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前兩天有一則微博熱搜,都在討論演員許晴的年齡。讓大部分人感到意外的是,許晴已經50歲了。

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歲月似乎沒在她身上留下多少痕跡,依然風姿不減。

她在微博裡寫下50歲的感想:

二十歲時是像個10歲的乖孩子,三十歲時經歷了青春期的迷茫和慌張,四十歲時體驗到了成年後踏入社會的勇氣。

而今天的五十歲,人生多了一份二十五歲的篤定、坦然與擔當。

她沒有迴避自己身上那些爭議的部分,這番自白,讓我佩服起她的坦誠。

很多人瞭解許晴,是從一檔綜藝節目《花兒與少年》開始。

這檔節目對許晴來說無比真實和殘酷,它毫無掩飾地暴露了她在生活常識、生存能力上的嚴重匱乏。

愛哭、嬌氣、任性,節目結束,她的身上新增加了這些標籤。

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許晴也在反省自己,她在接受專訪時說:“那時候我產生了很嚴重的挫敗感,但嚎啕大哭之後又覺得自己特別幸運,這算是給我補了一課,我的人生一定要經歷這個。

許晴的直接令這位記者很吃驚。

記者寫道:“許晴笑起來沒有一絲陰影,真不像一個在娛樂圈呆了二十年的大明星,可以保留好自己的天真,又居然有保留天真的能力。”

曾看過這樣一個說法,說最好的演員都是一張白紙,讓角色在白紙上塗抹。

他們必須足夠簡單,才能演繹複雜。

被重重障礙掩蓋的心性,無法中立地觀察人間百態,摻雜了太多雜念。足夠簡單,才能讀懂自己和他人身上發生的起心動念。

生活中的許晴,不斷給自己做減法,永遠以一顆年輕、成長的心態體悟人生。

近幾年,大熒幕前的許晴更是千變萬化,貢獻了諸多讓人過目難忘的角色。

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老炮兒》裡潑辣爽利的北京大妞兒,《邪不壓正》里美豔妖冶的唐鳳儀,還有話劇《如夢之夢》裡有傳奇一生的顧香蘭。

給人生做減法,刪掉隨年歲增長而來的恐慌、焦灼。

我們無法讓滴答行走的時間停止,但可以用簡單輕鬆的心態擁抱未來的每一刻,

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簡單並不意味著這個人無法進行復雜的思考,有時,選擇簡單是一種大智慧。

不久前,“微信之父”張小龍做了一次公開演講,總結了微信的8年。

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微信一直堅持底線,我們要做一個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戶看來,這個工具就像他的一個好朋友。”

微信一直遵守著非常剋制的設計原則,從不做節日運營,很多功能都是隱身的,只有用它時才存在。

極簡是張小龍推崇的設計原則,他認為好的產品是含蓄的,美的,有用的,是不會放過任何細節,同時又有著儘可能少的設計。

公司高層曾希望他不停地做微創新,把預先想到的功能都放進上去。

張小龍認為,功能已經做到了最簡化,而微信與競爭對手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那些臃腫豔俗的部分。

微信作為一個用戶量達數十億的產品,張小龍完全可以利用這龐大的用戶數,投放廣告,獲得更大的效益。

但是他說:“我們對於用戶的態度上必須是一種善良的態度,而不是一種套路的態度,這種善良應是一種基於理性之上的善良。

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心理學家鮑邁斯特曾提出“自我損耗”的理論:外在形式越簡單的東西,智慧含量越高,因為它已經不再依賴形式,必須依靠智慧。

想必張小龍一定是參透了其中的道理,所以選擇做出一款簡單極致的產品。

對於他來說,簡單是一種經過了複雜思考後的選擇,更是一種堅守善良的智慧。

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作為一個能持續二十多年寫作的暢銷書作家,村上春樹一直過著非常清簡的生活。

自從1982年起,他固定在每天早上5點前起床,伏案寫作幾個小時,然後出門長跑。三十幾年從未間斷。

不參加任何協會,幾乎不出席任何社交場合,他有著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

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村上春樹曾經寫過一本書叫《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在書裡,他說跑步是對自己的一種訓練。

跑步看似簡單到枯燥重複,對他來說,卻是能夠保持勤奮寫作的秘訣。

文化學者梁文道認為:

對作家而言,寫文章或許屬於頭腦的勞動,但是要寫完一本完整的書,不如說更接近體力勞動。

坐在書桌前面,從虛無的地平線上升起想象力,生出故事,這樣的作業,比一般所想象的需要更大的能量,且必須長期持續。

跑步給村上春樹帶來了可以一直沸騰著的動力。

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他曾這樣評價自己:“我就像一個大水壺,要花些時間才能沸騰,但沸騰後我會一直熱著。

簡單其實是一種放棄,捨棄多餘的東西,從而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用專注和純粹投入做一件事。

簡單並不是寡慾,而是確定自己要什麼,對渴望的東西有明確的追求。

50歲的許晴: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寫在最後:

許晴的真,張小龍的智慧,村上春樹的專注,都依託於內心的簡單和純粹。

簡單的真諦,是放棄那些不能讓人變得充實豐富的一切。

保持開放,保持善良,保持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