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消费从去年820元到今年450元,中秋佳节出游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8年中秋节已过,各项中秋节数据密集出炉,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和各地旅游部门数据,中秋假日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979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35亿元。也就是说人均消费约450元。

而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7年中秋节当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0.93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63亿元。根据资料,对比2017年和2018年中秋节当日出游情况,两年人次相差不大,而实现的国内旅游收入却相差很大,换算下来,2017年人均消费约820元,而2018年人均消费约450元,出游人均消费不升反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与中秋佳节的时间有关。今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相差一个星期,而2017年的中秋节刚好在国庆节期间内,而且是在10月5日,大家比较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出行,所以会选择远途旅行,而2018年只有3天假期,大家会尽量选择短途旅行。

二是与大家出行的意愿有关。今年的中秋节后一个星期就是国庆节了,如果两个节日都出行旅游的话,将增加不少的开支,所有大家会选择将出行旅游放在时间更长的国庆长假,而中秋节就会选择短途旅行甚至不出行。

三是与中秋节活动丰富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认同,蕴含传统文化的中秋节便成了展现中国文化的载体。各地涌现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中秋节文化娱乐活动,让广大的群众不出远门尽可享受旅游的乐趣。

四是与旅游的方式多样化有关。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特色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开设,如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等,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非常适合中秋节只有三天假期的短途游。

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出行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一开始的单纯出去看一看,到现在的注重旅游体验,人们的旅游方式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所以,不管旅游的人均消费是降还是升,只要大家在旅行的过程中能够便捷、开心、舒适,就会有更多的获得感、愉悦感和幸福感。

人均消费从去年820元到今年450元,中秋佳节出游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