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紅利:秦地文韻重牛人把壺歌——淺讀秦川牛《文韻壺歌》有感

題目:秦地文韻重牛人把壺歌 ——淺讀秦川牛《文韻壺歌》有感

祝紅利:秦地文韻重牛人把壺歌——淺讀秦川牛《文韻壺歌》有感

秦川牛,中國五大黃牛品種之一,因產於陝西省關中地區的“八百里秦川”而得名。秦川牛歷史悠久,役用能力和肉的品質均是有口皆碑。能以此作為筆名的人,一定是勤耕不輟的人,腳踏實地的人,樂於為文學和讀者奉獻一切的人。走近貟社教老師後,幾多往來,更多瞭解,他果如筆名,的確是一個令人可敬的人。相比之下,他更喜歡別人用筆名來稱呼自己。

數日前,在呂紅青老師詩集《池月禪心》的座談會上,再遇老牛(請允許我用這個稱呼表達對他的尊重),自然如約得到了他新出的詩集——《文韻壺歌》。這本書的書名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久知老牛多才,小說、編劇、詩歌、散文,均有涉獵,文韻自是容易理解。然而壺歌呢?莫不是老牛貪酒,常常把酒當歌?

翻閱完一序二評一百二十四首,才豁然開朗。原來文韻暗指“文韻閣”,本是他家位於前進路上的茶樓;壺當然不是酒壺,而是肚皮和容量都更大的茶壺。立刻,腦際裡浮現出一個老牛伏案,一手把壺呷茗,一手執筆耕耘的畫面。可謂是碧波盪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啊。

翻閱完《文韻壺歌》不由得對老牛更加敬重。老牛自己說自己是汪派,我看不盡然,他的詩更多具有秦人應有的氣質,不走作,不拗口,不無病呻吟,敢說敢寫,詩心昭然,往往給人以力量。

老牛的詩的藝術性也很強。他的詩集中到處是充滿智慧性的語言,毫無疑問,這些都來自於他對人生、對生活的深邃思考。另外,雖然這本詩集中收入的都是散文詩,但是卻不失古體詩的味道,許多詩都做到了一韻到底,讀起來朗朗上口,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總體上講,在詩歌創作與欣賞方面,我還是個小學生,無論是功力還是道力,都需要再修煉,再加強,再提高。因此,對老牛的詩的藝術性和價值取向我還不能做到全面、深刻的歸納或論述,我能做的就是繼續愛著《文韻壺歌》,閱讀它,研究它。

文道深深,詩道悠遠。願老牛繼續在溫馨芬芳的文韻閣裡,用秦磚架起漢罐,舀渭水,慢火焙,右手筆,左手茶,品千載的風雨,鑑萬世的雲煙……

祝紅利:秦地文韻重牛人把壺歌——淺讀秦川牛《文韻壺歌》有感

祝紅利,筆名惟有清風。陝西渭南東塬人,渭南市詩詞學會會員,臨渭區作協會員,小學教師。筆耕一年來,多篇文學作品榮獲省、市、區級獎項或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