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為何要進攻蘇聯?目的並非為了領土,而是無奈之舉

今天繼續來跟大家扒二戰。很次我看這段歷史時,都非常質疑德國進攻蘇聯的時機與動機,畢竟兩家早就已經結盟,而且當時德國並沒有降服英國,為何要在這麼不恰當的時機跟蘇聯這個龐然大物突然開戰?讓自己多面受敵。有人說是德國當時已經狂妄至極,並沒有把蘇聯放在眼裡。也有人說是為了爭取雅利安人的生存空間與更高的戰略價值。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二戰德國為何要進攻蘇聯?目的並非為了領土,而是無奈之舉

1940年開始,德軍戰爭機器的資源匱乏問題日漸嚴重,投入戰場的機械化部隊數量很不穩定。在發現這個現象後,我突然隱約感覺到了事情的真相,我以前從來沒有從這個切入點去想這個問題。

我們站在資源的角度來看一下當時的局面。先說美國,美國當時石油產額佔到世界的70%左右,蘇聯同樣也有著大量的石油資源。所以當時很多國家都非常想搞好與美國還有蘇聯之間的關係,這裡面當然也包括德國。

二戰德國為何要進攻蘇聯?目的並非為了領土,而是無奈之舉

但是反觀軸心國,無論是德國、意大利、日本幾乎都沒有自產石油的能力。那麼這些機械化部隊不燒石油能用什麼資源代替了?答案是:沒有!再加上後來美軍參戰,軸心國方面就更別想順利地擁有石油資源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事實上,德國在一戰後就不斷地嘗試合成油,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將煤轉換成類似石油功能的技術,迫切地想要彌補國內無油可用的窘境,可後來也證明,想做到真的很難。德國當時雖然有領先世界的優良技術,但有60%石油需要從美國與蘇聯進口,要知道,這還是在沒有開戰的時候。

二戰德國為何要進攻蘇聯?目的並非為了領土,而是無奈之舉

德軍雖然十分善戰,效率也是相當高,可是隨著佔領的地區越來越多,軍隊規模越來越大,原先預算的資源可不止要滿足自己的軍隊,還有剛剛征服的國家地區啊。隨著情況的惡化,德國的經濟部長開始不停警告希特勒,民間能源資源已經快消耗殆盡。1941年空軍總司令戈林也發現陸軍的能源消耗只能再維持兩個月了!德軍一些部隊甚至接到了“去機動化”的命令。

二戰德國為何要進攻蘇聯?目的並非為了領土,而是無奈之舉

這樣下去,德國納粹的夢想肯定是要破滅的,於是,希特勒百般無奈之下,只有在應付強大英國的同時向東方廣大沃土吸取資源,特別是高加索地區的油田。據說當時德軍向蘇聯進攻時,蘇聯軍隊將情況報告給斯大林,他根本都不相信納粹盟友會向自己進攻,整個人屬於懵圈狀態。

二戰德國為何要進攻蘇聯?目的並非為了領土,而是無奈之舉

對於德軍的這一舉動,仔細看來真的是沒有後路的最後一招了,對蘇聯的戰爭完全就是在跟時間賽跑,如果沒有長期的石油供給,德軍其餘的戰線必然逐漸崩潰。

對於這次二戰歷史的巨大轉折,不知道各位朋友是怎麼看待的?請在留言區討論哦!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助轉發、點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