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罕見跌停 莫慌!一個偉大的時代在開啟


茅臺罕見跌停 莫慌!一個偉大的時代在開啟


陰溝裡會翻船,可憐茅臺一世英名,卻在財報上傾生。

一字跌停板開盤,這在茅臺歷史上市是不曾有過的,股災期間也沒有。歷史上唯一一次跌停板,是在2013年9月2日,集合競價開始後10分鐘內被迅速按到,而近日的一字板也算是一個茅臺的一個歷史。

當時跌停的原因也是源自一份十分糟糕的財報,營收跟淨利潤都十分慘淡,但當時茅臺的股價只有150元。

今日的跌停也是源自一份財報,28日晚間茅臺披露三季報,一眼看過去,還可以淨利潤同比23.77%。不過,魔鬼在細節,單獨把第三季度拿出來看,歸母淨利潤 89.69億元,同比僅微增2.71%。

2.7%!你大概不知道這數字意味著什麼,我列一組數據你就明白了,2017年9月末至今年9月末,貴州茅臺5個單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138.41%、66.84%、38.93%、41.53%以及最新的2.71%。

這就跟你平時考試都是100份,但有次發揮失常考了98份,被揍是一個道理。

國人賦予了茅臺很多光環,但無論如何茅臺也是一家企業,特殊之處,在於白酒是最早學會用股市來賺錢的行業。茅臺始祖,03年實行低級的產銷控量終端提價,一直沒變過。質變是11年,4萬億後,大佬們發現茅臺提貨單是個金礦,導致一級經銷商的單隻有小部分變為現貨,剩下的都在轉手炒,造成市面沒現貨脫銷的錯覺,事實上是本該流通的貨都寄在廠家倉庫,雙贏。

這些年真正賺大錢是炒提貨單的大佬們和茅臺廠,一張單子幾千件,幾百件,廠家也高興,收到貨款甚至連貨不用發,廠家沒風險,經銷商不愁賣,商品可控價,回款快,股票漲,市值高,利潤升,皆大歡喜。

股民和囤酒的還真沒怎麼賺的錢,不信你問問但總!

15年之後,價值投資大行其道,機構一拍大腿,幹茅臺啊,靠散戶兜裡那點存款買茅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如今,機構信仰崩潰,互相踩踏,不僅沒在茅臺上賺到錢,反而被悶殺,鬱悶的一比吊糟!

抱團到踩踏,也就是一轉身的事,茅臺帶翻了上證50,釀酒、醫藥、家電集體殺跌,大金融也黯然失色,招商銀行盤中大跌7%,中國平安晚間公佈季報,市場擔憂會類比茅臺,先跌個5%再說,場內跌數量增加,賺錢效應再度跌至冰點,對股民情緒打擊較大。

市場收盤後,高層回應了GJD清盤基金的報道,傳聞曲解事實,股票沒減持,反而有所增加。哎!還真拿股民的智商不當智商。。。。

上市公司企業法改革在週末被眾多專家解讀為重大利好,但今天大小盤通吃,上證50跌3.21%,滬深300跌3.05%,創業板跌1.01%,GJD這麼大的利好居然沒有開幹,鬱悶啊!

這麼多年了,公司不能自買自賣的股權制度基石,從來沒有被挑戰過。而這次修法的神奇之處在於,審議到通過就四天,並且立即執行,可見問題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刻。

公司法以前對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做了極其苛刻的規定,導致上市公司基本無法回購股票,或者程序很複雜很複雜。股價跌成狗了,上市公司也是乾著急,不能動用企業資金買進。而此次公司法修改,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表面上還是有很多限制,但實際上,基本沒限制了。因為有個兜底的表述,為了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的需要,這個解釋就是橡皮筋了,可操作的灰色地帶就寬了許多。

夢想跟現實是有差距的,炒A股的人其實都明白一個道理,大家關心的並不是長期的股票投資價值,因為幾乎所有人都相信A股從來都只有博弈。想在A股當中找到一隻10年上漲,跑贏GDP的股票,那概率還不如去賭場。

現在股市最緊迫的事是股權質押雷暴問題,鼓勵上市公司用公司利潤來買入股票託底,不需要開股東大會,只需2/3的懂事同意即可,也就是說大股東質押的票可以用自己公司現金流來兜底,但問題是,這樣做的結果是更加噁心的炒作。

甚至大股東都不用動腦子,券商都幫你想好了,縱容大股東去做,而這就跟股權質押一樣。這也難怪A股會遭頻繁吐槽,一管就死,一放就亂。

回購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提升股價,這比分紅好使的多,但這裡得區分正常回購和惡意炒作。比如正常的公司股權保衛戰,或者是看好企業的未來發展,但如果是股價被惡性炒作到高位後出現的回落,然後引發暴跌,之後的環境也不利於公司業務的擴展,而此時大股東利用公司現金流回購股份,這只是為了讓自己的資產不縮水罷了,但卻損害了小股東的權益。

就算巴菲特也不會給你背書你在30萬美刀買入他的股票,明年跌倒10萬,他會回購讓股價保證30萬的。

所以,公司回購股票的動機就很重要了,如果公司現金流充沛,各項財務指標都很正常,也不需要去發展新的技術,市場,那麼回購是有效的,但你認為A股有幾家這樣的公司,即便是茅臺,但那是國資,你動一個試試?需要回購,恰恰是那些權質押暴雷的上市公司,但他們有錢回購嗎?

《虎嘯龍吟》有句經典“依依東望,忘的是時間”,公司法修改是件大事,但需要時間,股市玩法已經改變了。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