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缺失竟然到了這種地步,著實讓人心寒

道德是做人的底線,法律本應是道德的輔助

文|曉生

尊老愛幼自古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可是如今在街上面對摔倒的老人時,“扶不扶”都成了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更不要說尊老了。出現這種情況,很多人說和12年前的“彭宇案”有莫大關係,更有人說“彭宇案”讓中國人的道德水平倒退了50年,這個論斷太誇張了,在曉生看來,這只是某些人在為自己不能上前救助尋找道德安慰罷了。

傳統文化的缺失竟然到了這種地步,著實讓人心寒


那到底為什麼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呢?曉生覺得根源在於傳統文化的缺失,現代人缺少了太多古人遺風,比如謙卑恭讓,比如仁義道德,甚至是禮義廉恥,禮義廉恥都沒有了,和禽獸又有何異?傳統文化的缺失竟然到了這種地步,著實讓人心寒。

傳統文化的缺失竟然到了這種地步,著實讓人心寒

我們這兒說的文化不是指讀書多少,而是明白多少做人的道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面臨危險的是自己的老人和孩子,你還會有那麼多顧慮嗎?如果自己家人外出,你是否也祈禱,當他們遇到困難時能得到陌生人的幫助?那麼別人的老人不是老人嗎?別人的家人不是家人嗎?和你的一樣的!

傳統文化的缺失竟然到了這種地步,著實讓人心寒


有個年輕人說,我以前坐公交車,幾乎每次都給人讓座,但是,出發點和現在完全不一樣。以前是礙於面子,覺得老人、孩子或者孕婦站在自己面前,自己面子上過不去,有時為了避免讓座的尷尬,上車時還故意坐到後面假裝看不到。

傳統文化的缺失竟然到了這種地步,著實讓人心寒

但現在,哪怕我坐在最後一排的角落裡也都會走上前去,因為,我愛人也懷孕了,她每天也是坐公交車上下班,我現在才明白自己有多擔心,現在我天天都在祈禱:“希望她坐車時,能有人給她讓座,希望她走在街上時,能得到路人的幫助,千萬不要磕著碰著”。讓我驚訝的是,我愛人坐公交車真的每次都有人讓坐,我想可能是因為我心誠吧,這個原因真是很意外,讓人沒想到呢,不過,結局也算是完美。

傳統文化的缺失竟然到了這種地步,著實讓人心寒


後來,這個年輕人又說,現在當陌生人遇到困難時,我都會毫不猶豫的出手幫忙,不管這困難有多大,哪怕自己也會因此面臨危險,因為我知道,以後,我也可能會遇到同樣的情況,那個時候,我不想自己一個人面對。這才叫感同身受,這才叫活明白了,這才叫懂了人生的道理,這才叫真正的有文化。如果人人都能這麼想,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和諧。古人云“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誠不欺也。

傳統文化的缺失竟然到了這種地步,著實讓人心寒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如果你真的老了,老到摔倒在街上都不能自己站起來,那一刻,你會想到什麼?

是一生做過多少錯事,還是幫助過多少人?是往昔的蠅營狗苟,還是現在的過眼雲煙?是對流言蜚語的嗤笑,還是對傳統文化的崇敬?是希望行人給你幫助,還是就這樣靜靜離去?……不管你想到的是什麼,在你倒下去的那一刻都早已有了答案,至於答案是否是你想要的,就看你當初面對同樣的人生答題時是如何選擇的了,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古今一理。

傳統文化的缺失竟然到了這種地步,著實讓人心寒


慶幸的是,那一刻還沒有到來,一切都還來得及。

拾起我們的傳統文化,扶起我們的傳統美德,為了他人,也為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