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365」“好護士長”劉嫣媚:溫柔“媽媽”,病童的守護天使

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住院的病童有位共同的溫柔“媽媽”,她就是兒科護士長劉嫣媚。工作27年來,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為了病童的安危經常加班加點,隨時待命。劉嫣媚對所有的孩子都視如己出,呵護備至;她還積極鏈接社會資源,為白血病患兒籌善款;在院內組織開展第三課堂,讓孩子們在醫院也能“上學”,深得家長和孩子的喜愛和信賴。

「好人365」“好护士长”刘嫣媚:温柔“妈妈”,病童的守护天使

心繫病童安危 全天隨時待命

焦慮的家長、哭泣的孩子,每天人來人往,這是醫院兒科的日常,也是劉嫣媚再熟悉不過的工作場景。如今,她已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27年。回憶起剛踏入兒科時的情形,劉嫣媚頗為感慨:“剛來時聽到一片哭聲很惆悵,想著同期同學都分到骨科、呼吸科、護理部,覺得他們的工作可能會輕鬆些。”但是,隨著工作的深入,她在與患兒的相處中被他們的天真爛漫所感染,意識到這份工作的美好和使命,她便堅持了下來。

多年來,劉嫣媚養成了手機24小時開機、深夜淺睡隨時待命的習慣。即便忙碌一天踏著星光回家,一旦有緊急電話打來,她又立刻進入工作狀態。

某天凌晨3點多,當所有人還在睡夢中時,劉嫣媚的電話突然響起。醫院告知有一名早產的新生兒在搶救,血管穿刺困難,情況危急,需要她回院參與搶救。劉嫣媚沒有絲毫猶豫,立馬出門趕往醫院。

由於科室情況的不確定性,加班成為劉嫣媚的工作常態,經常晚餐與消夜一起吃。有一年的年廿九,晚上10點多,一名從深圳到廣州求醫的白血病患兒家屬打電話告訴她孩子的PICC管漏水了,當地醫院沒條件處理,要回廣醫一院,正從深圳趕來。本來早已計劃好第二天帶老人回鄉過年的劉嫣媚,毅然獨自回醫院等候孩子的到來。當她幫患兒修剪完導管已是次日的凌晨3點。孩子的父母終於放下心來,感激地握住她的手,連連表示感謝。

「好人365」“好护士长”刘嫣媚:温柔“妈妈”,病童的守护天使

劉嫣媚(粉紅衣服者)和同事一起耐心地給患兒檢查。

耐心對待患兒 愛心籌集善款

對於長期住院的患兒來說,每天打針是最痛苦的事,反覆靜脈穿刺疼痛不已,尤其是那些需要化療的患兒,更加痛苦。為了能減少穿刺次數及因長期靜脈輸液治療帶來的血管損害、疼痛與併發症,劉嫣媚堅持為患兒開展B超引導下PICC置管技術。要成功置管,既需熟練的技藝,又要有精細的構思,劉嫣媚根據患兒不同的年齡,視其配合程度,穩拿探頭,手眼協調,穩而準地進行穿刺。為此,她還用心鑽研,創新發明了獲得國家專利的兒童防拔管手套。

由於長期跟孩子們相處,溫柔細心的劉嫣媚深得孩子們的喜愛,她身後總是有幾名“小跟班”,孩子們信任她、依賴她。此前,有一名孩子每次輸液扎針都會哭泣,一看到劉嫣媚過來,很快就不再哭鬧。2016年,一名叫皓峻的病童在使用化療藥後出現了嚴重的黏膜損傷,頭面部、口腔、全身皮膚嚴重脫落,痛苦地躺在床上喘氣。但當小皓峻看到劉嫣媚來巡房時,馬上喘著粗氣說:“護長,峻峻乖,峻峻聽話。”看到孩子流淚,劉嫣媚心疼不已。

皓峻的媽媽因再無力承擔醫療費,也是淚流滿面。劉嫣媚得知後,馬上跑回護士站,號召護士們捐款。她還聯繫眾籌平臺,當天傍晚就發起籌款呼籲。

據瞭解,為了讓醫院患兒得到院外社會資源的支持,提供綜合全面的服務,劉嫣媚牽頭引入白血病治療基金、小天使、愛蕾基金,偉博基金、碧心基金、輕鬆籌等公益基金8家,共籌得善款1716109元,幫助133人渡過困難。

「好人365」“好护士长”刘嫣媚:温柔“妈妈”,病童的守护天使

在工作中,劉嫣媚對所有孩子都視如己出,呵護備至。

開展“第三課堂” 讓患兒能“上學”

有小夥伴玩耍、能夠讀書學知識,這些最簡單的需求對於生病的孩子來說卻是奢望。劉嫣媚在工作過程中發現,患兒住院時往往落下了學業,他們迫切希望能與正常的孩子一樣學習。為此,劉嫣媚竭力聯繫社工、義工,為孩子們開展活動和第三課堂,讓孩子們在院內也能“上學”。

在劉嫣媚的牽頭下,廣醫一院兒科引入了啟智、金絲帶、碧心等志願服務團隊,帶動全體醫護聯動義工團體,為孩子們帶來豐富的活動。每週孩子們有“快樂星期四”活動,每月有科普健康講座,每季度還有熱鬧的生日會。每逢節日,她還組織志願者們為血液病患兒送去祝福和派發節日禮物。“快樂六一”“幸福中秋”等都是小朋友們企盼的日子,血液病區也成了患兒及家屬溫馨歡快的樂園。目前,這些志願項目共計服務了1030名患兒。

此外,劉嫣媚還利用兒童好奇的心理,將洗手、刷牙等編成兒歌寓教於樂、言傳身教。每年,她組織舉辦患兒洗手比賽、牙醫角色體驗等活動,讓患兒既能自覺養成良好的習慣,也能體驗當醫生,讓他們在歡樂中暫時忘卻病痛的煩惱。一些康復出院的孩子,有時還會回醫院跟劉嫣媚打招呼,感謝她的陪伴和呵護。

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其病情的變化時刻牽動著家長的心。為了加強與患兒家屬的溝通,劉嫣媚建立了血液兒科家長護理交流會以及“攜手同心”醫護家長微信群,動態跟進院外血液病兒童的日常護理及PICC帶管院外的護理情況,耐心地為家長解答各種問題。“通過微信,孩子出現緊急情況可隨時瞭解,也能方便入院安排,有計劃性地入院,縮短患兒等候的時間。”劉嫣媚說。

日復一日,轉眼27年過去,劉嫣媚如“天使”般一直默默守護患兒。每有一個孩子健康出院,對她來說便是莫大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