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突發黑天鵝:炒股虧了200億?

中國人壽突發黑天鵝

2018年開始,股市各種黑天鵝橫飛:債務爆雷的、股權質押爆倉的、大股東清倉式減持的、董事長跑路的,簡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回首這些出事的公司,幾乎是清一色的民企小市值上市公司。一開始的時候,有上市公司出事,投資者還當個大新聞看,後面出事的公司多了,人們也習以為常了。

1月19日收盤後,A股又有一家公司曝出了業績地雷。所有人都沒想到,它居然是A股的巨無霸、金融股扛把子中國人壽(601628.SH)!

當天下午,中國人壽發佈公告,預計2018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2017年度減少約人民幣161.26億元到人民幣225.77億元,同比減少約50%到70%。

公司稱,2018 年年度業績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受權益市場整體震盪下行影響,公司公開市場權益類投資收益同比大幅減少。


中國人壽突發黑天鵝:炒股虧了200億?


啥是權益類投資?說白了就是炒股票、買基金、買理財、投資別的公司等等。

幾個月前,中國人壽在公佈2018年半年報時候,披露過權益類投資的具體情況:

權益類投資金額為4167億元,比2017年有小幅度增加。 其中,股票類投資金額為1730億,佔比達到了41.52%,基金類投資1074億,佔比25.79%,銀行理財類產品投資375億,其他權益類產品987.17億。

從投資結構上看,高風險的股票佔比超過4成,高風險+中等風險的基金的佔比超過四分之一。

2018年股市有多慘烈?光上證指數就下跌超過1000點,個股就更不用提了,光腰斬的就500多家。

這種大環境下,中國人壽投資不虧損才怪。

中國人壽的這件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前段時間的炒期貨鉅虧40多億的中國石化(600028.SH)。

12月底,中石化曝出子公司炒期貨鉅虧,導致股價兩天大跌10%,上證指數大跌0.61%。

兩大巨型企業紛紛在投資上栽跟頭,是不是了反映公司內幕存在風險控制問題?這個話題點到為止,不細說。

國家隊受衝擊

其實早在三季報的時候,中國人壽就給市場打過一次“預防針”。

中國人壽當時說:公司已經在優化股權資產配置結構,但是股市行情一直都非常低迷,公開市場權益類資產收益明顯減少。

只是大多數人沒有想到,

這個“明顯”的金額居然高達161億至226億!

看看下圖中國人壽截止2018年三季度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情況,證金公司、匯金公司、社保基金這些鼎鼎大名的國家隊資金都身在其中。

中國人壽的這枚大雷很可能會影響到國家隊們的業績。


中國人壽突發黑天鵝:炒股虧了200億?


A股再添新雷?

早在中國人壽業績變臉之前,另一家保險巨頭新華保險(601336.SH)在1月7日就因為業績和換帥問題而暴跌,當天位列滬深兩市跌幅榜第一位。

業績方面,新華保險的問題是躉交保費(即在投保時一次交清全部保險費)斷崖式下滑近50%,理財型業務也下滑了近50%。

結合新華保險和中國人壽的問題可以看出,除了在傳統的保費收入上創收越來越難之外,保費的投資收益下滑已經成為引爆保險公司炸雷的導火索。

盤點目前A股的種種地雷,主要有以下幾個:商譽減值、清倉式減持、業績變臉、高比例股權質押。

中國人壽暴露出來的問題,有可能會成為A股業績地雷中一個新的大品種:

投資收益虧損雷。

眾所周知,這幾年實體經濟不好乾,老闆們紛紛搞起了金融,大筆資金用來炒房、炒股,炒茅臺。

然而槓桿加的太猛容易失控,2015年年中到2016年年初,短短半年股市就崩了3次。

之後的幾年,大盤股相對堅挺,中小盤股票進入漫漫熊途。到了2018年,幾乎所有的股票開始齊跌。股市是保險公司重要的投資渠道,因此股票投資的虧損最終會引發保險公司的業績地雷。

保險股、銀行股是穩定上證指數的定海神針,一旦保險股紛紛出事,將直接對大盤產生衝擊。

很多投資者要問了,新華保險和中國人壽出了事之後,保險業的老大中國平安(601318.SH)會不會出問題呢?

但願中國平安沒事兒,這家市值過萬億的、基金紛紛重倉的巨無霸一旦有事,A股必然會被炸的外焦裡嫩。

爆雷密集日

1月29日,註定是載入A股史冊的一天。除了中國人壽發佈了業績大幅縮水200億左右的公告之外,還有數十家上市公司發佈了2018年業績預虧公告。

舉幾個典型的例子:

盛運環保虧損25個億,虧損額超過市值,坑爹不坑爹? 華錄百納虧損33億,虧損接近市值,瘋狂不瘋狂? 生產套套的人福醫藥虧損22-27億,這下真把股民套住了!


中國人壽突發黑天鵝:炒股虧了200億?



截至1月29日晚,已有37家公司2018年度業績預虧下限超過10億元,而去年超過這個數字的公司只有19家。

這些公司鉅虧的最大原因莫過於計提商譽減值。

2014年-2015年的那波牛市,在資金面上,以全社會加槓桿為最主要特徵;在上市公司內部,則是以併購重組為原始驅動力。

在當時,上市公司為了真心做強做大也好,為了玩概念也好,紛紛以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大搞併購重組,很多被收購方更是好高騖遠地搞出了不切實際的業績對賭協議。

幾年過去之後,醜媳婦該見公婆了。很多公司完不成併購時候的業績對賭協議,於是商譽爆雷在A股炸響。

商譽爆雷如此密集的發生,也不排除很多公司在搞“財務大洗澡”,一次性把商譽減值出清,後面的負擔就沒了,如果每一年都計提減值的話,連續兩年虧損之後,離退市就不遠了。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股市都會籠罩在商譽爆雷的陰影之下。槓桿牛市在2015年年中就已經結束,但後遺症卻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消化。不得不說,這個後遺症有點大!

結語

目前,中國人壽市盈率在24倍左右,業績下滑50%-70%之後,市盈率對應的會來到50倍以上。

一談到金融股,市場上很多人都在鼓吹其低估值。請問50倍以上的市盈率的中國人壽,還能叫低估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