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故事丨兩名老黨員的“吝嗇”和“大方”

湘潭在線1月3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宋鍇 通訊員 黃杜)93歲的歐陽惠和92歲的朱輝琴住在湘鋼新一村,兩人是一對“吝嗇”的夫妻:身上的衣服破了,一直捨不得扔,打上補丁繼續穿;過春節時,女兒、女婿高高興興地提了些補品想孝敬二老,不僅被嘮叨了半天,而且要他們去退貨。

雖然歐陽惠夫婦在生活上小氣,但對慈善事業卻出手大方,這31年來,他們每年都會捐出好幾筆錢,加起來差不多20萬元。

歐陽惠出生於郴州市汝城縣。1949年,他和妻子投身革命。解放戰爭勝利後,妻子被分配到汝城縣婦聯,歐陽惠被分配到汝城縣平太區區政府,後調到湖南省委宣傳部等部門工作。1958年,歐陽惠夫婦響應國家大鍊鋼鐵的號召,來到湘潭支援湘鋼建設。

有了令人羨慕的工作和安定的生活,夫妻倆想為家鄉的鄉親們做點事情。他們堅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1987年,夫妻倆開始頻繁向老家的小學、圖書館和教育基金會捐款,他們希望越來越多的孩子受教育,將來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老家親戚說的一件事讓朱輝琴心裡很難受:小媚是名“90後”,父母一直打零工,從十多歲開始,懂事的小媚白天上課,回家還要做家務、幹農活,晚上哄弟弟睡著後,才有時間做功課。年邁的奶奶患病多年,靠藥物來穩定病情,花了家裡不少錢。2015年,小媚以優異的成績被湖南科技大學錄取,但因家境貧寒,一家人為她的學費和生活費犯了愁。

“貧窮不是她的錯,不能因為這個耽誤了她的前程。”歐陽惠夫婦第二天就聯繫上小媚的家人,承諾資助她完成大學學業。4年裡,歐陽惠夫婦每年資助小媚4000元,而且每年春節還匯款給她奶奶治病。現在,小媚早已有了穩定的工作,這讓歐陽惠夫婦十分欣慰:“孩子能有個好前途,我們特別高興!”

前段時間,夫妻倆把平時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一萬元退休金捐給嶽塘區嶽塘街道瓦窯塘社區,用作貧困家庭基金,為轄區內的困難家庭提供必要的資助。

2018年12月26日,瓦窯塘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馬亮紅專程來到湘鋼新一村,向歐陽惠夫婦發放了一本愛心捐助榮譽證書。馬亮紅說,老夫妻連一件好衣服都捨不得給自己買,穿破了也不肯丟,硬要打個補丁繼續穿。

有一年春節,女兒女婿買了一些補品孝敬二老,沒想剛進門,二老看到他們手裡的大盒小盒,一下就變臉了,不僅嘮叨了半天,還要他們去退貨。

馬亮紅說,儘管生活簡樸,但歐陽惠夫妻倆對捐款這件事沒有絲毫猶豫,31年來,每年都會捐出好幾筆錢,數額在200元至20000元不等,累計捐款40多次、約20萬元。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社會各界紛紛援助災區同胞。一天,住在湘鋼新一村的黃爺爺在散步時,看到歐陽惠行色匆匆地往回趕,像是家裡出了什麼大事,可沒多久他又出門了,後來才知道是湘鋼正在為災民募捐,歐陽惠急著回家取出了1400元退休金,捐給了災區。

歐陽惠夫婦都是老黨員。歐陽惠90歲時,湘鋼離退休處老幹科給他發放了1000元祝壽禮金,他索性加了1000元,作為多交黨費上交給了組織。後來,這筆錢被逐級上交至中共中央組織部。第二年,朱輝琴滿90歲後,將老幹科發放的祝壽禮金捐給了志願者服務團隊。

歐陽惠夫婦說,他們會在慈善這條路上堅持下去,盡最大努力去幫助貧困家庭,“人雖然離休,但思想上不能掉隊。黨和國家培養了我們,我們想多為社會貢獻出個人微薄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