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消費從去年820元到今年450元,中秋佳節出遊發生了什麼變化?

2018年中秋節已過,各項中秋節數據密集出爐,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綜合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和各地旅遊部門數據,中秋假日期間全國接待國內遊客9790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35億元。也就是說人均消費約450元。

而據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2017年中秋節當日,全國接待國內遊客0.93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63億元。根據資料,對比2017年和2018年中秋節當日出遊情況,兩年人次相差不大,而實現的國內旅遊收入卻相差很大,換算下來,2017年人均消費約820元,而2018年人均消費約450元,出遊人均消費不升反降,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一是與中秋佳節的時間有關。今年的中秋節與國慶節相差一個星期,而2017年的中秋節剛好在國慶節期間內,而且是在10月5日,大家比較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出行,所以會選擇遠途旅行,而2018年只有3天假期,大家會盡量選擇短途旅行。

二是與大家出行的意願有關。今年的中秋節後一個星期就是國慶節了,如果兩個節日都出行旅遊的話,將增加不少的開支,所有大家會選擇將出行旅遊放在時間更長的國慶長假,而中秋節就會選擇短途旅行甚至不出行。

三是與中秋節活動豐富有關。隨著經濟的發展,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認同,蘊含傳統文化的中秋節便成了展現中國文化的載體。各地湧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中秋節文化娛樂活動,讓廣大的群眾不出遠門儘可享受旅遊的樂趣。

四是與旅遊的方式多樣化有關。隨著中國旅遊業的不斷髮展,各種特色旅遊項目如雨後春筍般開設,如農業旅遊,鄉村旅遊等,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青睞,非常適合中秋節只有三天假期的短途遊。

其實,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出行旅遊的要求越來越高,從一開始的單純出去看一看,到現在的注重旅遊體驗,人們的旅遊方式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所以,不管旅遊的人均消費是降還是升,只要大家在旅行的過程中能夠便捷、開心、舒適,就會有更多的獲得感、愉悅感和幸福感。

人均消費從去年820元到今年450元,中秋佳節出遊發生了什麼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