝着不同方向拉扯着我,脑袋像是一个气球不断放大放大,甚至感到一阵阵头疼,我陷入抉择的迷茫。

我想大部分是因为自己想要的太多,不懂得取舍,那时候大概还不太知道什么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以为自己可以做这个,认为自己可以做那个,觉得自己可以走的路很多,可是到十字路口的时候,才知道根本不知道要走哪一条。

所以有时候可选择项很多不见得你可以选对,一个人没有目标,内心没有热爱,多选题反而会让自己更迷茫。

02

印象很深的第二次迷茫期,后来我将它总结为因能力不足、顶不住成长压力而逃避引起的。

疯狂的加班,虐人的甲方,不体恤员工的领导都让我的身体和精神陷入十分不好的转态;工作到胃疼,加班到秃头,压力大到梦里都是与“甲方爸爸”斗智斗勇,高速高压的工作模式确实让当时的我感到身心俱疲。

当我跟朋友说起这个状态的时候,朋友们大多数劝我转行业,批评我就是选错了专业,再是劝我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告诉我这些机关单位总体来说比我现在的工作薪资待遇好,工作时间宽裕,压力也不如现在大。

这番劝说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确实是动心的,因为此时的我极度想要逃出这个高压锅,让自己喘口气,朋友的劝说更加给自己的逃避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内心暗示自己不是因为自身不足,真的是外界因素造成自我溃败与迷茫)。

接着我开始买书,买台灯,买练习,买教程,写学习计划,再就是离职。最后考试这件事没有坚持下去,还不是因为没有热爱,当初如此积极筹备不过是逃避压力的一种伪装行为

03

在离职在家读书备考期间,我常夜深人静时候问自己:

到底爱不爱走这条所谓稳定的路,还是我只是道听途说,正在走别人跟我说他们觉得好走的路而已。

我到底喜欢什么,我适合做什么,什么才是有意义,走哪条路才不会让往后再回首不留遗憾,不感叹如果当初我坚持原来的选择会不会不一样,如果当初选另一条路会更好吗?

这些问题像是咒经一样环绕在脑中,越想越迷茫,越想越难过。

没想明白的事,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想明白,但是一个朋友的一句话倒是点醒了我。

迷茫不可怕,别逃避迷茫,迷茫的时候,确实是思考人生方向的好时机,但也切忌想太多,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想得越多越是想不通,不如放慢你手上的事,安静听听自己脑子里的对话和争吵;感知内心所热忱与信念去做事情,总会找到自己真心喜欢的事。

对待喜欢的事,一定要抱着坚持和热爱去实行,付出总会看到彩虹。

迷茫时,做比想更重要。愿所有正在迷茫的人都拨开云雾,找到内心真正喜爱的事,为之努力,坚持!

迷茫时的我们应该做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