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以上的生鮮電商都在虧損,原因竟然出在這裡!

90%以上的生鮮電商都在虧損,原因竟然出在這裡!

90%以上的生鮮電商都在虧損

美國的Webvan是生鮮電商的一個傳奇同時也是悲劇。它成立於互聯網剛剛興起之時,當時網購概念還處於萌芽狀態,Webvan希望抓住互聯網流量紅利實現快速增長,於是快速跑馬圈地成了發展主線。從1997年成立伊始就似火箭發射式成長,初期便斬獲高盛、紅杉、軟銀、雅虎1.2億美元投資,風光一時後最終在2001年3月宣佈破產。簡單梳理一下Webvan花1.2億美元得出的經驗教訓:由於快速進入大量城市,單個城市的訂單密度無法覆蓋成本,距離盈虧平衡點還非常遙遠,持續虧損拖垮了Webvan。

因此從這一點而言,生鮮電商切入低價格帶的模式再加上宅配成本,對比線下零售巨頭,沒有優勢可言。即便電商不受貨架和商品供給限制,收入規模理論可以做到無限大,但從盈利角度來看,這筆賬並不划算。所以歐美髮展至今的生鮮電商,基本是深耕某一區域,再漸進式跨區域擴張。限制配送半徑,在某一區域達到一定的訂單密度,來覆蓋宅配成本。

90%以上的生鮮電商都在虧損,原因竟然出在這裡!

國內的生鮮電商賽道里從來都不缺新選手,但能夠成功的寥寥無幾。生鮮電商的難做有目共睹。根據2016年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發佈的數據顯示,在全國4 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只有1%實現了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則是鉅額虧損。生鮮電商的倒閉潮一波接一波,可謂觸目驚心。然而,生鮮高頻、剛需、高毛利、電商滲透率低的特點,都在持續吸引著資本市場對這個行業的追逐。

生鮮的難度在於鏈條太長,從採購到總倉、前置倉再到配送、售後,物理環節會造成非常多的損耗。生鮮電商從非標準化屬性開始,需要解決產品易腐易損、客單價低、保質期短等難題,這又需要在技術、效率以及模式等方面輸出複合的解決方案。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生鮮市場都處於高速成長期。

90%以上的生鮮電商都在虧損,原因竟然出在這裡!

生鮮品類需要有線下體驗,純線上經營並不能滿足現有消費者的需求。線下經營並不是單純經營一家實體店,對商品結構、業態組織也要有創新,特別是要對用戶體驗進行創新,包括與用戶的互動方式以及結算方式。圍繞消費需求來看零售要素,它就是一個全場景的消費體驗。新零售很有可能就是線上加線下生鮮的破局點。

零售業和餐飲業跨界融合

忽如一夜春風來,在2017年的新零售風暴裡,“超市+餐飲”模式站在了此次創新突破的風口浪尖,無論是傳統零售商還是零售電商,均對此概念青睞有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意大利的Eataly和美國的全食超市。

90%以上的生鮮電商都在虧損,原因竟然出在這裡!

第一家Eataly超市餐廳於2007年在意大利都靈開張,並逐步擴展到歐洲、美洲及亞洲,帶給眾多中國零售者極大的震撼,也由此堅定了實行“超市+餐飲”模式的信心。

《紐約時報》評價Eataly:“這是一個集合了歐洲集市、全食超市、高端美食廣場以及新型學習中心的超級商店。”Eataly的第一個核心標籤其實是“Italy”(意大利)。也就是說,“意大利”元素才是人們選擇它的緣由,不論是比薩還是提拉米蘇,都能在Eataly找到正宗的意大利體驗。Eataly的第二個核心標籤是“集市”,集市的意義在於氛圍、溝通、發現、學習,是一個超級體驗場景。

全食超市售賣的食品已經成為美國消費者公認的安全健康好食物。全食超市不僅商品品類全、營養全,服務也很全。這裡的快餐食品和餐飲區非常紅火,兩者的完美結合滿足了都市白領高品質快速餐飲的需求。

快餐食品與方便食品不同,它主要是指與快餐店提供的成品飯菜相類似的一些食品。全食的顧客按照在自選商場購物的習慣,自己挑選並搭配出一頓簡單的快餐,結賬之後還可以在店內就餐區裡享用。快餐食品既有主食也有副食,以副食為主。副食包括沙拉、熱菜、甜品、湯等,主食有面包、麵條、比薩、壽司等,有的超市還提供奶酪、咖啡等食品。除此之外,全食還將星巴克等品牌餐飲與快餐區融為一體,以滿足不同顧客的美食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