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告訴我們要放下,世人苦惱放不下,老和尚一杯開水解決了問題

佛教中,佛祖經常教導我們要放下,可是世人卻執迷不悟,不願放下,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放下。

佛祖告訴我們要放下,世人苦惱放不下,老和尚一杯開水解決了問題

曾經有一位苦者對老和尚說:“我放不下一些人,放不下一些事。”

老和尚告訴他:“沒有什麼東西是放不下的。”

苦者嘆了口氣:“這些人和事,我偏偏就是放不下呀!”

老和尚看他執迷不悟,就讓他拿著一個茶杯。

然後往茶杯裡面倒開水,一直倒到水溢出來了。

苦者手被燙到了,馬上鬆開了手。

老和尚說:“你看,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了。”

我們之所以苦惱,是因為我們有所求,我們之所以放不下,是因為我們還有所期待,期許會有所改變。這些苦惱也沒有痛到讓我們撒手放下,等到觸及底線了,比如遭受重大打擊、失去所有、死亡擦肩而過等等,有些人就能頓悟,看開了,看淡了,也就放下了。

佛祖告訴我們要放下,世人苦惱放不下,老和尚一杯開水解決了問題

佛教中講放下,並不是讓你放棄或者忘記,而是心裡要放下,不要放在心上時時掛念。生活中的煩惱,能解決的,就把精力放在想辦法解決上,把問題解決了自然就沒有煩惱了,不能解決的,整天想來想去又有什麼用,只是徒增苦惱,把自己困住了。

《心經》有云,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佛教講,看破、放下、自在。放下,不是放下責任,不是放棄親人,不是忘記過去。這種“放下”其實是逃避,是無法解脫出來得到自在的,佛法所講的自在,是俯仰無愧、身心朗朗的真自在、大自在!

佛祖告訴我們要放下,世人苦惱放不下,老和尚一杯開水解決了問題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印度有一位得備四禪、具足五通的梵志叫做迦羅,他很善於講經,常常感動得天龍八部和閻羅王都來聽他說法,有一次閻羅王聽了之後很傷心的告訴他,七天後,他將要命終,因為在壽終時,起了嗔恚恨的念頭,死後要墮入地獄。梵志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香山的善神就指點他去請教釋迦牟尼佛,於是梵志雙手拿了兩棵樹去拜見佛祖。

佛祖看到他就說:“放下放下!”

梵志很聽話的放下了右手的梧桐樹。

佛祖又說:“放下放下!”

梵志於是放下了左手的合歡樹。

佛祖再次說道:“放下放下!”

梵志不解地說:“我只有兩棵樹,都在您左右,現在已經兩手空空,還要放下什麼呢?”

佛祖告訴他:“我並不是要你放下手中的東西,而是要你將你的全部執著,統統放下。”

放下,是要你放下對一切的執著,而不是放下一切。放下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困難,當你明白飯夠吃、衣夠穿、錢夠花,不再執著於追求更高的地位、更多的錢財時,你就會發現生活少了很多苦惱,你一樣可以吃飯、逛街、賺錢,只是不必再把自己逼得這麼累。佛經上說:如何向上,唯有放下。放得下,才能卸去身上的束縛,讓生命的旅途更為輕鬆、自在。

《金剛經》有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放下執著,你就自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