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hui邵氏兄弟
說到年味,確實現在變得是越來越淡了,也不知道是習俗從簡了呢?還是人心變了?對每個中國人來說,春節過年通常是一年中最隆重、最重要的日子,而一般年關將至的時候我們都會為它做一些準備。特別像我們很多遠在城市打工的農村人,每逢年底到來,就開始思索是否回家過年。不回去吧,家裡親戚長輩唸叨,自己一個人在外也孤獨,可是回去呢,又覺得現在老家過年的年味是越來越沒意思,還不如就待在城裡湊合過幾天。
回想起我們小時候,臨近過年的時候就已經進入過年倒計時,每天看著日曆,期待新年的到來。因為過年不僅可以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好玩的,最重要的是有壓歲錢,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這些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等到了除夕那天,我們基本都是嘴裡不停的吃著各種零食,邊吃邊聽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般等到晚會結束凌晨一點左右還是很清醒,很激動,期盼這第二天一大早可以穿新衣服。到了第二天早上大概七點左右時,就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戶出去拜年了。那時我們小孩子拜年很有意思,見到一些長輩就跪下磕頭,然後就是收壓歲錢。二角五角一元二元,拜一圈下來,手裡就攥了一大把花花綠綠的零錢。雖然大頭被父母以保管的名義收回,但小頭鈔票2角5角的還是能花上一些。現在的小孩子可能體會不到,那種手裡攥著一大把花花綠綠的鈔票(最多十幾元)的滿足感,就像擁有了全世界。
那幾天感覺是全年最富有的時候,哈哈,就會就會買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當然鞭炮是少不了的。那時候大家都是變著花樣去放炮,扔到空中,埋到雪裡,丟到水裡,從早放到晚,不知道有多開心。
過了年,然後就是走親戚,這也意味著有好吃的,過個年小孩子能長胖好幾斤,持續到初三初四後,基本這個年也就過完了。而現在呢,年的週期還是這麼長,但年的味道只有除夕以及大年初一兩天能感受的到,除了鞭炮聲沒變,其他都變了。
現在的過年已經不是以前的過年了,說白了只是走個過場。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過年意味著來回顛簸,很多人都是回也匆匆去也匆匆,這也導致了人與人的關係不像以前那麼近了,年味自然淡薄了許多。
農村過年年味越來越淡,這個現象近幾年越發明顯,許多回過老家的年輕人表示:要不是為了和父母長輩團聚,真的不想回去!小時候玩耍的小夥伴如今聚在一起說不到幾句話,誰還願意老是回憶童年那點事。小時候經常串門、蹭飯的鄉里鄉親好像也陌生了許多。更重要的是,小時候經歷過的那些有意思的習俗似乎也完全消失了。坐幾十個小時的車回老家想熱熱鬧鬧過年,最後卻變成躺在床上好幾天,真是無聊透頂!
小時候大家聚在一起放鞭炮、互換零食,比誰收的紅包多,開開心心就把年過完了。現在大家都長大後,年幼時的那種純粹情感早已不復存在。大家都長大了出去兜了一圈,眼界開闊了,接觸到的人和事多了,自然把老朋友放到後面去了。二來,即便是現在的小朋友,也沒有當時我們放鞭炮(被禁)、收紅包(平時零花錢就不少)、吃零食(現在小孩哪還有沒吃過的零食)的樂趣了,他們回農村大多是走個形式,不得不跟著父母回來而已。
這些問題,個個都很現實。除此之外,農村經濟發展得太快速也是一個原因,以前的農村窮,沒什麼娛樂設施,過年在村頭村尾總是能見到一大幫農民聚在一塊玩骰子、或者圍坐在火堆前烤火,拉拉家常,說說來年的耕地計劃。
現在每家每戶雖然說不上富裕,但都有大彩電、無線網,智能機更是人手一部。不管老的小的,吃完飯都是往屋裡鑽,大家各自拿著手機,對著電視娛樂了,就連小孩子都是如此,過年的年味怎麼會不變淡呢?今年的春節馬上就到了,各位在外打拼的小夥伴們打算回家嗎?如果回去的話,也別老是呆在屋子裡玩手機,出去走走,串串親戚,見見朋友,找找兒時過年的感覺吧。
妙招大爆料
或許在以前的記憶裡吧,記得那時大年三十奶奶給我發了十多塊錢的紅包,我高興的手舞足蹈去找隔壁小夥伴們買爆竹放,又買了很多小零食,我很高興。 又是過去了很久,或許,是幾年吧,奶奶過八十大壽,親人都全部回來了,每個長輩都給我發了一百的紅包,那時我歡呼雀躍,想一想,有了這麼多錢該幹嘛,後來媽媽叫我給一些給她保管,我給了一半給她,我喜逐顏開的去找小夥伴一起出去玩,後面傳來媽媽和奶奶的聲音說“別玩太久,早點回家”,我“嗯”了一聲,隨後和小夥伴買了玩具,爆竹,很多很多好吃的,我高興的對小夥伴說到“這一年,超級特別開心,我的家人都回來了,哈哈”,這一年我很開心。
又過了不知多久 或許是幾年吧。
這一年很多親人都沒回家,爸爸媽媽給了我幾百塊錢的紅包,而我卻待在家裡看春晚。
熊掌劍魚
不知從何時起,就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年味。年年都是新年,卻一年不如一年
人手一部手機,聚在一起卻相顧無言
我記得小時候,最期盼的就是過年,過年有壓歲錢,能穿新衣服,一起吃年夜飯,放各種花炮。
小時候相信大家都撿過揚洋鞭兒
不知從何時起,卻少了這些熱鬧,即便是和親戚一起吃飯,也都是大多低頭玩著手機,即便是除夕夜看著電視,春晚也是給人一種應付,敷衍的感覺,再也沒有原來好看。
個人感覺有以下幾點
1.人們物質生活提高了,對過年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基本上是一個人一個認識過的沒意思。
2. 生活的節奏感太快,壓力太大。天天都是這個樣子,過年也沒有一點輕鬆,反而能瘦幾斤,沒意思。 現在過年就是下級給上級送禮的節日。沒意思。
3.回家看看父母,走親串友,這些基本上平時都能做到了。 過年就那幾天假期,有走親訪友,幾天下來還要馬上上班。累!比上班還累,沒有自主性。
4.過年要是在人們心中在沒有新的主題出現,我感覺這樣的春節會越來越沒有意思,慢慢的會越來越淡。
年還是那個年,只是再也回不去從前 懷念以前的那些年,除夕夜的春晚,年初一的炮竹,正月十五的花燈,還有家人的陪伴!
洪湖鐵牛哥
這個問題太有感觸,作為80和90後相信每個人都有發現,中國傳統節日越來越沒有原來的氛圍,再也找不到兒時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我們長大了,需要的東西變了,或許是我們周邊的環境太浮躁,需要靜心感受。
兒時過年🧨家裡老人都會提前半個月開始為過年忙碌,買新衣,準備年貨,殺豬宰魚,炸年糕,蒸饅頭等等,足足可以忙大半個月。
大年夜,全家圍坐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餃子,看著春晚,吃個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晚上小孩子興奮的熬夜跨年,好不熱鬧。大年初一,挨家串戶拜年領壓歲錢,走親戚,趕廟會,算是對自己一年辛苦的犒賞和總結,過年帶來的放鬆感和愉悅感都掛在臉上和嘴角了。
而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家鄉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家裡留守老人越來越多,牽掛越來越多。老年人盼過年的理由漸漸變成今年兒女們能回家過年團圓。
生活和緊張工作的壓力下,年輕人對傳統的文化節日觸動越來越淡了。即使過年回家團圓也是帶著心事和工作,真正放鬆的時間越來越少了。與家人真心交流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生活的節奏太快,為了所謂的工作責任,靜下心來的時間太少,陪伴的時間太匆匆。
你現在靜下心來,靜靜聆聽,內心出還是能聽到年的聲音,感受到年的氛圍,它還在我們身邊,只是太久遠,需要我們靜下來傾聽感受罷了。
馬上要過年了,希望大家都可以迴歸自然,可以真實感受到年的意義和年帶來的幸福感。
王漂亮的飯
《過年》
在我國是不把陽曆年叫做年的。只有春節才是年。春節是農耕時代的產物,春節一過,意味著寒冬即將結束,春天就要來臨。一開春,新一輪農業勞作就要開始了。勞作是大人的事,而對孩子們來說,春節就是一個吃好吃的、穿新衣服、有壓歲錢、並且可以痛痛快快玩耍的節日。
記得小的時候特別期盼過年,過了臘月初八,就開始掰著指頭數日子,彷彿一年的幸福和快樂都聚集在春節這幾天。對於我們的期盼,母親總是眉頭緊鎖,父親則從喉嚨深處,長長的、深沉的嘆一口氣(這時,可不能讓奶奶聽見,奶奶聽見父親的嘆氣聲,總要在父親跟前絮叨的)彷彿他們不但不喜歡過年,而且還懼怕過年。那時我感到的迷茫和困惑,現在我完全能夠理解“年關”這個詞所包含的全部意義。
父母之所以對過年感慨良多:一則,過年往往意味著一筆很大的開銷,在那個極度貧苦的年代,拮据的生活尚且讓父母應接不暇,更沒有多餘的精力來應付年關了。二則,父母則嘆息又老去了一歲。我們姐弟四人又長大了一歲,隨著我們一個個上學,各種開支逐漸增多,生活的壓力壓的父母親喘不過氣來。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也叫做小年。母親總是早早的起來,拿出平日裡捨不得吃的白麵,和好面,放在火炕上用棉被裹著發麵,然後照舊一天的勞作。而我們姊妹幾人則期盼著下午快些到來。下午時分,母親揉麵做祭爺坨坨,有時也焙齊刀(一種用面焙的食品,大概是現在各種鍋巴的前身)。奶奶取出香供,上一爐香,在每一個烙好的坨坨饃上,掐下一塊,放在供盤中,燒幾張黃表紙,焚燒完畢,然後虔誠的磕一個頭,在灶王爺神像前祈禱幾句,就算祭灶了。這是最簡單的。比較富庶的人家,則要買來些關東糖供在灶前。煤油燈的火苗一閃一閃的,用剪刀把捻子挑亮,我們圍著奶奶坐著,吃著坨坨饃,聽她老人家講白鹿塬上發生的奇聞異事,和各種鬼怪傳說。父親用小鐵盒點燃一捧鋸末,我們把包穀粒埋在燃著的鋸末裡。“啪”的一聲脆響,包穀粒爆開,兄弟姊妹幾人互相搶著吃,也不顧燙著嘴,遇著沒有爆開的包穀粒時,會把牙齒硌的疼好久。每年祭灶的時候,也是兒時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刻。
過了小年,眨眼間就是年三十了。大人依舊整日的忙碌,至於我們,則整日無憂無慮的玩耍,年三十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彷彿所有的活都要在這一天全部做完。父親帶著我去祭祖,然後貼春聯,掛燈籠。奶奶和母親準備著各種吃食,姐姐也在幫忙。晚上全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奶奶會在餃子中包上硬幣,如果誰吃到包著硬幣的餃子,預示著新的一年中所有的福氣都會集於一身。全家人吃著年夜飯,在鞭炮聲中守歲,守著希望,也守著幸福……
初一的早晨,我們穿著嶄新的衣服,依次給長輩磕頭拜年,祝長輩身體安康。長輩祝福我們健康成長。照例給我們壓歲錢,大多是貳角的紙幣,如果能收到五角的紙幣,那可是要在小夥伴面前吹一年的。
記憶中的年,已經漸漸遠去了。現在的年,早就沒了年味。如今面對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再也不會為食物短缺而發愁,餃子可以天天吃,但是過年的興致早就沒了大半,沒有了過年的樂趣,但這年還是得過下去,為了孩子。我們所懷念的那種過年,現在的孩子不感興趣,他們自有他們的歡樂的年。
時間過得真快呀,年像流水般一年一年的滑了過去。
家住白鹿原
當今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直追歐美,但過快的物質質量提高導致人們的精神文化相對滯後,這就讓很多人感慨,如今過年缺少了過去的期待感,也缺少了過去的氛圍。
這就不得不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一、物質生活條件
據我對近年經濟發展調查,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經濟發展水平開始有了質的改變。過去,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沒有足夠的物質條件,過春節都在老家過,親戚鄰里之間經常出現互贈菜品的方式來完善自家的新年伙食,甚至一大家子人為了籌備過年那幾天的伙食要提前一兩個月開始囤積年貨,上到老人,下到孩童,平時捨不得吃喝,好吃好喝一年到頭都留著逢年過節才去享用。而不是像如今生活條件都很好了,過年可能懶得在家裡做,全家去飯店吃,缺少了家庭的親切感和趣味性。再加上如今生活質量提高了,想吃什麼好吃的隨時都可以去飯店吃或者將食材買回來自己在家做。這是一個物質條件的原因。
二、數字化、金錢化過節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提高,感嘆缺少年味的人一般都是從那個有年味的年代走過來的。形容一下過去過年的氛圍不亞於新郎官娶媳婦鬧洞房。現在逢年過節走親訪友想的是給孩子多少“壓歲錢”,給老人多少“盡孝費”。各種場合,各種群體,互相關注的不再是今年過年我們家多麼幸福而是送了多少收了多少,數字化,金錢化。
三、電子產品發展致節日方式形式化
如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數字電視等3c產品科技感越來越發達,它們的發展固然有一定的積極層面的意義,但在傳統節日傳播途徑上卻流於網絡上,譬如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每年看春晚是過年的必備項目,為了增加收視率與趣味性,近年春晚增加了參與全民搶紅包的環節。這個環節雖然增加了收視率讓人們把眼光都投入在新年節目中,卻算是以利驅之,本來團圓的節日都忙著搶紅包卻是缺少了子女與父母的情感交流。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本來應該是熱鬧的戶外活動,近些年卻是多了很多像登頂大會等搶答題分紅包這類手機軟件,很多人寧願在家裡守著手機答題也不願意受寒風出去活動,這就導致了很多地方大正月街上人卻很少,再加上近年國家倡導保護生態環境禁止放煙花爆竹。安靜又人稀的街道顯得越發淒涼。
道德三一
小時候臨近過年還有半月的時候就已經聽見街上的鞭炮聲了,那就是過年前的預兆,這就是小孩子心裡的年味兒。但是,現在過年連放鞭炮都管制,賣鞭炮的也只有官方有限的渠道,年味兒降了很多。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原因,很多年輕人被手機、平板控制了,一天大部分時間耗在上面,這些內容節目大都和過年沒多少關係,因此,無論是參與度還是注意力都沒有過去的年味了。有的僅僅是春節這個時間節點還在提醒我們過年了。
年味兒越來越淡,人心越來越難被過年凝聚在一起,參與過年的方式越來越多,或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憶,一代人有一代人對過年的理解,他們對年味的感覺也與眾不同,也沒有必要糾結這個問題,經歷過才是美好的。
老景職道
如今的年味大部分都是在手機裡吧,隨著網絡科技的發達,人們大部分在春節期間都是選擇呆在家裡不出門,除了拜年跟出去遊玩,曾經一起嬉戲玩鬧的地方已無多少人踏足至此了,早以前還沒有無線網跟智能手機的時候,宅在家裡還是挺悶的,不少人選擇到學校球場啊,奶茶店,燒烤攤,網吧,只要你一出去還是能看到好幾個熟人,現在時代不同了,只要家裡有無線網就宅在家
客家梅州阿輝
隨著我們年齡越來越大,會發現再也找不到曾經的感覺了。
有人說現在過年沒什麼年味,節奏也快了。我想說的是不是年味沒有了。而是我們已經過了過年最高興的年紀。我們已經不是小孩子,有的已經是孩他爹孩他媽了,現在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我們現在有的只是生活的壓力,生活的酸甜苦辣,生活中的油鹽醬醋茶。
這些都是我們現在思考的問題,而不是像小時候,過年哪個七大姑八大姨給你多少壓歲錢,然後拿著壓歲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因為現在的成年人眼裡,沒有容易兩字
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哦\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9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58d000060b10348d096\
小瑞的365
生活的壓力大,已經讓一部分人對過年有了畏懼感。還有就是網絡已經改變了我們過年的方式!親情與友情,也開始有了變化。房子的故事,借錢的故事,扶人的故事,已經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了畏懼。各顧各的,淡漠了(年),這個不一樣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