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中的林清玄

1月22日凌晨,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过世,享年65岁。林清玄的散文作品深受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青睐,多篇作品被收入课本,也时常出现在中考试卷上。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中的林清玄

林清玄

林清玄散文为何受中小学语文教学青睐?

上海市建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蒋文革分析,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林清玄的散文风格清新自然,容易被中学生理解;语言纯正典雅,可以使中学生习得良好的使用书面语的习惯。二是林清玄在台湾被誉为"人生导师",他的散文富有哲理,常用通俗的小故事讲人生大道理,这对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又是滋润心灵的优秀读物。

比如沪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上收录的《百合花开》一文,生长在偏远山谷里的一株小小的百合,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野草,不顾野草和蜂蝶的鄙夷,努力吸收水分和阳光,释放内心的能量,终于开出了美丽洁白的花朵,证明了自己的存在。"这样一种充满积极向上意味的文章确实能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林清玄喜欢佛学,他的很多文章又是带着哲理和禅意的,在高中阶段,这样的文章也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反复品读,上升为哲理思考,或可作为写作文时的素材。"

蒋文革说,第三个原因在于林清玄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奋斗、励志的典范。"从台湾南部山区贫困家庭走出来的林清玄,家里有18个孩子,但他从小就立志要当作家,并为之不懈努力,一次次的退稿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作家本人这样的成长经历,对十几岁的心存梦想的孩子来说是很有激励作用的。"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中的林清玄

林清玄的《百合花开》被收录到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

林清玄的文章还经常被用作中小学语文阅读材料。以下两篇入选了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文后还附有试题,读完之后不妨试试,看自己能答出这些题目么?

2008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红心番薯》

①幼年时,一次我和几位内地的小孩子吵架,他们一直骂着:"番薯呀!番薯呀!"我们就回骂:"老芋呀!老芋呀!"对这两个名词我是疑惑的,回家询问了父亲。他打开一张老旧的地图,指着台湾说:"台湾的样子真是像极了红心的番薯,你们是这番薯的子弟呀!"我指着内地说:"那,这大陆的形状就是一个大芋头了,所以内地人是芋仔的子弟?"父亲大笑起来,抚着我的头说:"憨囝仔,我们也是内地来的,只是来得比较早而已。"

②然后他用笔从我们遥远的北方故乡有力地画下来,牵连到我们所居的台湾南部。我第一次认识到,芋头与番薯原来是极其相似的植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判然有别的;也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东北会落雪的故乡,也遍生着红心的番薯!

③在我居住的地方,巷口本来有一位卖糖番薯的老人,那些番薯长得很细小,却总像记录着什么心底的珍藏。有时候我向老人买一个番薯,散步回来时一边吃着,那蜜一样的滋味进了腹中,却有一点酸苦,因为老人的脸总使我想起在烽烟中奔走过的风霜。

④老人是离乱中幸存的老兵,家乡在山东偏远的小县城。有一回我们为了地瓜问题争辩起来,老人坚持台湾的红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乡的红瓤地瓜,他的理由是:"台湾多雨水,地瓜哪有俺的家乡甜?俺家乡的地瓜真是甜得像蜜的!"老人说话的神情好像当时他已回到家乡,站在地瓜田里。看着他的神情,我才真正知道,番薯虽然卑微,它却连结着乡愁的土地,永远在乡思的天地里吐露新芽。

⑤父亲种的番薯收成后送了一大袋给我,放了许久,我突然想起在巷口卖糖番薯的老人,便提去巷口送他,没想到老人改行卖牛肉面了。我无奈地提着番薯回家,把番薯袋子丢在地上,一个番薯从袋口跳出来,破了,露出其中的鲜红血肉。这些无知的番薯,为何经过三十年,心还是红的!不肯改一点颜色?

⑥老人和父亲生长在不同背景的同一个年代,他们在颠沛流离的大时代里,只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人,可能只有那破了皮的红心番薯才能记录他们心里的颜色;那颜色如清晨的番薯花,在晨曦掩映的云彩中,曾经欣欣地茂盛过,曾经以卑微的球根累累互相拥抱、互相温暖。他们之所以能卑微地活过人世的烽火,是因为在心底的深处有着故乡的骄傲。

⑦我十岁时,父亲首次带我到都市来,行经一片工地,父亲在堆置的砖块缝中,一眼就辨认出几片番薯叶子。我们循着叶子的茎络,终于找到一株几乎被完全掩埋的根,父亲说:"你看看这番薯,根上只要有土,它就可以长出来。"如今我细想起来,那一株被埋在建筑工地的番薯,是有着逃难的身世,由于它的脚在泥土上,苦难也无法掩埋它。比起这些种在花盆中的番薯,它有着另外的命运和不同的幸福,就像我们远离了百年的战乱,住在看起来隐秘而安全的大楼里,却有了失去泥土的悲哀。

⑧星空夜静,我站在阳台上仔细端凝盆中的红心番薯,发现它吸收了夜的露水,在细瘦的叶片上,片片冒出了水珠,每一片叶都沉默地小心地呼吸着。那时,我几乎听到了一个有泥土的大时代,上一代人的狂歌与低吟都埋在那小小的花盆,只有静夜的敏感才能听见。

1973年12月

(选自《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有删改)

试题:

1、通读全文,说说"红心番薯"在文中指代什么?(3分)

2、第④段划线句子中,老人为什么坚持把"番薯"称为"地瓜"?(4分)

3、第⑥段中为什么说只有那"破了皮"的红心番薯才能记录他们心里的颜色?(2分)

4、结合历史知识,推断第⑦段中"百年的战乱"指哪一段时期?(2分)

5、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④段中"番薯虽然卑微,它却连结着乡愁的土地,永远在相思的天地吐露新芽"这句话的理解。(3分)

6、文中"父亲"他们这一代人与番薯有着怎样的相似点?(4分)

201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清欢》

①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②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__________。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④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⑤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⑥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

⑦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杂乱。

⑧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 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 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 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 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厅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⑨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⑩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此言极是。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

试题:

1、请从文中选择适当的词语或句子为本文命题。(2分)

2、请参照前面的句子,在第③自然段的横线上仿写一句话。(3分)

3、请将下边句子中空缺的名词各归原位。(2分)

备选名词:A. 身 B. 鼻 C. 耳 D. 舌

句子: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___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___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___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___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

4、请用"清"组成三个不同的双音节词,来分别解释作者在第⑤⑥⑦段中所向往的"清欢"具体指什么。(3分)

5、清朝画家盛大士说: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难道说"机智"和"高雅"是彼此对立、互不相容的吗?请你说说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3分)

6、积累链接: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最后两句以飞旋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诗。(2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