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意识到,你的很多选择其实是被广告忽悠了!

有没有意识到,你的很多选择其实是被广告忽悠了!

故事1:

我朋友的一个饭友,名字叫小良,不抽烟,不喝酒,生活中没有什么大的不良嗜好。但唯独一点,就是喜欢喝凉茶。我们每次去他家,经常看到客厅的角落里放着一箱或几箱红罐凉茶。

有一次,我好奇心太重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喝凉茶?他给我了一个很直接的理由:因为我很容易上火。

后来听我朋友讲,小良是个程序员,平时爱加班熬夜,不加班的时候也会熬夜打打游戏。一熬夜,他就觉得自己要上火了,马上就来一罐凉茶喝喝。

平时吃饭爱吃火锅,一吃火锅就觉得自己上火了,凉茶更是必不可少。平时生活中但凡吃饭有点辣椒的、煎的炸的,哪怕是跟朋友去趟肯德基麦当劳,他从餐厅出来就会直奔超市去买罐凉茶喝。

凉茶从岭南地区发源,进而流传至全中国。凉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清热去火。这也是很多人对凉茶的第一印象,那就是降火。再加上某某两位罐装凉茶广告商铺天盖地的鼓吹,“怕上火,喝凉茶”的概念特别的深入人心。

如果你理性的分析一下,就发现这其中的问题。

其一,中医的理论,要辨证论治,因人因体因环境而异。上火有很多种,中医理论将之分为:心火、肝火、胃火、肺火、肾火五大种类,涵盖人体心肝脾胃肾所有器官,不同区域上火有对应的症状,也有对应的治疗方式。一种简单的凉茶配方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乱喝只能物极必反。

其二,古代传下来的凉茶都是由各种中草药熬制的味道微苦的液体,但你发现现在的罐装凉茶其实都是有很大的甜味。这都是为了适应消费者口味加了一些甜味剂改良的。糖喝多了,岂不是和所谓的碳酸饮料一样,没有什么好处么。

其三,罐装凉茶中一般都会有“白砂糖、蛋花、夏枯草”之类成分。其中,蛋花,指的是夹竹桃科有毒植物缅栀的花,而夏枯草,作为凉茶的主要成分,其实是一种有毒植物。它能够抑制机体免疫系统,而且对肝脏有害。

故事2:

我有一个女同事,她有一个老家的表妹叫菊子。菊子生活在一个四线城市,家庭条件也挺不错的,有车有房,做点家族小生意。

后来菊子结婚了,再后来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菊子全家人都很高兴,又摆宴席又唱戏的,对这孩子是百般的疼爱,恨不得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他吃。

但是当菊子要为孩子挑奶粉的时候犯了难,她发现超市里什么奶粉牌子都有,有国内的也有听上去像国外的。菊子没读过太多书,但她信广告,她看到有一款号称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时,就掏钱买了几罐,价格可不便宜。而且她听身边的朋友妈妈都说这个牌子的奶粉不错,针对中国儿童特别研发的。

后来我的这位女同事碰巧回老家,就问菊子,孩子吃什么奶粉。菊子就说了,然后女同事就说为啥不吃国外海淘的那些牌子啊,奶粉最重要的就是奶源和生产方式的健康安全。但菊子不信这个,她还是信广告中说的要找到适合宝宝体质的奶粉。

女同事后来说了三个理性的分析理由,菊子听了摸摸头也没改变选择。

第一,人的体质问题就像基因一样,是一个非常高深的、科学化的学问。在中国,这些奶粉企业获取的数据最多也就是中国儿童生活偏好的基础数据。根本无法从一些简单数据来判断体质,更无法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有效匹配的奶粉配方。所谓更适合,只不过是一种噱头罢了。

第二,中国很多企业的奶粉奶源其实和国际奶粉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奶牛的生长环境和取奶方式。在生长环境上,从空气、水源和植物本身的质量来说,国内还是无法和欧洲、新西兰等国家相比,这是实情。而在取奶方式上,国外更讲究保护动物,有计划的、不过度挤奶。国内从一头奶牛上挤奶的频率则更高,很容易导致奶牛乳腺炎症,影响奶的品质。

第三,有很多中国企业奶粉生产的奶源其实都是国外进口的,但卖的价格却比某些海淘的国外知名品牌贵上一两倍。

那我们看看为啥中国人这么容易被广告忽悠呢?

精神麻木的人群还是占据主流。

自鲁迅《藤野先生》中所描述的麻木的中国人以来,麻木一直在人群思想中没有消除,而是转换到了其他的表现形式。这些人群很喜欢随波逐流,周围的人怎么样,他们就跟着干,尽量不要提出反对意见,尽量不要做出不同选择。麻木导致了他们很容易被广告影响,影响的不仅他一人,还有他这个阶层的一批人。

不喜欢获取繁琐的信息。

一句广告语很简单,他们很容易接受。但如果是长篇大论又或者超出他们理解范围的科学知识,他们就不愿意深究和接受。懒得找这些麻烦。

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买个东西还要费这么大劲,动这么多脑子,很累。

自尊心太强,爱面子。

当自己的选择受到不同意见的时候,他们不是选择想一想,而是立刻很抗拒,不会听别人的。他们就觉得他们是对的。

中国品牌的发展有点从一个坑跳入另外一个坑的感觉,太喜欢用广告来影响人的意识了,甚至是抢占人的心智。大家看一看周围的环境,做食品的、做电器的、做饮料的、做手机的、做互联网的,到处都是他们的广告。网上追捧的、流行的也是一些广告文案的技巧手法。

这样说并不是不让大家不注重广告,而是要更注重产品。为什么很多人海淘,很多人崇洋媚外。有人穿了特步、361度会觉得土,穿了耐克、阿迪达斯就觉得时髦,有一定广告成分在,但本质上还是产品。

我们期待崛起的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而不是中国广告。

最后还是希望各位消费者更清醒一点,不要这么容易被忽悠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一个人思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