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寶寶耳朵有個小洞,媽媽好奇的捏了幾下,被醫生罵無知


剛出生的寶寶耳朵有個小洞,媽媽好奇的捏了幾下,被醫生罵無知


這個剛出生的寶寶,

耳朵上面竟有一個小洞,

媽媽是個新手,很多地方都不懂,

看到這個小洞後,媽媽覺得很新奇,

於是就用手捏了幾下,

可是沒想到的是,

當天晚上,

耳朵的小洞處就發炎變紅腫了。


剛出生的寶寶耳朵有個小洞,媽媽好奇的捏了幾下,被醫生罵無知


醫生來檢查後,說媽媽太無知了,

這個小洞叫耳前瘻管,

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發育畸形,

是不可以隨意擠壓的,

由於媽媽的處置不當,

導致了發炎,需要進行手術醫治。


剛出生的寶寶耳朵有個小洞,媽媽好奇的捏了幾下,被醫生罵無知


這個“小洞”

老一輩的人把它叫做“倉眼”,

認為有這個小洞的孩子是

“富貴命”,將來吃穿不愁。

也有人叫它“聰明孔”,

認為這個孩子以後會很聰明。

剛出生的寶寶耳朵有個小洞,媽媽好奇的捏了幾下,被醫生罵無知


願望是美好的

實際上

這個小洞真正的名字叫“耳前瘻管”,

是一種先天畸形!

很多人成年後仍然有↓↓↓


剛出生的寶寶耳朵有個小洞,媽媽好奇的捏了幾下,被醫生罵無知


“富貴孔”是怎麼形成的?

“富貴孔”在醫學上稱之為耳前瘻管。

在胚胎髮育期,發育成耳廓的第一、二鰓弓的耳廓原基在發育過程中閉合不完全所致,是一種先天畸形。

說簡單點,就是胚胎時期耳朵上應該閉合的地方沒有閉合好,留下了小孔。而這個小孔,正通向你未知的顱內。


剛出生的寶寶耳朵有個小洞,媽媽好奇的捏了幾下,被醫生罵無知


耳前瘻管有明顯的遺傳傾向,而且男女發病比例約4:1。

感染一次,就會反覆發作

一部分有耳前瘻管的人,平時沒有任何不適感。但一旦發生感染一次,今後就會反覆發作!

在急性發炎時,要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局部熱敷。如已形成膿腫,需到醫院手術切開引流。待感染控制後,進行瘻管切除術,避免反覆感染。

如果不切除瘻管,很可能造成瘢痕粘連,最終形成膿瘻和瘢痕,嚴重的還可造成耳廓畸形!

醫生提醒

1、耳前瘻管的人一定不要揉,不要用手去擠壓;

2、要保持局部清潔。洗臉的時候,記得用清水洗洗耳朵前後;

3、保持耳部乾燥。如果耳朵周圍有水,用棉籤擦拭就可以;

4、發癢了及時看醫生。

所以,這個耳前瘻管

跟“富貴命”

真沒多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