懟死鄒小櫻 03號作品|回覆《陳綺貞的中年危機》一文

開頭先要反駁一點:“活在大清”這個表述在當代網絡語境下的意思是“

思想過時而迂腐”,所以哪怕退一步說,哪怕你的核心論點成立:「陳綺貞企圖用以前的少女風來做這張專輯是不恰當的」,那也不應該用”活在大清“這樣的表述,而應該用文中採用的”又縮回去了“這樣的表述。

以下為正文

先從流行度的可能性說起

首先承認你說“《時間的歌》便遇到了這樣的毫無記憶點的尷尬”是對的。站在2018年回看這張專輯,驚訝地發現對著歌單列表窮舉一遍,竟然沒有一句hook可以讓我直接不假思索地哼出來,而是需要再去看著歌詞才能大致回憶起旋律。而對比《讓我想一想》《微涼的你》《我的驕傲無可救藥》《還是會寂寞》《吉他手》《躺在你的衣櫃》《狂戀》《太陽》《距離》等等的歌,只需要看著歌名就能自然哼出曲,甚至有時候在路上也會莫名奇妙腦海裡飄出一段旋律,然後要想想這段旋律是陳綺貞哪首歌的那些情況來看,我不得不承認,《時間的歌》整張專輯的旋律是不出彩的,起碼是沒有記憶點的。

但我不認為,現在的陳綺貞已經沒有或者大幅度退化寫旋律的才華了(當然小幅度是有可能的)。起碼現在的陳綺貞還能寫出《內心活動》,雖然寫的不高級,但旋律是舒服的,而且市場反饋也表明,它是流行的。這說明陳綺貞目前還是有寫出流行的舒服的旋律的能力的,哪怕其寫旋律的才華或多或少地消耗了。

再看《沙發海》的流行的可能性。

首先要談為什麼提流行的可能性。你作為A&R肯定也知道,哪怕把一首歌的旋律寫順,hook有記憶點,詞請來大牌,宣發包裝概念都設計好,這也只是提供了這首歌流行的可能性。哪怕是大張偉也不能保證他的歌一定能火。你說要唯結果論,沒問題,但我覺得也不能避開討論一首歌的流行可能性的討論,比如《答案》這種歌就具備了流行的可能性,而擁有這種可能性就有可能在某一天爆紅,哪怕是四五年後。

你認為全專輯沒有一首歌有流行的可能性(原話是hit,但我覺得hit要求太高了),我反對。我認為《臺北某個地方》是具備一切流行的可能性的條件的。旋律簡單而且順暢,歌詞內容貼近生活,是流行音樂受眾很容易有共鳴的寫法,無論是聽,還是唱,還是社交軟件抒發心情,或者作為敘事型小視頻bgm,都是沒有門檻且合適的。至於其他的歌,應該出不了圈了(這裡的圈包括:陳綺貞歌迷圈,“文藝”自居音樂受眾圈)

再談《沙發海》這張專輯的質量

一張專輯的質量和流行度是關聯性沒有很多人想象的大的兩個緯度,所以這一趴和上面的不是談的同一種東西。

《傷害》新鮮嗎?不新鮮。就像你說的,“陳綺貞最百試不爽的風格”。《殘缺的彩虹》新鮮嗎?不新鮮,而且太像《內心活動》了,從旋律到編曲到歌詞內容。《觀察者》新鮮嗎?不新鮮。可以說除了《跳舞吧》,其他都不新鮮吧。

但陳綺貞就用她習慣的她擅長的她自在的做法去做音樂有什麼錯呢?聽眾聽她的歌,就是對一個這樣的風格的創作歌手有需求。起碼我有這樣的需求。我希望她能在創作理念上“縮著”保持一個風格別整天突破超越,而在表達的概念,製作的技術等方面“擴張”。你不能因為她用以前慣用的方法做專輯就指責她。至少我喜歡整張專輯的旋律。

不過你有兩點我也用同感,而且是在看你的文章之前我也有一模一樣的感受,這就絕對不是個巧合了。一個是《華生》那個軍鼓聲太討厭了,另一個就是《沙發海》對人聲的處理(當時是用的xba-n3bp,還開了boom3D)。

還有一點不滿意的事,寫詞能力大幅度退步。這都是些什麼詞,“如果你真的愛上我,就請你愛真正的我“,“讓我為你淋一場雨”,“還好你留下了使用孤獨的說明書,可是你帶走了躲開寂寞的指南針”。以及一些非常普通尋常的意象,沒有陳綺貞獨有的讓人意想不到但又很合情景的意象。我覺得一首歌如果打算寫簡單直白的詞,那就全篇直白,就像《內心活動》,《殘缺的彩虹》,那我也不會說什麼。但如果試圖寫點有點深度的或者有手法的,就不要插進一句直白的不行的詞,比如《小船》就試圖用暗喻來寫人的交流,前面對“船”的描繪都還可以,突然聽到一句“如果你真的愛上我,就請你愛真正的我”,我整個人都出戲了。

但整體來說,這張專輯的質量還是很不錯的,至少我覺得值得反覆聽幾遍。當然,沒有驚豔,但也不至於平庸,依舊可以代表華語一線創作女歌手水平,但大概率不會出圈,不會有大水花,很難有hit曲。

最後談年齡和少女的問題

作為聽眾,是不會去做動機揣測的。但你作為A&R,去揣測創作動機,製作想法,包裝理念,是你的職業習慣。你的樂評和別的樂評人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你習慣性從A&R的角度出發去做樂評。這既是你的樂評有趣的地方,也是你的樂評有侷限的地方。所以你會去質疑,一個四十多歲的女藝人,為什麼還要做這樣描寫少女愛情心理的歌,這是一個A&R絕對不允許的專輯設計。

但我這樣的一個聽眾,我只在乎,這張專輯提供的歌,是不是能在陳綺貞擅長的特定領域,提供給我我需要的音樂。我覺得她做到了,這張專輯是“陳綺貞味道”的,這就夠了。我不會去管陳綺貞的年紀,我甚至不想去管陳綺貞這五年裡做的所有事,我和她唯一的聯繫,就是她發了專輯,那我從十一首歌中去選擇我需要的,並且從中體會我體會到的(而不一定是她想要表達的傳遞的)

而作為一個社會參與者,我們沒有任何權利讓一個人承認自己老了,也沒有權利干預一個人在不犯法不觸犯社會公德的前提下的創作動機,也最好不要指責和質疑為什麼一個四十多的人還寫少女心理的歌,哪怕她是一個公眾的藝人。你可以自己私下裡這麼認為,但把這樣的評論寫在公開發表的樂評中,我認為是不禮貌的。

我相信熱烈的爭辯,

我不信無聲的和諧。

正在進行。

期待你的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