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利空來襲,注意減倉

其一,最近一週以來,A股呈現越垃圾漲越好的現象。某吧裡有段子手調侃“感覺上市公司如果想漲的話,就應該抓緊發公告。公告內容就寫:本公司為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已經停滯,過往業務與業績多為編造,銀行貸款到期無法償還,實際控制人失聯多日,大股東股份全部質押且股價遠低於平倉價,請投資者放心投資”。十一月復牌的ST長生,覆盤後上漲反而超過10%。昨日包括ST在內的142只個股漲停,ST股、低價股、殼資源佔據了一大半,股價兩元以下的個股七成漲幅超過3%!其中殼資源與ST板塊一度長期處於漲幅榜前列,這兩大板塊近一週以來成為領漲板塊!但昨日我們看到唐德影視、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影視傳媒板塊大漲,同時自前日起,到昨日,環保工程板塊也出現了連續兩日大漲的格局。這意味著從10月19日引領本輪反彈的券商開始,到殼資源及ST,再到環保工程及傳媒,始終圍繞超跌展開。其中年內跌幅最大的板塊是環保工程,其次是傳媒,券商也位列2015年下半年以來跌幅前十大板塊行列。而昨日兩元以下低價股的全面大漲,大概率或受本輪超跌反彈結束的信號!

其二,四大指數成交總手創階段性新高。其中創業板成交總手創歷史新高,中小板指及深證成指成交總手創出近兩年新高,滬指成交總手創出今年三月底以來新高。我們四大指數近兩年走勢,在陽線異動放量,成交總手明顯創出階段性新高的時候,往往也是指數出現階段性高點的時候,這一現象在近兩年有7成可以得到驗證,指數成交總手在陽線階段顯著新高之後,後市往往伴隨調整。就創業板來說,最典型的如2018 年11月2日陽線成交總手顯著新高,指數最大回撤近3%;2018年10月22日陽線成交總手顯著新高,指數最大回撤近6%;2018年7月14日陽線成交總數顯著新高,指數最大回撤更是高達16%。而大盤指數也有類似的表現。所以短線而言,今日或成為四大指數超跌反彈行情結束的階段性拐點。

其三,昨日盤後發佈的10月金融數據顯著低於市場預期。其中,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僅6970億元,前值13800億,環比腰斬,創近半年新低;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288億,前值22054億,創近27個月新低,不及上月三分之一;10月廣義貨幣增速8%,再跌至年內最低水平;10月狹義貨幣增速2.7%,前值4%,創2014年以來新低。在下半年貨幣政策相比之前整體有所放鬆的背景下,銀行信用擴張卻整體放緩,再次提升市場對於銀行“不敢貸”或“不願貸”的預期,同時也進一步增加市場對於經濟下滑企業生產規模收縮的擔憂情緒。

總體而言,既然引領本輪反彈行情的基本都以超跌反彈為主,那麼我們就不能把超跌反彈當成是反轉看待。或許10月19日展開的本輪超跌反彈,讓大盤2500一線成為了政策底,但市場底究竟在何方,我們通過回顧過往歷史大底不難發現,市場底大部分情況下總是晚於政策底出現的。故而,短線保持一份清醒,短線減倉後等待新的反彈契機再行參與反彈;中線,仍然毫不動搖,積極參與低價、臨近歷史低位、國資背景、所在行業較為穩定的標的,進行個股定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