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红利:秦地文韵重牛人把壶歌——浅读秦川牛《文韵壶歌》有感

题目:秦地文韵重牛人把壶歌 ——浅读秦川牛《文韵壶歌》有感

祝红利:秦地文韵重牛人把壶歌——浅读秦川牛《文韵壶歌》有感

秦川牛,中国五大黄牛品种之一,因产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八百里秦川”而得名。秦川牛历史悠久,役用能力和肉的品质均是有口皆碑。能以此作为笔名的人,一定是勤耕不辍的人,脚踏实地的人,乐于为文学和读者奉献一切的人。走近贠社教老师后,几多往来,更多了解,他果如笔名,的确是一个令人可敬的人。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别人用笔名来称呼自己。

数日前,在吕红青老师诗集《池月禅心》的座谈会上,再遇老牛(请允许我用这个称呼表达对他的尊重),自然如约得到了他新出的诗集——《文韵壶歌》。这本书的书名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久知老牛多才,小说、编剧、诗歌、散文,均有涉猎,文韵自是容易理解。然而壶歌呢?莫不是老牛贪酒,常常把酒当歌?

翻阅完一序二评一百二十四首,才豁然开朗。原来文韵暗指“文韵阁”,本是他家位于前进路上的茶楼;壶当然不是酒壶,而是肚皮和容量都更大的茶壶。立刻,脑际里浮现出一个老牛伏案,一手把壶呷茗,一手执笔耕耘的画面。可谓是碧波荡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啊。

翻阅完《文韵壶歌》不由得对老牛更加敬重。老牛自己说自己是汪派,我看不尽然,他的诗更多具有秦人应有的气质,不走作,不拗口,不无病呻吟,敢说敢写,诗心昭然,往往给人以力量。

老牛的诗的艺术性也很强。他的诗集中到处是充满智慧性的语言,毫无疑问,这些都来自于他对人生、对生活的深邃思考。另外,虽然这本诗集中收入的都是散文诗,但是却不失古体诗的味道,许多诗都做到了一韵到底,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总体上讲,在诗歌创作与欣赏方面,我还是个小学生,无论是功力还是道力,都需要再修炼,再加强,再提高。因此,对老牛的诗的艺术性和价值取向我还不能做到全面、深刻的归纳或论述,我能做的就是继续爱着《文韵壶歌》,阅读它,研究它。

文道深深,诗道悠远。愿老牛继续在温馨芬芳的文韵阁里,用秦砖架起汉罐,舀渭水,慢火焙,右手笔,左手茶,品千载的风雨,鉴万世的云烟……

祝红利:秦地文韵重牛人把壶歌——浅读秦川牛《文韵壶歌》有感

祝红利,笔名惟有清风。陕西渭南东塬人,渭南市诗词学会会员,临渭区作协会员,小学教师。笔耕一年来,多篇文学作品荣获省、市、区级奖项或发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