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消息出現,暴風集團閃崩跌停,A股上市公司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1月26日,A股上市公司暴風集團股價再橫盤震盪兩個小時之後,13:16分,股價發生閃崩,49分鐘之後,股價跌停,收盤亦以跌停價報收。作為創業板指數的重要權重股和滬深兩市重要的人氣指標股,暴風集團閃崩跌停,對於A股大盤的影響不可小視。

一則消息出現,暴風集團閃崩跌停,A股上市公司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請輸入圖片描述

收盤之後,有媒體報道稱,暴風集團1月以來被列為多起訴訟的被執行人。這意思很明瞭,暴風集團已多次被列入老賴的名單。這樣的消息對上市公司的聲譽有比較大的影響,利空上市公司的股價。但是消息畢竟是媒體發佈,而不是暴風集團官宣的消息。就是這樣的消息,暴風集團股價應聲栽倒,直接跌停。為何這樣一則媒體報道會引起暴風集團股價大跌?本人認為,消息只是導火索,是外在原因,只能影響股價,真正引起股價大跌的是上市公司的內在因素。

一則消息出現,暴風集團閃崩跌停,A股上市公司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作為上市公司,暴風集團的反應迅速,官宣做出澄清:公司被列為被執行人系因為公司與離職員工的勞動糾紛進入執行階段,涉案金額合計69.04萬元。上述案件系員工與公司在離職補償協議的具體細節上存在分歧,員工提起勞動仲裁。並否認公司被列入失信執行人名單。

勞資糾紛和被列入老賴的情節相比,不在一個量級和層次。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股價大跌的風險,但縱觀暴風集團上市以來的股價表現,2015年5月21日,股價出現最高點123元,其後至今,三年多的時間,股價一路下跌,截止1月25日,股價報收8.01元每股,累積下跌幅度超90%。暴風集團股價為何一路下跌,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通過上市公司的一些列公告,我們可以找到下跌原因的蛛絲馬跡。

一則消息出現,暴風集團閃崩跌停,A股上市公司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請輸入圖片描述

一、上市之後股價被爆炒,股價漲幅過大。

炒新一直是A股市場的一大特色,這是市場畸形的表現。但凡有新股上市,無論公司基本面優劣,皆被市場爆炒。股市已經無暇分辨上市公司的質地,價格發現功能被完全抑制。久而久之,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助漲了投機之風。這也為後期埋下了隱患。

暴風集團發行價7.14元每股,上市後趕上一波槓桿牛市,A股市場投機的特性和炒新的特徵暴露無遺,很快股價便拉昇至123元每股。縱觀整個牛市,暴風集團上市後連續29個漲停,漲幅3161.51%,在創業板所有個股中,漲幅拔得頭籌。暴風集團雖然有三大塊業務,但核心業務是播放器暴風影音,股民應該都知道,前些年是很火爆的播放軟件。但是隨著換聯網行業的發展和軟件的更新換代,暴風影音已被遺忘在角落。所以,在本人看來,暴風影音算不得優質資產,股價漲到百元以上,是作繭自縛,現在只能自食惡果。

一則消息出現,暴風集團閃崩跌停,A股上市公司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請輸入圖片描述

二、公司業績變臉。

2018年三季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暴風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0.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8.86%,歸屬淨利潤為-2.2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128.39%。根據暴風集團近三年的營收狀況,不僅經營性現金流連續兩年為負,就連資產負債率也是不斷攀升,由2017年12月底的64.86%,上升至2018年9月的78.65%。

業績是上市公司價值最重要的體現,只有上市公司業績穩定增長,股價才會走長牛。靠講故事,股價只能進行投機性拉昇,暴風集團上市趕在牛市,又遇上互聯網+的浪潮,所以股價被爆拉。股市講完後,股價便迴歸價值。

一則消息出現,暴風集團閃崩跌停,A股上市公司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請輸入圖片描述

三、大股東大筆減持套現。

暴風集團2015年3月上市,上市滿一年後,部分股份解禁。而該公司的大股東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堅持之旅。

作為暴風集團的重要股東,北京和諧成長投資中心已累計四次堅持持有的股份,減持時間分別是2016年4月、2017年6月、2018年1月、2018年4月,減持套現資金額超12億元。

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馮鑫,自暴風集團上市之後並未直接減持股份。翻閱公司的股東名單,可以發現2016年,融輝似錦、瑞豐利永、眾翔宏泰三隻基金位列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實質上,這三家基金的實際控制人是馮鑫。最初,馮鑫旗下三家基金合計持有暴風集團5.23%股份。而在減持後,截至2019年1月3日,三家基金合計持有暴風集團4.65%股份。

一則消息出現,暴風集團閃崩跌停,A股上市公司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請輸入圖片描述

減持的大股東不止這些,上市之後,公司股權大幅增值,但是這只是數字,並未兌現。面對突如其來的大筆財富,有幾個人不想裝進口袋,落袋為安?大股東也是人,自然也有這個想法,這筆財富是踏踏實實做企業幾十年甚至幾代人都無法積累到的。所以,大股東多數都有減持的衝動。但是大股東也不能忘記,這些財富是股市給予的,是成千上萬的投資者支持的,取之於股市,就要更努力創造財富,為股東創造價值。大股東普遍缺乏契約精神,把回報中小股東拋之腦後,只顧自己套現。

此外,大股東減持也昭示了大股東對於企業未來股價缺乏信心。試想,如果公司股價未來還要穩步上漲,有誰會傻到提前大筆減持?

所以,擊垮暴風集團股價的不是消息,而是企業自身的問題。而這也是A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建立起有效的制度,約束大股東減持行為,有效的引導企業回到踏實經營主業的軌道上,樹立契約精神,回報大股東。(公眾號:暢遊股海的老船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