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媽是外賣配送員”,這個男孩的告白看哭多少父母!

1

“我的媽媽

是一名外賣配送員。”

這是初一12班李仁志,面對在場同學說的開場白。

“我媽媽是外賣配送員”,這個男孩的告白看哭多少父母!

最近一期《少年說》真是太暖了!男孩李仁志告白父母感恩“外賣員配送員媽媽”引發了“集體淚崩”。#少年說看哭了#登上了微博熱搜。

當這個胖墩墩,一臉憨厚的男孩登上樓梯,坦然地說完第一句話,我就淚崩了:

我的媽媽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裡穿梭,她就是一名外賣配送員……

說這句話的時候,這個13歲的孩子,沒有躲閃、沒有猶豫,大方、自豪地向大家介紹著自己媽媽的職業。甚至沒有半點扭捏,眼神也一直堅定地望著臺下有些不好意思的媽媽。

一個孩子的眼神不會說謊,他,是發自內心地尊重媽媽這份平凡的職業。

接著,他繼續說:

她每天起早貪黑,風吹日曬都沒能阻止她的步伐。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不尊重這份職業,有時還會莫名其妙給差評,甚至無理取鬧。

有一次我的媽媽送一份外賣,在最後兩分鐘送達了,雖說有一些晚,可也是在規定時間內送達的,客人十分不滿意,抓著我的媽媽就讓她賠錢,我知道這件事之後,十分地心疼。因為我的媽媽,她辛辛苦苦地工作,卻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我希望大家都能給像我媽媽一樣的人多一些善意,因為當你打開門的那一瞬間,看見的也有可能是我爸爸捧在手裡的“小公主”。

“我媽媽是外賣配送員”,這個男孩的告白看哭多少父母!

聽到這裡,不集體淚崩才怪……天哪!這個孩子是上天派來的天使嗎?——聽到這句意外的話,媽媽又害羞又欣慰,再抬頭時眼裡噙著淚。

“我媽媽是外賣配送員”,這個男孩的告白看哭多少父母!

全場同學鼓起了掌,有敬佩,更有動容。

此時,場下的媽媽一頭利落的短髮,臉上帶著羞澀的微笑,不停地搓著雙手,顯得有點緊張。

“我媽媽是外賣配送員”,這個男孩的告白看哭多少父母!

2

“兒子,

我沒想到你不會嫌棄媽媽的工作”

這位媽媽上輩子積了什麼德,怎麼就生了這麼個好兒子?

直到聽見了她後面對兒子的回應,我明白了原因。

兒子,謝謝你的理解,也謝謝你讓我知道你現在是長大了,會為別人著想了,也謝謝你那麼體諒媽媽,媽媽覺得很欣慰。

其實你看到的,實際上只是個別的人,其實還是有很多好的方面。比如就說下雨天,或者時間確實來不及,有的客人還是挺好的,會說你們路上注意安全,或者是時間到了你們先點送達就可以了。

我聽到你說的那些話我非常感動,因為一開始我以為你對於我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你就是精神上會有點(抗拒、不理解),因為在你的內心裡面,我沒想到你不會嫌棄媽媽做這份工作,我感到很欣慰。”

兒子的善良,來自於媽媽。

面對冷眼和生活的不易,媽媽沒有不滿也沒有抱怨,而是儘可能地用自己善良的眼睛和善良的心,把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展現給兒子。正如餘秀華的一句詩中寫的那樣,“時光有序,而生活總是把好的一面給人看,另外的一面,是要愛的。

3

“媽媽,我覺得你很偉大!”

男孩李仁志,是這樣評價媽媽的職業的:

你在這個社會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很多人就是會需要有些人來扮演這些角色,為他們服務,那個為人服務的人是你,我覺得你很偉大。

一個外賣配送員媽媽,在兒子心裡,是偉大的。他是發自內心地尊重媽媽這份平凡的職業,更是打心底裡感謝媽媽對他十幾年如一日的辛勞付出。

聽到兒子的回答,媽媽這些年來遭受的所有冷言冷語和委屈心酸,一定都瞬間煙消雲散了吧。

鏡頭外的我們,看到了一個暖心的世界。

“我媽媽是外賣配送員”,這個男孩的告白看哭多少父母!

這個戴著眼鏡有點胖胖憨憨的小夥子,希望大家可以尊重媽媽時的那份真誠,不僅是語言,更是行動。哪怕從自己開始,從微笑開始,他相信這個世界始終還是充滿善意的,也相信愛可以傳遞。

這位十幾歲的初中生,簡單一句話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如此溫馨的畫面:他的家庭,雖然簡樸、雖然清貧,但是,有一個把媽媽時刻捧在手心的爸爸,有一個感恩和心疼自己的兒子。這也許是幸福家庭最美好的狀態了吧。

臺下的媽媽一直羞澀靦腆地微笑、抿嘴,眼神還略帶閃爍,整天風吹日曬的工作在她臉上都看不到歲月的痕跡。

4

你有沒有為自己的父母自卑過?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有沒有因為自己父母的職業而自卑?”

一個知友的回答是:

“有吧,這種自卑與自怨貫穿了我的成長。

很小的時候,並不懂有個賣肉的父母和別的小朋友有什麼區別,印象中父母周圍永遠有著洗不去的生肉油膩的味道。

上了小學,開始父母接送我,那個時候就覺得不一樣了,別人的父母永遠乾乾淨淨不慌不忙,我的父母永遠忙得圍裙都來不及脫就急著來接送我。

所以我上了二年級就學會了自行車,開始自己上學,但是父母經常讓我順路送貨,為了不被其他人撞見,我要提前很久去學校,送完貨還要拿紙好好地擦一下我的自行車車筐,怕有油和血腥味,會被其他同學問起,那個時候我大概已經知道我的父母和別人的不太一樣。

最怕的就是帶家長和開班會,還有就是老師若有若無地打探家庭情況,每次填表的時候永遠會在父母職業那一欄猶豫很久。”

想起前不久曾經看過的一個視頻:一個初中生當街踢打一箇中年女性。

甚至用自行車在女人身上推壓,而這個人正是男孩的媽媽。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男孩的父親過世,其母患有精神疾病因擔心總跟著孩子,男孩覺得丟臉開始打罵。

“我媽媽是外賣配送員”,這個男孩的告白看哭多少父母!

而當記者在採訪母親,問她是否責怪孩子時,母親卻這樣回答:

“我媽媽是外賣配送員”,這個男孩的告白看哭多少父母!

“我媽媽是外賣配送員”,這個男孩的告白看哭多少父母!

孩子嫌棄“沒出息”父母,見得太多了……

有的人假裝不認識在路邊清潔的父母;

有的人謊稱父母忙沒空參加家長會;

有的人嘲笑父母跟不上潮流,打扮土氣。

誰不希望父母體面,可是還有很多父母,即使拼盡全力地生活,仍然掙扎在所謂的“底層”,他們的孩子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但是,視頻裡的李仁志是個例外,他的媽媽雖然是外賣配送員,卻一開始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5

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是父母彼此相愛

在這期節目裡,孩子的爸爸並沒有出現過,但他卻是這期節目裡的靈魂人物。

從李仁志說的“因為當你打開門的那一瞬間,看見的也有可能是我爸爸捧在手裡的‘小公主’”這句話中可以想象出,這個家庭裡,爸爸深愛著媽媽。

媽媽在家裡是最幸福的人,被兩個男人寵愛。

心理學家說: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二人彼此相愛。這是最好的婚姻狀態,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最富有安全感,孩子的性格開朗,情緒穩定,擅於表達自己的情感,也願意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知道在意其他人的感受,懂得心疼別人。

這個叫李仁志的男孩,就是這樣一個孩子。

做好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生活即教育,父母過什麼樣的生活,就是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孩子最好的起跑線,不是特長班,不是學區房,而是他的父母彼此相愛。

我們不知道站在天台上對著媽媽喊話的憨厚少年很多年後會有一個怎樣的未來,但是我們可以相信,他一定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擁有積極、樂觀、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