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独生子已经40岁了,他们过得好吗?

第一批独生子已经40岁了,他们过得好吗?

文中部分配图来自网络

01

2016年元旦,二胎新政全面推行。

寂寞地走完童年和少年的8090后,成为中华文明有史以来唯一没有兄弟姐妹的一代人。

在这个历史段落初期,独生子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幸运儿。

然而那时还在“颐指气使”的独生子想不到,十几年后,他们获得的宠爱需要双倍奉还。

第一批独生子已经40岁了,他们过得好吗?

02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河北省摄影师张申军展览了一张作品。

照片的名字叫《独生子》:

狭窄的病房里,两张相隔的病床上躺着两个老人,中间的男人手握着两张病床上老人的手,背影显得孤寂脆弱。

第一批独生子已经40岁了,他们过得好吗?

2018年,第一批独生子女38岁,他们的父母也临近退休年龄。

三十年前那句口号谁还能记得: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

我国老年人晚年的经济收入主要集中在三大支柱——子女或亲属供养、老年人自己的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

但是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有限,部分老人的离退休金很少、甚至没有,而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并不完善,老人一旦生病,还是得依赖子女。

一位读者这样跟我抱怨,他说自己是独生子,去年刚在二线城市买了一套90平米的房。

虽然还负着债,但好歹有个家,但天有不测风云,妈妈突然病倒,送到医院输血。

媳妇同样是独女,二老的身体也不是很好,现在他们两口子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去医院陪床。

步入中年的独生子,承受的压力残酷且沉重。

第一批独生子已经40岁了,他们过得好吗?

而现在,比养老更加沉重的是养一个孩子。

合姐来给你算一笔账:

从怀孕到生产各种检查,服装费用,营养费用,还有生产的费用加起来差不多要10000左右。

如果宝宝不生病,周岁前光是奶粉钱、衣物、尿片等钱,每个月都要2500元。

大一点到了三岁,各种生活用品,早教玩具,加起来,27000元左右。

到了学前班,哪怕是最普通的幼儿园,一年下来至少也要个15000。

这还没上学呢,这些加起来就要80000左右了,注意,这是是最低标准!

还有之后的小学、中学、大学、零零总总,计算下来,一年25万,最低标准了。

子女上学、父母养老,甚至下一代的婚嫁用房,这就是80后独生子女典型的421家庭。

随着二胎政策的来临,这样的家庭模式或要变成“422”。

第一批独生子已经40岁了,他们过得好吗?

03

上有老下有小的80后独生子女或许想不到,比他们晚出生10年的90后独生子女,同样在承受着严苛的挑战。

曾经被贴着“叛逆”“自我”等标签的90后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父母多数留守家乡,成为空巢大军的主力。

父母与刚刚起步的事业,对90后独生子女来说,永远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93年出生的林慧,大学时每年就回家两次,毕业之后变成每年只能回家一次。

妈妈脸上的皱纹,以及爸爸驼了的背刺激着每次回家的林慧,对于父母每次暗示她回来,也只能假装自己没听懂。

我是不是很自私?林慧问出了90后独生子女的心声。

中国父母宠爱孩子,在没有兄弟姐们的情况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一个人的身上,也把自己的余生托付给了孩子。

而刚刚步入社会的90后,从一开始就背负这些,难以探索自己的生活。

就如林慧说:现在我只有努力赚钱,希望父母老去的速度慢一点。

第一批独生子已经40岁了,他们过得好吗?

而在事业之外,处于适婚年纪的90后独生子女,面临着更加尴尬的境遇。

95年的晓旭这样说自己:因为是独生子女,从来没跟兄弟姐们相处过,小时候也没有什么朋友,所以觉得自己性格有一些缺陷。

他会羡慕那些有兄弟姐妹的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毫无保留地发泄自己的情绪。

上次我妈做手术,我明明非常担心,但不敢在我爸面前表现出来,也没有一个可以商量的人,那种“这个家里只能靠我”的感觉很糟糕,情绪都积压在心里。

小时候的孤独,造成了晓旭孤僻的性格,在和异性相处的时候,更加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份关系。

这样的90后独生子女不是个例,信息时代的来临,90后能够看到的世界越发广阔,但回顾四周,却空无一人,这样的孤独感是普遍性的。

所以这一群体对于恋爱的选择更加谨慎,害怕受伤的他们,难以轻易付出真心。

虽然说晓旭对于另一半的要求简单,只要三观一致就好,却没有看到另一个关键问题——地域。

现在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相互遇见的90后独生子女,难以协调双方父母的距离问题。

我曾经的员工梦璇,是长春人,工作时遇见自己的男朋友是重庆人,双方就是因为没有协调好婚后的居住问题,最后不欢而散。

两边都是独生子,都需要照顾父母,这个选择,很难!

第一批独生子已经40岁了,他们过得好吗?

04

现在我们走入放开二胎的新时代,但在那之前,我们要先做的,是处理好中国最后一代独生子女的问题。

他们不仅要面对子女上学、父母养老的问题,还要考虑下一代的婚嫁用房,再加上他们往往对生活质量有着较高要求,所以,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嫁,浑身枷锁,成了他们的常态。

英国科幻小说家赫黎胥,在1932年出版的小说《美丽新世界》说:未来每个人都臣服自己的命运,生活无比幸福。

我希望未来的我们不必臣服命运,也能活得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