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死前立下3個毒誓,全部應驗,第三個毒誓太過泯滅人性

竇娥死前立下3個毒誓,全部應驗,第三個毒誓太過泯滅人性

慾望是一種能夠控制人心的東西,從上古時代,人類出現的時候就產生了,無論是佔有慾還是對權利、金錢的慾望等,都能夠控制人的行為,做出各種損人利己的事情。權力越大的人,慾望也就越大,在封建社會,無數貪官的產生就由於此,因此冤假錯案也就不在少數。竇娥冤是一段男女老幼人人知曉的戲曲,被人口相傳了幾百年,而這個戲曲正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

竇娥死前立下3個毒誓,全部應驗,第三個毒誓太過泯滅人性

深受冤枉的委屈,無辜被判的枉死,就這樣發生在一個弱女子身上,在高大的權利與卑微的女子的對比下,激起了了每個百姓的同情心。到了現代竇娥冤不再單純的指那位可憐的女子,成為了每位被冤枉的人的代名詞,在竇娥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令人人嘆息的冤屈呢?關漢卿元代著名的戲曲作家,可以說他成就了竇娥冤,而竇娥冤也成就了他。經過關漢卿對故事的再次創作,這部戲劇就被搬上了舞臺。竇娥一位命途多舛的女子,幼年喪母,早早地被賣去給別人家做童養媳,之後丈夫又因為意外去世,家中只剩下她和年邁的婆婆,瘦弱的肩膀從此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竇娥死前立下3個毒誓,全部應驗,第三個毒誓太過泯滅人性

年輕貌美的寡婦,本就勢單力薄,生活更是給了她重重的一擊,一個名為張驢兒的惡霸,看上了她,除了日日的調戲,更是想要完全霸佔她。竇娥卻是一位貞潔剛烈的女子,她誓死不從的態度徹底惹惱了張驢兒。張驢兒設計想要毒殺婆媳二人,卻在陰差陽錯之間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悲憤之中,他勾結了當地官員,誣告竇娥為殺人犯,竇娥本想誓死否認,但張驢兒以竇娥的婆婆為要挾,使竇娥不得不承認殺人。

竇娥死前立下3個毒誓,全部應驗,第三個毒誓太過泯滅人性

一誓,身死後,鮮血掛滿周圍帷幕,血滴不斷;二誓,炎炎六月,滿天飛雪;三誓,楚州大旱,三年不去。臨死前,竇娥發下這三道誓言,不僅是對自己內心委屈與憤懣的抒發,更是竇娥對現世的詛咒。前面兩個毒誓,可以說是,竇娥對於上位者的仇恨,最後一個毒誓卻是竇娥對於楚州所有百姓的恨,她恨他們的不作為,恨他們的軟弱無能,但當時普通百姓也對這些無能為力,所以這個毒誓實在是太過泯滅人性。

竇娥死前立下3個毒誓,全部應驗,第三個毒誓太過泯滅人性

果然,竇娥死後,她的誓言一一實現,鮮血漫漫,六月飛雪,三年大旱,這使得所有的百姓明瞭竇娥的冤屈,也引起當時判案官員的恐慌。當然,現實生活中並不可能發生這種違反自然原則的事情。這是關漢卿通過誇張的手法放大了竇娥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他想反映的是當時專制獨權對普通老百姓的壓迫,在無限放大的權利下,老百姓哭訴無門,只能任人擺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