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也追星?快打開龍崗教育電臺,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國廣大教師

爭做“四有好老師”的號召

結合龍崗區師德師風提升年主題活動

龍崗區教育局開展了

“我身邊的好老師”徵文和演講比賽

老師與老師,演講者與偶像

他們之間有著什麼樣動人的故事?

快來打開“龍崗教育電臺”頻道

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老師也追星?快打開龍崗教育電臺,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因為熱愛,所以閃光》

孫紅,新亞洲學校歷史教師。曾榮獲廣東省歷史與社會說課比賽一等獎,深圳市思想品德說課一等獎等獎項。從教十年來,獲評為深圳市優秀教師,龍崗區優秀教師,坪山新區優秀教師等榮譽。

  • TA心中的好老師:關順由

關順由,新亞洲學校英語教師。2010年3月,赴隴南參加援建工作。2011年作為大運種子講師團成員培訓大運會志願者並任龍崗足球場館的技術官員服務主管。獲評為深圳第26屆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龍崗區教育系統大運工作“文明之星” ,“隴南市榮譽市民”, “深圳對口支援隴南災後重建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被評為龍崗區優秀教師,參加教學設計、命題競賽、教學基本功比賽等多次獲得區級、市級以上獎勵。

《三十芳華寫冰心》

她,二十六年如一日,矢志不渝,愛滿校園,情注教壇;她,崇高的師德和慈母般的愛心早已植入了每位孩子的心田,她,就是見證飛速前進的龍崗教育,與龍崗教育共同成長的薛冰老師。

她所帶的班級學風班風優秀,教學成績優異;她屢次被評為街道、區“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

愛潤童心細無聲

1993年,改革開放前期的深圳,並不似現在那麼令人嚮往。那時的龍崗,也不似如今繁華,交通閉塞,環境惡劣,很多老師都不願去。但是,薛老師義無返顧地走上了龍崗鄉村小學講壇,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古人言,十年磨一劍,但是,薛老師用畢生年華耕耘著這片教育的熱土。她,從踏上講臺的第一天開始,就以一顆赤誠的敬業心和事業心迎接她的教育生涯。不管從事學校何項科目,何項工作,她都兢兢業業,精益求精。

她尤其令人欽佩的是,在許多人看來瑣碎繁雜的班主任工作,她足足從事了二十餘載,而且年年成績優秀。好些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的班主任能是薛老師,自己孩子的課能讓薛老師上。在這期間,還有許多在別人看來行為糟糕甚至連家長也覺得無可奈何的學生,都被她的愛心所感化,被她“苦口婆心”的教育,被她“踏破鐵鞋”的登門家訪,被她“用心良苦”的營造和諧差生人際環境所“改造”。

曾經有一個二年級的小男孩生性頑劣,上課不是無精打采就是擾亂課堂,下課不是追跑打鬧就是惹是生非,作業不是一塌糊塗就是一紙空白……總而言之,人人談而鬱悶,家長更是焦頭爛額,甚至揚言要任其“自生自滅”。但是到了薛老師班上,她沒有半點嫌棄,反而傾注的是更多關愛,走進男孩的心靈,與男孩談心,為其解除害怕學習、捉弄他人的心結,不知有多少個課間,多少箇中午,薛老師周旋於處理他的“惡作劇”後果中,不知有多少個傍晚,多少個週末,薛老師忙碌於輔導他的學習,忙碌於指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中,一個春秋去了,又一個春秋去了,收穫的是這位男孩一點一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進步。“老師,他做作業了”“老師,他不欺負我了”“老師,他的成績居然進步了”……這是來自其他孩子的“報告”。“老師,他居然會關心我了”“老師,他居然會做家務了” ……這是來自家長的“意外”。

就這樣,小男孩畢業了,長大了,換了學校,也換了環境……惟有薛老師依然如舊,迎接著一屆又一屆的新生,送走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感化一著又一個如此那般的“頑童”。一天,薛老師突然收到電話那邊男孩激動的聲音:“老師,我也成了您,我也當了老師……”這是怎樣美妙的聲音啊!師愛無言,浸入孩童的心田,播撒下去,跨越時空,傳承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但薛老師談及她的努力,她的付出時,總是輕描淡寫,只在敘及孩子的成就時,才侃侃而談。

這就是傾情教壇二十餘載的薛老師,這就是年年歲歲做著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改變了許多孩子人生的薛老師,大愛無言,教育無痕……

情繫他人百千家

馬卡連柯曾說:“教育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薛老師認為,作為一名特區教師,肩負著祖國未來發展的使命,沒有任何理由不熱愛,沒有任何理由不盡力,她也是這樣實踐著的。

薛老師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母親。在工作和家庭上也產生過矛盾,尤其是在漫長而艱辛的考編路上,壓力重重,備受煎熬,但她極少因為這些原因而影響工作,也從未因為生活壓力而索取照顧。平時總是起早貪黑,忙裡忙外,生活工作兩不誤。

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的,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為了更多的孩子享有更好的家庭教育、成長環境,她報名參加《心理學》C證培訓,閱讀了許多教育教學的相關書籍,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並積極地實踐,耐心解決那些因缺失愛、溺愛、家暴等家教不當而導致厭學、焦慮、恐慌等系列阻礙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問題;為了更多的孩子享有更完整的愛,為了更多的家庭遠離遺憾,她奔波著、努力著……這是怎樣博大而寬廣的愛啊!

在新老同行面前,她如師長,似朋友,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哪位同事病了,哪位同事受傷了,她總會送去關切的問候,主動為這些老師排憂解難,祈禱他們早日康復。2017年9月,她來到了年輕的丹竹頭小學,面對著一群90後的年輕老師,她以最大的熱情和真誠融進了這個年輕的集體。不僅如此,作為學校經驗較豐富的老師,她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做好“傳、幫、帶”工作,看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後起之秀們,薛老師引以為傲;同時,也認真地跟年輕的老師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她寬闊的胸襟,謙虛的態度,讓許多老師深深感動。

一片冰心在教育

“我這一生也沒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許多教學工作不過是重複重複再重複而已,像我這樣的老師,有很多、很多,比我優秀的老師更是數之不盡” 。但那孩子臉上一張張笑臉,書櫃中一張張塵封的街道、區“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的證書,向我們訴說著這無言的功勞:春華秋實寫冰心。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百里路雲和月。不要光讚美高聳的東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樣不朽。在耕耘教壇27年的征途中,薛老師用實際行動傳遞著奉獻,傳遞著對教育的一往情深,用一生詮釋著教師的本質——愛與責任!這教育的重擔薛老師即將卸下,而我們,也將接過教育這生生不息的聖火,朝著好老師的方向闊步前行!

  • 作者:甘妙玲 丹竹頭小學
老師也追星?快打開龍崗教育電臺,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現任龍崗區南灣丹竹頭小學語文老師。曾獲“龍崗區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演講比賽一等獎。

  • TA心中的好老師:薛冰
老師也追星?快打開龍崗教育電臺,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薛冰,自1990年踏上教育工作崗位來,二十六年如一日,矢志不渝,愛滿校園,情注教壇。她把滿腔的熱血獻給了孩子,把誠心和智慧融進了這三尺講臺。以愛心感染學生,以真誠感動家長,讓孩子們在教育的沃土上茁壯成長。她為了教育,獻了青春,獻中年,詮釋著教師本質——愛與責任!

《為一朵花的綻放傾心》

為一朵花的綻放傾心——一名普通一線教師的教學日記

時間:2017年9月13日 天氣:晴

09:30 XX小學

“請三號選手做準備。”我深吸一口氣,振奮精神,上臺開始比賽。面對著臺下的評委和學生,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教學設計和激情走上講臺,走進學生,在一個個預設與生成中來回穿梭,於峰迴路轉之處看見柳暗花明。

比賽前準備的種種在我眼前閃現。比賽前幾周,我精心準備,對照鏡子,像空姐一樣練習儀容儀表;把上課的細節反覆錘鍊,幾經精簡課堂語言;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模擬演練,根據專家意見多次修改;一遍一遍地嘗試,直至把課堂的每一個細節瞭然於心,如同打磨一件傳世的工藝品一般,給備課、上課、反思注入精雕細琢的關注。對每個知識點的細緻推敲、對每堂課的精益求精以及對每個教學方式的潛心鑽研,就是將工匠精神融於教學工作的體現。雖然在教學中我很難臻於至善,但那份無限趨近至善的感覺讓我自己感到欣慰和滿足。

14:10 教室

今天班級要開一場特殊的家長會,家長們已早早地到了教室。我清了清嗓子說:“家長們,今天開家長會的主要目的與阿昊有關。我知道大家不想讓孩子跟阿昊同班,但是我們將心比心,阿昊也是一個孩子呀!我們都知道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在我們的孩子可以在陽光下歡歌笑語的時候,你可知道阿昊和他的爸爸是如何的強顏歡笑。”

事情要說回幾天前。“蔡老師,我們有一些事情想跟你聊聊。”班裡的家委拿了一頁紙給我,“我們全體家長一致要求我們的孩子不能和阿昊同班。”我拿過紙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寫著家長的簽名。還沒等我開口,家委們已經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

阿昊是一個智力有缺陷的孩子,因為身體的原因,媽媽和爸爸離了婚,阿昊就和爸爸一起生活。每節課後都會有老師和學生來跟我投訴阿昊,之前雖然也有家長跟我抱怨,但這次全體家長都“抗議”,事態有些嚴重了。一開始我看到阿昊,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一天阿昊笑著跑來:“老師,這個送給你!”說完扭頭跑了出去。我拿起一看是一片乾枯的葉子,一面是枯黃色的,另一面竟然被他塗成了綠色。黃色的一面寫著一些話:

“秋天,葉子黃了

我把它塗上綠色

給他新的生命。”

就在那一瞬間,那首詩醍醐灌頂般地震醒了我。是啊,阿昊也是這世間獨一無二的生命呀!他們是被上帝親吻過的蘋果,與我們的不同只是智能結構的差別,這之後我嘗試去理解阿昊。我們是陽光下的舞者,帶著孩子們追逐歡笑和溫暖,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光。也許他們中的一些人正身處幽暗,我們就更要走進幽暗,在他的心間開一扇窗,燃一叢火,引一束光。

家長們聽了阿昊的故事,有些淚眼婆娑,有些已潸然淚下,為人父為人母的最理解這是怎樣的艱辛。我們的教育是平等的教育,平民的教育,當學生邁入校門的那一刻起,他便是和光同塵的一份子。

16:40 學校操場

送走家長,走在校園裡,正在操場上散步的王老師叫住了我。“師父,正要找你呢。我的公開課設計您能幫我看看嗎?”看著眼前這個面有愁色的年輕人,我真的是很難把他和當年那個小小的人兒聯繫起來。我們一起回到了辦公室,看著他做好的半成品,我幫他一遍遍地修改。我想起了前輩對我的諄諄教誨:“對課堂要心生敬畏,對學生要心有仁愛。”如今,我不在他們面前受教,時常想念他們,而我也帶過了幾屆新老師,指導他們進行教學研究並參與各種大賽,看著他們取得成績,我滿心歡喜。教育是薪火相傳的事業,我們要做普羅米修斯,一代接一代地傳遞著教育的事業。“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一句溫暖相告,一輪使命循環,這把火長久地燃燒著,代代不息。

20:45 回家路上

一抬頭,夜幕降臨,我踏上了歸家的路途。突然,一條消息映入眼簾:“蔡老師,您好。您的文章經本刊編輯部評審,決定採用,擬於2017年10月在本刊發表。”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發現我們和學生之間存在著隔閡,我們往往是根據經驗和學生情況來分析課堂重難點,難免會出現不對等。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最近的幾個學期我嘗試著把互聯網技術帶入課堂,在課前通過軟件檢測瞭解學生預習情況,更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難點,在課堂上就更容易突破重難點;課後我會根據當天學習錄製不同板塊的微視頻,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薄弱點再次強化。

一段時間後,學生們都愛上了這種學習方法,感覺既輕鬆又高效,“互聯網+課程”的實踐也讓我更加有針對性地授課。之後把自己一段時間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總結和深入研究,一方面是為了讓自己更加清楚地認識教學和專業,另一方面是想和全國的教育專家們一起研討教育之路。教育不是閉門造車,我們需要吸收更多的前沿知識,更多地和不同領域不同區域的教育工作者交流。處於教育一線的我們,更有責任在教學實踐中銳意革新,以此來響應和推動教育改革,為教育事業的長續發展貢獻力量。

張載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必須始終呵護學生的赤子之心,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地把智慧的火種引向每一個學生心中。有如辛勤的園丁,願為每一朵花的盛開傾盡心力。

  • 作者:王曉明 文景小學
老師也追星?快打開龍崗教育電臺,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王曉明,龍崗區文景小學語文教師。春風化雨般浸潤每一顆心靈,做學生心間的舞者。

  • TA心中的好老師:蔡婉娜
老師也追星?快打開龍崗教育電臺,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龍崗區文景小學英語教師、科組長、龍崗區“教壇新秀”。她始終用愛溫暖學生,她說“我們是火種,要在孩子們的心間燃一叢火,引一束光。”

《擦星星的人》

教育不能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題記總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它們看起來灰濛濛。總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因為那些八哥、海鷗和老鷹都抱怨星星又舊又生鏽,想要個新的我們沒有。所以還是帶上水桶和抹布,總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美]謝爾•希爾弗斯坦《閣樓上的光》

每次讀到《閣樓上的光》這首哲理詩時,我的腦海裡總情不自禁地浮現出一個美麗的身影:她像是一朵玉蘭花,花香淡雅卻甘於奉獻,枝葉瘦弱卻傲然挺拔,花朵輕柔卻透出堅韌,色彩純樸卻不失光華,無數個平平仄仄的日子裡,留下了流年碎影,也刻下了她一路求索的腳印,她就是劉琴老師,一個用慧心、耐心和愛心擦亮教育星空的人。

慧心——一語天然萬古新,繁華落盡見真淳

通往心靈的路/可能曲徑通幽/或許蜿蜒曲折/輕輕地點一盞智慧之燈/幸福/在路的那一頭/清晰可見

——舒婷

一位特級教師曾經說過:“我舉手蒼穹,並非一定要摘到星月,而是需要這個不能媚俗的姿態。我選擇做一名教師,並非要成就功名,而是喜歡流連在這片純淨的天空下,和他們一起年輕,成長。”劉老師就是這樣一位擁有詩心與慧心的老師。她喜歡校園的靜謐與歡騰;喜歡看孩子們一起嬉戲;喜歡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品味即將逝去的一天;喜歡在學期末的最後一天,向孩子們致謝,同時享受他們的笑容與感激……

聽!“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劉老師正領著孩子們讀詩句呢!聽著劉老師那優美的朗讀聲,孩子們彷彿也進入了古詩中那一片美好的景象。為了在課堂上更好地教授學生知識,每天劉老師都會認真地進行備課。劉老師講課非常詳細,不論是分析課文,還是講解詞語,她都能旁徵博引,講得生動有趣,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隨著劉老師臉上表情的變化,孩子們時而凝神沉思,時而神采飛揚,時而頻頻點頭,時而低頭微笑……

劉老師總是把簡單的日子過得詩意而富有,把她的智慧融入到教育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孩子們從一粒粒小種子培育成一株株幼苗,迎著陽光茁壯成長。

耐心——莫疑春歸無覓處,靜待花開會有時

在山石組成的路上/浮起一片小花/她們用金黃的微笑/來回報石頭的冷遇/她們相信/最後/石頭也會發芽/也會粗糙地微笑/在陽光和樹影間/露出善良的牙齒

——顧城

臺灣著名成功學大師黑幼龍先生在談家教心得時說:“養孩子就像種花,要耐心等待花開。”劉老師就是一個深諳此道的種花人。

記得那年她帶的班上有個自閉症的孩子。開學的第一天,教室裡有一個孩子拉住家長的衣角嚎啕大哭,劉老師走過去想拉住孩子,沒想到那孩子卻狠狠地咬了她一口,她疼得“啊”地大叫一聲。之後與家長交談中得知,孩子叫蘭蘭,有自閉症,害怕與媽媽分離,只要有陌生人走近他,他就會立刻攻擊。針對孩子的情況,上課期間,劉老師經常特意與他親近,只要他上課能坐得端正她就會表揚他。起初,孩子總是用防備的眼神望著她,後來居然能在下課的時候主動站在她身邊,怯怯地對著她笑。她發現蘭蘭總是一個人默默地站在花壇前發呆,便經常與他聊天。帶他進辦公室獎勵他一顆糖或者一朵小紅花。他不會寫字,劉老師就手把手教他寫字。漸漸地蘭蘭也能寫一手漂亮的字了。一天,他用小小的聲音略帶羞澀地說:“老師,我好喜歡你。”那一刻,劉老師呆住了,眼眶裡湧滿了淚水。

“莫疑春歸無覓處,靜待花開會有時。”劉老師明白,擦星星不僅需要慧心,更需要十足的耐心,孩子的成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總是在跌跌撞撞中慢慢成長。她就像《窗邊的小豆豆》裡的那個小林校長一樣,用耐心等待著每一株草都開出自己的花,給每一朵花開放的時間和理由。

愛心——天長地久有時盡,師愛綿綿無絕期

如果我能使一顆心免於哀傷/我就不虛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個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種酸辛/幫助一隻暈厥的知更鳥/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虛此生

——狄金森

“在這世上,有一種最能體現無窮意蘊的情感,叫做愛心,她能清除悲傷的瓦礫,拆除絕望的斷牆,也能點燃希望的火把,敲響進發的鼓點。”從教以來,劉老師一直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她總是想自己該把更多愛的陽光播撒到學生的心田,也許她不能把這種愛彙集成海,但她竭盡全力把愛的水滴凝聚成一條小溪。她用她的愛,用一顆母親的心,用一雙媽媽的眼睛,從事著教師這份神聖的職業。

那年,在學校組織的秋遊活動中,劉老師班上一位同學的眼睛不小心刺傷了。接到導遊的電話後,劉老師心急如焚,立刻趕到現場。當看到孩子被刺傷的眼睛,還有衣服上的斑斑血跡時,她的心像針扎一樣,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附近的醫院。雖然醫生檢查後說眼睛沒有大礙,但她還是不放心。回到學校,她請家長過來,提議第二天帶孩子去市眼科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為了讓孩子早點看病,第二天凌晨五點,劉老師就起床打車趕去深圳市眼科醫院為孩子掛號。醫生看過後說孩子的眼睛沒有問題,這時候她才放下心來。走的時候醫生說:“當媽媽真不容易啊!那麼早就過來排隊掛號,我們這裡沒有預約很難排在第一個的。”劉老師笑著說:我不是孩子的媽媽,我是他的班主任。”醫生驚訝地說:“現在的孩子真幸福。”

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師愛又何嘗不是呢。劉老師正是用這樣的愛感動著學生和家長,更感動著我們。

“總得有人去擦星星,它們看起來灰濛濛……總得有人去擦星星,我相信星星會亮起來的。”劉老師就是帶領我們去擦亮星星的靈魂人物。她就像一株玉蘭,最樸質,卻最芬芳。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帶上詩意的心,和劉老師一起用自己的行動去擦亮教育的星空吧!

  • 作者:尹萍 平湖街道中心小學
老師也追星?快打開龍崗教育電臺,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尹萍,懷揣一顆童心徜徉在教育的詩意裡。她的語文課,靈動、有趣,坦然、自然、欣然,詩意盎然;班主任工作用心、痴心、醉心;與學生相處平等、平易、平和。她多次被評為區、市優秀班主任,所帶班級曾被評為廣東省優秀中隊。

  • TA心中的好老師:劉琴
老師也追星?快打開龍崗教育電臺,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從參加工作至今已有17個年頭,她始終堅持學習,提高教學水平,把“愛”作為工作準則,她堅信只有付出老師的愛才能欣賞到學生的美。她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只為每一個孩子都能綻放出最美的花朵。

《童心教育,喚醒美好》

在學生眼中,她是位知識淵博而又充滿童心的英語老師;在家長眼中,她是位愛心與耐心兼具的智慧引導者;在同事眼中,她是位溫柔而有力量的教育同行者。在我的身邊,就有這麼一位好老師——張麗亞老師。從教二十一年,她踐行“教育即生長”的信念,堅信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為每一個美好的生命賦予成長的力量;教育不僅是為了學習,更是為了讓每一個生命追求美好的生活。

一、 堅守夢想,永葆不變的初心

我們期盼好老師,好老師為孩子們播種未來。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張老師之所以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源於她曾遇見好老師。讀高中時,她的班主任對她說:“你很有愛心,性情溫和,很適合做老師。”老師一句簡單的話語,成了她高中三年追求的夢想。

帶著這樣的理想,她深深地愛上教書育人這份工作,堅持以“傳道”為第一責任和使命,教育好每一位學生,為孩子點燃更燦爛的夢想。

已經畢業的學生經常回校來看望張老師,“張老師,我記得您給我們上過的課,記得您給我們講過的故事,是您讓我們知道做人要做一個有夢想的人。” 一句話,一個夢想,一個好老師,成就一個個美好的未來。

二、春風化雨,潤澤孩子的心靈

張老師以期望效應為理論基礎,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長的願望,都能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在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常運用教育機智引導、啟發學生髮現善良與美好。

當善良遇見善良,便是教育最美的邂逅。她曾教過的小韻同學,在一次上學途中被一輛疾馳的小車撞倒,右腿粉碎性骨折,急需手術治療,但小韻的父母都在工廠打工,家庭收入微薄。作為班主任,張老師把學生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毫不猶豫地為學生交了住院費,之後請示了學校領導,在班級發出為曉韻捐款的倡議。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的零花錢,5元,10元,50元……同學們的善良與愛心,不僅感動著曉韻和她的家人,更讓捐款的學生們深深感受到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教育的美好,正如春風化雨般,潤澤孩子的心靈。作為教師,張麗亞老師不僅在言行上影響著學生,在思想上更是學生的引領者、指導者,老師就是學生的示範和榜樣。

三、“魔法”課堂,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

沒有紮實而淵博的學識,難以為“師”。張老師勤練基本功,經常向名師學習,閱讀大量的教育教學書籍,做了十多本讀書筆記,在這些年的磨練中,初步形成了她自己的教學風格。學生說:“英語課很好‘玩’。張老師的教學‘小方法’像魔法一樣,吸引著我們,使我們不知不覺就愛上了英語。”在她的“魔法”課堂中,她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的優點,因勢利導,使學生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

“魔法”課堂以生為本,方向明確,充滿活力,深受學生的喜愛和家長的認可。

教學的魅力,不僅在於傳授知識、獲得成績,更在於孩子體驗完整的、快樂的學習過程。

四、知心大姐,做青年教師的成長夥伴

“師者,人之模範也。”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張老師曾說,她也年輕過,也是在許多有經驗老師的幫扶下成長起來的。一直以來,她把她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予青年教師,輔導青年教師參加各類比賽。同時,她也經常去兄弟學校視導並上示範課,將“魔法”課堂帶給更多的師生。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她心中,能夠幫助他人、成就他人就是一種美德,就是一種幸福。在共同成長的路上,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於市、區、街道的教學設計、教學論文、班主任論文、出題、上課、說課等比賽中均獲得好名次,並榮獲龍崗區優秀教師、區優秀班主任稱號。

曼德拉曾說“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不僅僅是活著,而是我們給他人的命運帶來了何種不同,這才是生命的意義。” 張麗亞老師以自己的能量輻射更多的老師與孩子們,堅持夢想,播種善良,點亮童心,與愛同行。

  • 作者:胡丹 如意小學
老師也追星?快打開龍崗教育電臺,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現任教於龍崗區如意小學,胡紅梅兒童閱讀工作室成員,龍崗區第五批“教壇新秀”。

  • TA心中的好老師:蔡婉娜
老師也追星?快打開龍崗教育電臺,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張麗亞,現任教於龍崗區如意小學,獲龍崗區首屆“四有好教師”稱號,倡導“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懷著一顆平等、尊重、仁愛之心與孩子們同行。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

炎炎夏日悄然飄遠,習習涼風帶來金秋的腳步聲。然而,無論是誰,都不應忘記,在這濃得化不開的秋意中醞釀著這樣一個充滿著思念與感激的節日——教師節!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在我們從頑皮稚童到青澀少年再到風華青年的生命歷程中,老師,是我們最值得尊敬和感恩的人。她們情繫祖國末來,心聯學子之心;雖是一燭微火,卻燃盡自己,照亮別人。

我從大學校門出來,邁入樂城小學的校門,至今已經有兩年了。我發現我很幸福,身邊圍繞著一群愛崗敬業、誨人不倦的同行,特別是我的師傅——陳金星主任,她是我身邊的好老師!我總喜歡稱呼她為“金星姐”。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和她不曾相遇,我將會失去什麼?答案是——幸好我們相遇了,我在她身上學到了很多作為老師的必備要素:愛崗敬業、誨人不倦、與家長真誠溝通、在管理方面要以德服人······

愛崗敬業

金星姐教我第一條教師必備的要素——愛崗敬業。金星姐是我校的一名語文教師。她業務水平精湛,深受學生、家長、同事、領導的好評,曾獲得街道“優秀班主任”“教壇新秀”等榮譽稱號。她勤於學習,精於業務。作為二(1)班中隊輔導員,她通過出黑板報、主題中隊會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她經常找班裡的孩子談心。金星姐關愛學生,認真對待學生,以身作則。有時候還會和孩子一起共進午餐。

嚴同學是一位比較特殊的孩子,他經常會與同學產生較為激烈的肢體接觸。對此,金星姐沒用簡單粗暴的方法處理他,而是選擇與他推心置腹地談心,處處關心他。他只要做了一件好事,有了一點進步,金星姐都在班上真心實意地表揚他。但是金星姐能把握到“度”,她知道表揚不能過頭,那不夠誠意。嚴同學在校兩年了,他感覺到了金星姐的真誠和愛心,逐漸地,他身上的缺點也少了許多。

她是憑著一顆來教書育人的。她班上還有一位羅同學經常不做作業,上課還打人、罵人,總是搗亂。金星姐讓他當小組長,幫他培養自信心和組織能力。有時候,我還看到金星姐單獨教他怎樣管理同學們。漸漸地,羅同學自豪地不得了:我當小老師啦!他向同學們炫耀。功夫不負有心人,金星姐的愛心終於有了回報。現在,羅同學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作業也能按時認真地寫了。

金星姐總是說,孩子是獨特的個體,要用心栽培。

真誠溝通

金星姐告訴我,和家長溝通交流,一定要真誠。金星姐有個8歲的兒子軒軒,她總是說自己是和孩子一起讀書成長的,雖然孩子就讀的學校與金星姐工作的學校不同,但是年級一樣。軒軒上一年級,金星姐任教一年級,所以她很清楚這個學段孩子家長的心理,利用同理心,金星姐的家校溝通在年級裡做得最好!對金星姐的工作和表現,學校同事、領導多次給她榮譽。

《開學收心計》是她在暑假結束前兩週,利用微信班群的平臺,讓家長和孩子逐步收心,接受新學期學習的活動。金星姐還在胡紅梅校長工作室QQ群裡進行了《開學收心計,我們齊努力》的主題講座。金星姐表示:經歷了一個暑假生活,孩子們已經習慣了瘋狂地玩耍,心早已不在學習上,又因為暑假期間很多孩子習慣了晚睡晚起,生活作息不規律,所以導致開學時,很多孩子上課總是懨懨欲睡,精神不佳。她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引領,讓孩子們慢慢適應開學的生活,以便開學之後適應緊張的學習生活。

收心計之一:開學前十天,提前造聲勢。檢查暑假作業播報:開學前十一天,與班級的家委會成員在微信群裡開會,共同商量作業檢查事宜。經過家委和老師共同討論,明確了檢查作業的方案,由家委會成員每天在班級群裡滾動播放,力求讓班級的學生家長和學生都能看到,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收心計之二:開學前七天,檢查暑假作業。預熱過後,很多孩子會在家長的帶領下開始檢查暑假作業,做好暑假作業檢查的準備,從心理上,孩子已經知道,要開學了,玩的心可以收回一點了。三天之後的晚上八點,金星姐和家長、孩子開始在網上開始一場作業大檢查。收心計之三:開學前七天,佈置收心作業。在暑假作業展示完成之後,佈置了一道收心作業:讓同學們每天講一個故事,大家評論講故事的情況。收心計之四:開學前三天,召開家庭會議。所有的收心工作離不開家庭的大力支持,只有家校聯合,才能做到真正教育的作用。開學前,讓家長帶領孩子召開一次家庭會議,一來是一種親子的交流,二來是一種學習的規劃,三來家庭會議的召開,讓孩子對開學有一種儀式感。收心計之五:開學佈置教室,營造開學氛圍。收心計之六:開學報到日,學生互查作業。收心計之七:小組文化建設。收心計之八:微信家長會,規劃新學期計劃。收心計之九:制定班級各項管理考核制度。收心計之十:收心頒獎典禮,學習步入正軌。

以德服人

金星姐還是我們的年級主任,她的管理做得好,我們的年級室個和諧團結的集體。年級主任帶領我們年級組奪得“最佳年級組”稱號。我們學校規定,每個學期末,都有各個年級和各個科組進行展示彙報本學期的工作,金星姐帶領我們排練過歌舞《真的愛你》,還有詩歌朗誦《我對教育如此深情》。在排練過程中,我們歡聲笑語,歌頌著美麗的樂小,讚美著勤勞的老師,鼓勵著睿智的孩子們······

有這麼優秀的年級主任,這麼團結的年級組當然是——最棒的!

關於老師,有很多好美的稱呼。忘不了最樸實無華的褒稱——園丁。人們通常把童真的孩子比喻幼苗、花朵等,而老師就像是辛勤的園丁一樣,用智慧、愛心和汗水澆灌、培育、阿護著園子裡的每一株幼苗,使他們枝繁葉茂,奼紫嫣紅,茁壯成長。因此,把老師稱作園丁是最質樸、最形象、最富有田園詩意的比喻。金星姐就是一位好園丁。如果我們不曾相遇,我就會錯失了一位好師傅,錯失了這一份真實的成長,感謝您的栽培。謝謝金星主任!

  • 作者:程曉琪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龍崗樂城小學

老師也追星?快打開龍崗教育電臺,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龍崗樂城小學語文教師、班主任。曾發表論文《轉換思考角度,構建樂觀心態》《卓越成長》一書收錄其四篇文章。獲龍崗區2018年中小學師生硬筆書法優秀指導教師獎。

  • TA心中的好老師:陳金星
老師也追星?快打開龍崗教育電臺,聽聽“我身邊的好老師”的故事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龍崗樂城小學語文教師、年級主任。龍崗區先進教育工作者,龍華新區“優秀教師”“教壇新秀”,龍崗區園山街道“優秀班主任”。所帶班級被評為深圳市“少先隊先進中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