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为什么会引发群嘲?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为什么会引发群嘲?

导读

一夜之间,一篇名为《一个出身寒门的高考状元之死》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发布十几个小时后,“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然而,对文章刷屏引发的争论和反思并没有结束。

来源:人民网(ID:people_rmw),综合中国新闻网、《一个出身寒门的高考状元之死》、虎嗅APP、新京报等

一夜之间,一篇名为《一个出身寒门的高考状元之死》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简单说,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聪颖过人的寒门学子,通过勤奋努力实现人生逆袭考上名校,却因为人正直,不帮富二代作弊、不为老板做假账而处处人生受限。更为悲剧的是,25岁就因病早逝。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为什么会引发群嘲?

截图自“才华有限青年”企鹅号,微信公号文章已被删除。

文章发布十几个小时后,“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然而,对文章刷屏引发的争论和反思并没有结束。

真人真事,还是毒鸡汤?

《一个出身寒门的高考状元之死》首发于微信公号“才华有限青年”,是“咪蒙”公号矩阵中的年轻成员。

这篇爆款文章发布之后的那个午夜,成为朋友圈转发语的“分水岭”。

最开始的几个小时,很多人转发文章时的转发语是:

“看哭了!每个人都用力地活着,然而,人间不值得……”

“寒门真的再难出贵子!这个社会@#¥%……”

“这个男孩真的太惨了!好人为什么都不长命?真希望这个故事是假的……”

没过多久,对于这篇文章的质疑引发文章第二轮刷屏。

“太假了!bug好多!”

“怎么文章里都是坏人,就作者自己又有钱、又有本事、又善良?玛丽苏小说看太多了。”

禁不住推敲的细节和逻辑

随着文章越来越受关注,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和价值观的反思越来越多。虎嗅APP提及的几点bug引发广泛认同。

其中,主人公2013年参加高考,高中时看过《灵魂摆渡》,而《灵魂摆渡》的上线时间是2014年。这成为质疑否认作者“非虚构写作”的硬核实锤。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为什么会引发群嘲?

针对文章中提及毕业2年就成为阿里巴巴P7级的员工,阿里巴巴公关部在接受采访时回应称:情况不属实

而除了故事真实性有待商榷,作者对自己人设的打造,成为引发读者反感的另一重要因素。

优秀毕业生,25岁职场小白就能单独与重磅投资人谈笑风生,在北京租住1万月租的公寓,有能力和爱心负担同学妹妹的学业费用……

而文章中出现的其他人:不给打小抄就群殴的富二代、逼迫正直会计做假账的黑心老板、对年轻姑娘不怀好意的投资大佬、只会吹牛对男主去世麻木不仁的高中同学……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为什么会引发群嘲?

如何不被“毒鸡汤”欺骗?

然而,就在文章被指出重重问题之时,依旧有网友提出自己的看法:就算是假的又如何?那重要吗?影射的事实不存在吗?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为什么会引发群嘲?

这种观点并不是主流。

更多人希望“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如果非要用“爱的马赛克”隐藏部分真实,就不要处处强调“这都是真的”。

因为,“

善必须以真为前提。”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为什么会引发群嘲?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为什么会引发群嘲?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

一个真正用力活过的人

“用力”很重要

“真”更重要

新华金融客户端:权威财讯尽在“掌握”,扫码或长按二维码下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