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美國還是中俄?杜特爾特剛說了心裡話,恐怕華盛頓要不高興了

選美國還是中俄?杜特爾特剛說了心裡話,恐怕華盛頓要不高興了

據東博社1月30日報道,杜特爾特表示菲律賓決不能被束縛,不會與中俄締結軍事聯盟。但是他下一句話更有分量,那就是“不要菲律賓被任何人束縛,包括美國人”,此話的潛臺詞就是美國過去一直試圖束縛菲律賓,但是現在菲律賓不幹了!

杜特爾特這一番表態,雖然以中俄為開頭,但實際上完全是針對美國。正如他所提到的,中俄從來就沒有想在菲律賓建設軍事基地,反而是美國,其利用菲律賓當跳板染指南海事宜的心思已經是路人皆知。在阿基諾三世時期,菲律賓方面甚至不惜出賣國家主權,邀請美國駐軍菲律賓;而美國方面則多次與菲律賓進行聯合軍演,在阿基諾政府的幫助下在南海不斷興風作浪。

利用南海的地區問題來制約中國,是美國慣用的手段。然而隨著形勢發展,這一策略越發難以執行了。美國要利用南海制約中國,少不了地區國家的配合。菲律賓之前曾扮演為美國搖旗吶喊、衝鋒在前的角色,只不過在杜特爾特上臺之後一切都變了。

杜特爾特與阿基諾三世不一樣,後者是極端親美且主張對抗中國的人士,前者則理智得多,同時是一個極具獨立精神的愛國領導人。杜特爾特很明白,美國的目的就是藉助菲律賓在內的南海國家制造緊張氣息,為自己在南海的軍事存在找支點。菲律賓之前試圖依靠美國實力為自己奪取利益的想法,根本就沒有可能實現——

一方面,美國的目的根本不是為菲律賓火中取栗,就是希望菲律賓當炮灰。這方面有例子,美國就是這樣用烏克蘭去對付俄羅斯的,烏克蘭現在情況怎麼樣。世人皆知。

另一方面,與強大的鄰居作對也缺少勝算。菲律賓之前無視中國善意,在黃巖島等區域進行挑釁後,中國則加強了對這些區域的控制。另外,僅僅是增加對進口水果的檢查,菲律賓的水果出口乃至經濟都遭受了一次打擊。

從根本上說,美國無論是重返亞太政策,還是南海政策,都限於軍事上的重返和存在。而在各國最關心的經濟方面,美國沒有意願也沒有實力改變。菲律賓、越南等國家應該可以輕鬆感受到,中國才是地區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比站在對立面搞遏制要有利得多。

這一次,杜特爾特的表態無疑是對美國的再一次提醒,不要指望把菲律賓拉上美國的戰車,讓菲律賓衝上去為美國當過河小卒。事實上,杜特爾特這樣的決定極為明智。像菲律賓這樣的小國,面對大國之間衝突時最好是不要參與,凡是試圖在大國棋局中利用矛盾獲取利益的小國,最後通常不會有好下場。

過去,菲律賓和其他南海國家被美國糊弄,吃盡了苦頭;現在都已經清醒過來了,美國人還想忽悠他們衝上去挑釁中國,怕是很難如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