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化」數據化,不是數字化


「數據化」數據化,不是數字化


數據”(data)這個詞在拉丁文裡是“已知”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事實”。這是歐幾里得的一部經典著作的標題,這本書用已知的或者可由已知推導的知識來解釋幾何學。

如今,數據代表著對某件事物的描述,數據可以記錄、分析和重組它。我們還沒有合適的詞用來形容莫里和越水重臣教授所做的這些轉變,所以我們姑且稱其為“數據化”吧——這是指一種把現象轉變為可製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過程

數據化和數字化大相徑庭。數字化指的是把模擬數據轉換成用0和1表示的二進制碼,這樣電腦就可以處理這些數據了。數字化並不是計算機改革的開始,最初的計算機革命是計算能力的飛躍。

我們通過計算機計算過去需要耗費很長時間的項目,比方說導彈彈道表、人口普查結果和天氣預報。直到後來才出現了模擬數據和數字化。所以1995年,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發表他的標誌性著作《

數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的時候,他的主題就是“從原子到比特”。20世紀90年代,我們主要對文本進行數字化。隨著過去的幾十年裡存儲能力、處理能力和帶寬的提高,我們也能對圖像、視頻和音樂等類似的內容執行這種轉化了。

​今天,技術專家都默認大數據的發展和計算機的變革是同步的。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毫無疑問,是現代信息系統讓大數據成為了可能,但是大數據發展的核心動力來源於人類測量、記錄和分析世界的渴望。信息技術變革隨處可見,但是如今信息技術變革的重點在“T”(技術)上,而不是在“I”(信息)上。現在,我們是時候把聚光燈打向“I”,開始關注信息本身了。為了得到可量化的信息,我們要知道如何計量;

為了數據化量化了的信息,我們要知道怎麼記錄計量的結果。這需要我們擁有正確的工具。計量和記錄的需求也是數據化的前提,而我們在數字化時代來臨的幾個世紀前就已經奠定好了數據化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