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漸漸失去年味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什麼?

餐條君


失去年味是社會必須要經歷的,因為社會在進步,對過年的享受和表達方式是每個年齡階段和不同群體是不一樣的。傳統必須堅守,但應該是具有當代的表達方式的傳統。

至於我們所說的失去年味,只是以我們的曾經的經歷去主觀的表達而已。不是沒年味,而是我們自己已不是曾經的自己曾經的心態。

最近就這事我還和朋友一起討論過,至於過年的年味有沒有,你問問此時的那些小孩子,那些小青年,他們會告訴你,他們眼中過年的與平時的區別,所以,年味,一直還在,只是我們老了,變了。


李家七叔


年味變淡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1,生活水平的提高。想吃啥都能吃到,什麼時候想吃就什麼時候吃。以前一年到頭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頓餃子,更不要說大魚大肉了。所以都盼著過年,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好東西吃。甚至還能拿點壓歲錢。那時候的壓歲錢就是給一點點零錢給孩子,不像現在一給幾百根本落不到孩子手裡。

2,假期太短。以前到了冬天地裡也沒活,有大把的空閒時間來安排準備過年。現在很多農村人都到城市來打工,有的還要到1,2千公里以外的。短短的7天假期,來回路上就要耽誤2天,遠點的甚至2天都不夠。剩下的時間要給各個親戚去拜年,基本都是放下東西寒暄幾句就得起身走下一家,好好說說話的時間都沒有所以這種拜年走親訪友的形式感大於儀式感。久而久之,人們並沒有從過年中體會到更多的快樂,反而感覺比上班還要累。

3,年輕群體對傳統的繼承缺失。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成為社會的主體,這些人接受新鮮事物快,更追求新鮮感,本身就是不拘泥於傳統的一代人。對於老一輩人傳承下來的習俗,並不是特別多在意。有時候甚至認為是繁文縟節,覺得這有什麼必要?有什麼意義?

4,國家政策的導向。近幾年來一到過年政府就開始作。鞭炮不許放,旺火不許堆,活動不許搞。農村還好,城市裡限制的死死的。以前我們這的區政府,都要把各個街道,各鄉鎮的機關組織起來,要踩高蹺,扭秧歌。晚上了還要放禮花。我也不記得多少年,這種場景再也沒有看到過。


七品絃音1


說句實話,這個問題讓我心情很沉重。都說歡歡喜喜過大年,但我覺得年已經不再是兒時的年了!

我出生於六十年代末,兒時的我家庭並不富裕,但卻盼著年的來臨,眼扒眼望的…,一進了臘月二十幾,村裡的大鼓就敲響了,天天敲,一敲就是一天,鼓手們生龍活虎,你不服我,我不讓你,渾身大汗淋漓也毫不疲憊,笑容洋溢在臉上,是那麼的開心。

臘月二十五丶六丶七丶八這幾天在農村是非常熱鬧的,特別是有集市的村,人山人海,五行八宗,各類商品,琳琅滿目。豬肉是每家必須準備的年貨,那時候豬肉不使水,全是笨豬肉,很香的。條件好的農戶,自己把養了一年的大黑豬宰了,左鄰右舍分分,剩下的自己吃。殺豬時,會有鄉親們來幫忙的,鄉情濃濃。

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會把所有的房間全點上燈,臨睡前才熄滅,零散的放炮仗聲也開始響起。入睡前,一定要在每個房間放一個小炮仗,至於什麼說法,我也不知道。

那時候沒什麼電子設備,有的農戶有臺收音機就很不錯了,所以各家睡覺都早,但除夕這天晚上例外,睡的較晚。

大概凌晨四點左右,人們陸續起來煮餃子了,煮餃子有個說法,燒的柴火不能用帶根兒的,我家每年都燒芝麻卷兒。另外,據說大年初一的餃子應該是男人來煮的,但我真沒體會到。

吃完餃子的人們陸續走出家門,去拜年了。大街上,小巷裡全是走動的人群,拜年的對象主要是長輩和親戚。人們在街上遇見,也打個招呼,說幾句拜年的客氣話,鄉土氣息撲面而來,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親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市場化的不斷髮展,慢慢的都變了…都變了…


大道至簡140026310


中國的春節,失去年味的主要原因是,不讓放煙花🎆爆竹!一點氣氛都沒有,尤其是武漢這樣的大城市,禁止燃放煙花🎆鞭炮已經二十年了!沒有我小時候過年,有意思,1980到1990年這十年,可以放煙花🎆和爆竹。很過癮。其次,現在過年,家家戶戶,都不在家裡做年飯了,都是在酒店裡頂訂年飯,這也是中國🇨🇳春節失去年味的第二個原因。

我是1980年出生的,我小時過年,家裡過年,30晚上,外婆家,外婆,外公炸圓子,春捲,姨媽,舅舅表哥,表妹,都來了,幫忙包餃子,切牛肉,灌腸,很熱鬧。

我就和我表妹,表哥出去放煙花🎆,很好玩的,到了初一,各家,走街串巷拜年,小孩子們玩在一起,然後去廟會逛,真的熱鬧!

現在,到了自己結婚生子後,過年也就是酒店裡一坐,吃個年飯,完了,吃完各回各家,高樓公寓也各進各家,門一關,誰也不理誰,街面上所有商鋪關門,街面上人煙稀少,安靜得不得了,感覺過年沒什麼意思了,就是一個安靜,出奇的安靜!


旅行的猴子


中國年漸漸的失去年味歸根結底是什麼原因?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是人們太忙了。我兒時的記憶,清楚的回憶起6、7十年代,人們都閒在,特別是農村到冬天,是要貓冬的,尤其是進入臘月,就基本不在幹活,所以有閒心來操辦"過年的事兒",扭扭秧歌,唱唱驢皮影,弄得很熱鬧。現在正好相反,在這市場經濟大潮中,人們一年四季也閒不著,為了賺錢,夜以繼日的幹,大年三十放假,正月初六就得上班,根本就沒有富餘時間享受享受其它,也就是一家人到一起吃個飯,或者親戚們集一下,這樣就不錯了。

二是人們富裕了。過去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盼過節,能夠吃上幾飩好飯,飽飯,還能夠穿一件新衣服。現在不同了,好飯天天吃,新衣服好衣服可以天天穿。過節與不過節是一碼事,無差別了。所以,人們漸漸的就淡忘了。

三是精神生活豐富了。電視,手機等等,想看什麼有什麼!應有盡有。過去看一場電影要到別的村去看,走上十里多地,平常是看不到秧歌的,更看不上驢皮影,只有過節才能有這個享受。現在想看就看,而且很方便,打開手機就看。

四是人為因素。很多地方不叫放鞭炮了。另外節假日也壓縮了在壓縮,天數不斷的減少了。

五是人們的過節的生活勢形和方式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大年三十晚飯到飯店去吃。用手機拜個年就完事了。等等。這些都淡化了年的氣氛。

總之,過年的氣氛的淡化,而且形式也發生了轉化,現在的"年"不是記憶中的年了。



英莫問667


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了。雖然想極力的體會年味,但還是恍恍惚惚地到了上班的日子,再一回味,索然無味。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我總結大概有3點原因:

首先是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原先小時候過年,最盼望的就是滿桌子好吃的。可以吃到醬牛肉、田雞腿、牛百葉等等很多,要知道90年代生活水平一般的家庭,平時飯菜肯定會有肉,但是想吃這麼全,還得是過年。年還沒到的時候,媽媽、奶奶、姑姑、嬸嬸們蒸的大白饅頭,燉的大肥肉就已經讓我們小孩子咽口水了。時至今日,雖然童年春節那滿桌子菜,到底有什麼,我已經記不清了,但年夜飯的感覺依舊在我腦海裡。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時就大魚大肉了,隔三差五再去飯館搓一頓。平時吃的不比年夜飯差,所以我們自然會對春節的期待就降低了。

其次是家裡過年的人少了。小時候的春節很熱鬧,記得去奶奶家、姥姥家以及三姑六嬸家拜年的時候,人都是把屋子擠的滿滿。大人們談天說地,喝著酒,吹著牛;小孩們在平房院子外,放鞭炮、捉迷藏。過年圖的就是熱鬧,人多才熱鬧。兒時的春節記憶,是小夥伴的嘻笑打鬧,是大人們嘩嘩的麻將聲。轉眼30多年過去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以及媽媽都去世了,小夥伴有在外地工作不能回家的,有結婚生子,照顧家庭的。除夕夜再沒有那麼多親朋好友了,一家三口或者一家五口吃些年夜飯,看看春晚,春節就這麼過去了。

最後可能是我們老了。有人說:當你止不住的懷念過去時,就說明你已經老了。我想這是我們覺得現在春節沒意思,還是原先春節好的原因。我們抓不住時光,它就在我們眼前肆無忌憚的走過,帶走我們的親朋,帶走我們的青春,而我們卻無能為力。慢慢的,我們開始懷念小時候,懷念爺爺奶奶,懷念姥姥姥爺,更懷念媽媽。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大概莫過於那些春節了吧。那時候大家都在,我還是個少年,一切充滿了生機,我還有很多可能……所以與其說是現在沒有年味了,不如說,我懷念過去,我想變成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管,無憂無慮,歡天喜地。


途牛山小旋風


中國漸漸失去年味歸根結底的原因是時代變了,人們的觀念變了,生活方式也變了。


現在傳統的春節已經沒有以前那種年味了,感覺過不過都沒啥意思,再也找不到曾經美好的感覺了。

記得小時候大人小孩都盼過年,離過年還有好幾天就開始準備了,全家老少都在忙活,覺得特別的熱鬧。等過年的時候,人們都穿著新衣服,吃好吃的,小孩到處串門拿壓歲錢,放鞭炮,各種各樣的好玩的事情都很多,感覺自己又長了一歲,感覺人生真的很美好。

這種感覺只能停留在社會不發達,物質比較貧乏的年代。那時候的人們比較單純,對生活要求不高,往往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夠吃好的穿好的,過年就有盼頭,所以那時候大家都喜歡過年,覺得過年真的很有年味,而且很美好。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多元化了,平時也可以吃好的穿好的,所以對春節已經沒有那麼期待了。而且現在這種商業化的社會中,人情味越來越淡,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是利益關係,失去了人性中的美好的一面,連傳統的春節也覺得沒有意思。

很多親戚朋友鄰居平時都不來往,就算偶爾來往也是虛情假意的,所以感受不到溫暖與熱情了,自然就沒有了以前那種單純社會環境中的美好的過年感覺了。



現在年味越來越淡,歸根結底就是社會環境變了,時代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也變了。物質上越來越富足,但是人情味卻越來越淡了,幹什麼都覺得沒意思,都不想過年了。


R雜談


年味只是兒時的記憶

在很多年以後,當我在一次回想起過年的時候,我已經是30多歲的人了。那時候一切都很窮,人們都住在農村,也有些個年輕的去了縣城,一到過年就都回來了,村裡也就熱鬧起來了。

因為窮,一年到頭就指望過年能吃上好吃的,有新衣服穿,還有壓歲錢,可以一整天都去玩。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自己想見的人。在遠方打工的親人。只有過年一家人才能在一起吃上團年飯。這一刻是最幸福的時刻,也是過年意義的所在。

而現在過年是一種負擔,是一年裡總結的負擔,不管是誰過年你聽到的總是說,過年錢。農民工要過年錢,商人要過年錢,上班族要過年錢,等等這些所有人,過年給一個錢掛上了鉤。

現在很多人都在城市裡生活了,過年也在城市了。有老人在農村的就回老家過年,老人都走了的就回家上個墳又回城裡了。城裡也沒什麼活動,就是掛了一些個燈籠,放放煙花,搞個燈會什麼的,就一天到晚的聚會,玩玩棋牌,唱唱歌什麼,也有出去旅遊的,不管怎樣就是沒有一點年味。你會看到你所在的地方多了很多外地車,家門口的超市多了很多要賣出的商品。市場的人也多得寸步難行。鞭炮煙花的聲音時不時得會向起。沒錯就要過年了,可是這年味卻越來越淡了。不管怎樣,過年是家人團聚最重要的意義。也是他的靈魂所在。也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過年的年味。






《春節的落寞是時代的必然》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城市裡一般臘月二十九才放假,甚至記得有一年三十下午才放假,然後初六上班,不過大家覺得沒什麼的。因為親屬朋友同學都住在一個城市內,平時總見面,過不過年的沒啥稀奇。春節不會和團聚,和鄉愁太多的聯繫在一起。偶爾有在外地的孩子,春節也不一定回來,太遠了,不方便。

後來隨著改革的深入,人口開始流動起來,特別是大量南下的農民工。一年到頭都在外面打工,老人孩子配偶留在家裡。只有春節才難得團聚。那麼春節就不再是春節了,它變成了一個團圓的符號。其實也是農民工返鄉回家過年救了春節這個差點沒落的節日。

現在依舊存在大量回家過年的景象,雖然通訊聯繫越來越發達,有了視頻。但是能夠人與人的交流碰撞,還是要依靠春節的假期。更多的是和同學朋友親屬間的聚會,交流,甚至吹牛。

不過必須要說的,這種由於人口流動,近乎移民回家的節日,是無法長久持續的。隨著中國的城市化越來越快,大量的年輕人居住在了新的城市,那麼隨著年齡增長,家裡的父母年齡的增大,乃至老去。那麼回家的熱情就漸漸退去。當家裡的父母不在,而新的城市出生的子女長大,乃至結婚生子,那麼根就深深的紮在了新的城市,而不在回家過年啦。

當這種城市化浪潮逐漸退去,春運就變成了一個歷史。而曾經滿載鄉愁和團聚的春節也必然式微。因為作為一個城市人,已經遠離了農業生產,不再依據節氣的變化,安排自己的節日。因為春節本來就是農耕文明產生的節日。作為已經進入工商業文明的今天,如果讓你自由的選擇一個假期,那是什麼時間?可能是春天,百花盛開,利於出遊。也可能是夏天,便於去海濱。乃至是秋天,天高雲淡,朋友聚會很舒服。怎麼也不會是高冷得冬天吧!

所以春節的落寞,那是時代的必然,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誌。不過這個過程,也是非常緩慢的,可能二十年,也可能是三五十年,我們不必哀怨,順其自然吧。




中山禧膳商用廚房電器


很多東西都在變,年的味道也在變。

我生於70年代初:

1、小時候平時幾乎吃不上一頓肉很葷菜,到過年家裡一共兩斤肉,又燒又炒有燉,都期待著吃好的;

2、小時候過年,大家未在全村中有電視的那家一起看春晚,現在大家都是抱著手機搶紅包。

3、小時候去長輩家拜年給紅包1毛錢或者一塊錢就高興的不得了,現在給1000可能都不太在意。

4、小時候過年都有新衣服可以穿,平時很少買衣服,現在只要想買衣服,隨時隨地可以去買衣服。

5、小時候春晚都是趙本山的小品陪著的,現在的春晚也不怎麼精彩了,對於春晚也就淡了。

6、小時候的年夜飯都是全家人忙活一整天,現在的年夜飯都是到飯店裡吃一頓。

科技信息催生了新時代,但是同時也失去了一些傳統。

1、小時候我們過年是大夥團聚在一起嘮嗑,聊家裡長假裡短,現在即使坐在一起吃飯,可能每個人都抱著一個手機在聊天。

2、小時候出行都是自行車或者步行,現在出行幾乎都是轎車。

時代在高度的發展,給我們得到了一些,但是失去了很多,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年的認知越來越多的人可能越來越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