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在阿富汗進退兩難的美軍 接下來到底會怎麼選擇?


吳健:在阿富汗進退兩難的美軍 接下來到底會怎麼選擇?

1月28日,阿富汗喀布爾,阿富汗總統加尼會見美國政府阿富汗和解事務特別代表。

QUESTION

直新聞:美國走出與塔利班妥協的這一步,究竟有什麼內在原因呢?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吳健:2001年,小布什說美國進攻阿富汗,是“解放塔利班壓迫下的人民”,誓言美軍要呆到目標達成為止。十八年後,特朗普繼續這樣定義阿富汗戰爭,強調美軍要阻止塔利班重新接管阿富汗,並順手打擊恐怖組織。可事實那麼殘酷,所謂“幫助”阿富汗的美軍,早就成了被仇恨的佔領軍。

難怪首位因抗議阿富汗戰爭而辭職的美國官員馬修·霍說,超過2300名美軍陣亡的阿富汗被叫作“帝國的墳墓”,但更正確的叫法應該是“美國一廂情願的墳墓”。

按照美國學者論述,當下阿富汗是五種矛盾交錯:第一是主體民族普什圖族和少數民族爭鬥;第二是普什圖人內部的杜蘭尼、吉爾扎伊兩大部落的爭鬥;第三是城市現代文化與農村宗教保守文化的爭鬥;第四是阿富汗中央政府與巴基斯坦的爭鬥;第五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圍繞對阿影響力的爭鬥。

這麼複雜的關係,卻長期被美國政府簡化成它及其支持的阿中央政府與塔利班的戰鬥,而後者成員主要來自普什圖農村部落。事實上,美國漫長的軍事打擊,沒能和當地政府有效的民事能力建設結合起來,在全國407個區,喀布爾的統治力從未超過七成,目前據說已縮小到一半。

與這種沮喪的局面相呼應的是,美國同阿富汗政府的互信越來越低,美國人開始覺得低效的阿富汗政府是“問題的一部分,而不是解決方法的一部分”,而阿富汗官員又覺得美國人隨時揹著自己和塔利班做交易,這更惡化了形勢。

以上種種,都促使美國作出根本性政策調整,必須和長期被打擊的對象塔利班談談了。

吳健:在阿富汗進退兩難的美軍 接下來到底會怎麼選擇?

QUESTION

直新聞:美國同塔利班談判取得進展,這會為烽火連燒四十年的阿富汗帶來什麼樣的效應呢?雙方又主要在什麼方面達成妥協呢?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吳健:總的看,美國在阿富汗的選擇,無非三種。第一種,全面撤軍,這樣的結果不用想就明白,塔利班勢必接管阿富汗大片江山,喀布爾政權重回北方根據地,地方部落內戰烽煙四起,恐怖組織將更加坐大。

第二是“有限反恐”,方式是美國停止反塔利班,轉而集中打擊“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要知道,這些組織已同塔利班發生“搶地盤”的火併,可這樣做肯定惹惱阿富汗政府,導致其靠攏俄羅斯、伊朗等美國反感的國家。

第三是繼續駐軍,就像2017年增兵四千那樣,維持對阿政府的支持,讓不熱不冷的戰爭無目的的延續下去。

我的觀察,同塔利班的談判中,美國更可能的妥協是第二條路,用停止打擊乃至不設時間表的撤軍安排,換取塔利班溫和派參與政治和解進程,為未來更系統的阿富汗和平談判創造條件。

而從塔利班的盤算看,他們明顯看到美國和阿政府的矛盾點,特朗普多次警告支持阿富汗政府,不等於美國要無限期為它完全負責,喀布爾必須在治理能力上做出改變。

塔利班埃米爾阿洪扎達曾多次強調要提高鬥爭藝術,集中力量打擊主要敵人,這既包括美國保護的阿富汗政權,也包括異軍突起的“伊斯蘭國”分支“呼羅珊省”,這個勢力幾乎把塔利班在阿富汗東北部的地盤蠶食殆盡。

但我還想提醒一下,美國當下在阿富汗的戰略實際叫“阿富巴戰略”,也就是解決阿富汗問題,不能繞開巴基斯坦。要知道,塔利班橫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活動,尤其在巴境內的聯邦部落直轄區收羅人員,如果沒有巴方密切合作和斡旋,美國幾乎不可能與塔利班達成可信而持久的協定。

在這一點上,美國最好要改變目前打壓巴基斯坦的政策,把一切有利因素納入到談判中,獲得最終成效。

(文章來源: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