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現役的主要軍用運輸機


C-5“銀河”,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大型戰略軍用運輸機,也是美國空軍現役最大的戰略運輸機,它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運載超大規格的貨物並在相對較短的距離裡起飛和降落。地面工作人員可以同時在C-5的前後艙門進行裝載和卸載。

C-17“環球霸王III”,是美國麥道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生產的戰略軍用運輸機,是同時具備戰略戰術空運能力於一身的短場起降軍用運輸機,除美國空軍裝備了C-17外,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威特、印度和北約重型空運聯隊也有列裝。

C-130大力神運輸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所研發生產的中型戰術運輸機,是美國最成功、最長壽和生產最多的現役運輸機,在美國戰術空運力量中佔有核心的地位,同時也是美戰略空運中重要的輔助力量。現在是許多國家的重要空軍戰術運輸機,目前有40多個型號在60多個國家服役。


伊爾-76,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四發動機大型運輸機。在蘇聯、東歐地區、亞洲和非洲也有廣泛使用。原本的設計為軍用運輸機,但是在蘇聯解體後也有大量用作民航用途。而它的北約稱號為Candid。

安-124運輸機,是一種由前蘇聯的安託諾夫設計局研製的遠程戰略運輸機,主要用於運輸坦克及戰機。它於1982年首飛,並於1986年開始裝備部隊,面世時為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飛機。至1995年為止,共生產了56架此類型飛機。

運-8運輸機,是由陝西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中程中型多用途運輸機,源自對俄製安-12b四發渦槳運輸機的測繪仿製,是當時中國研製成投入使用的最大的運輸機。陝飛對運8進行了一系列改進改型,先後研製成多種運8專業機型,除了軍用型還有民用型。運8曾出口到斯里蘭卡、蘇丹、緬甸、伊朗、坦桑尼亞等國。


運-9是由陝西飛機工業有限公司開發中的中型中程多用途運輸機,載重為20噸級,與美國的C-130J類似。陝飛生產的運-8飛機自1975年首飛上天以來,作為中國國產的唯一中程中型運輸機,已經研製了近30種改型。運-9將改變這一歷史。目前已完成了運-9的方案論證和概念定義。

運-20,代號鯤鵬,是由中國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研發的重型軍用運輸機,為目前中國最大型的自主研製軍用飛機。西飛負責包括總裝在內的大部分製造事務,沈飛、成飛、陝飛、哈飛及上飛也有參與部件。運20參考了C-17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氣動外形採用常規佈局,機翼為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無翼梢小翼,並加入了超臨界機翼設計。

C-1運輸機由日本川崎重工製造,供應航空自衛隊使用。1960年代初期空自運輸機逐漸老朽,美國供應的C-46運輸機已經不符使用,日本自研的YS-11客機改裝潛力不足,自衛隊在當時計劃引進新型運輸機,代號C-X。1969年夏季,CX-1原型機開始在川崎重工岐阜工廠組裝,1970年8月原型機出廠,同年11月首飛成功。


空中客車A400M是一款四渦輪旋槳發動機飛機,由空中客車所設計,用以滿足歐洲國家對軍用運輸機的需求,它兼顧了戰略與戰術運輸機的性能與成本。自計劃正式執行以來,計有南非,智利及馬來西亞等三個歐洲以外的國家訂購。該項目是歐洲最大的軍事合作項目,法國、德國、英國、西班牙等7個歐洲國家投入了近200億歐元的研發資金。

Alenia的G.222為一種中型短場起降軍用運輸機。原本是為滿足北約的要求而研發,但最初只有意大利一個北約成員國採用此機。但是該機架構在1990年代與美國廠商合作改良,成為C-27J斯巴達人運輸機,並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

KC-390是巴西研發的一種中型,雙發渦扇軍用運輸機。也可作為空中加油機與受油機。2006年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開始研究C-130級別的運輸機的可行性。2007年4月正式對外公開研製代號為"C-390"。2009年4月14日,獲得了15億美元的研發合同以製造兩架原型機。2011年巴黎航展,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宣佈啟動KC-390民用加長版,預計2018年交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