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為何對魯迅大動干戈?她放下一句狠話,至今還赫赫有名

秋瑾為何對魯迅大動干戈?她放下一句狠話,至今還赫赫有名

當時的日本政府因為蔑視中國,就發佈了一個取締規則,而規則的內容呢,則是對中國人的侮辱。這件事便在當時的留學生中展開了不少爭議。面對這件事,這些留學生形成了兩種意見,一種則是相對來說比較激進一點,一種則更偏保守。激進派認為,他們無法忍受日本對自己祖國侮辱的行為,大家應該放棄求學,返回國內。而保守派則認為求學更為重要,“師夷長技之制夷”,他們不可以輕易放棄,要學到有用的東西才回去報效祖國。而恰巧呢,兩個人各自站在一邊。所以呢,干戈就由此而來。

秋瑾為何對魯迅大動干戈?她放下一句狠話,至今還赫赫有名

當時魯迅站在保守一派這邊,而以秋瑾的性格則站在激進一方。兩個人當然各有各自的理由,魯迅是為了學到實用的東西,在將來報效國家將本事用到有用的地方。而秋瑾呢,十分熱愛的祖國以至於無法忍受別人的侮辱。所以當時兩方人就爭論不休,而這時呢?秋瑾生氣加之她豪爽的性格,頓時拿出一把匕首,插在魯迅等人的面前的桌子上。因為在她心裡這些保守派等人都是貪生怕死之徒。於是她便說出:“回國之後,如若有人投降滿清政府,做那些通敵的賣國賊,那麼她這把匕首將永遠不會放過他。”

秋瑾為何對魯迅大動干戈?她放下一句狠話,至今還赫赫有名

因為兩個人本身就懷著不同的理念,魯迅是對懷著社會黑暗無限度的質疑。而秋瑾呢,則是懷著一腔熱血,身體力行的用自己的行動,去拯救這個曾被無數列強欺壓的中國,所以她雖然很年輕就倒在了革命的途中。但是她為女權,為革命做出的一切永遠值得後人尊敬。魯迅呢?則用他的筆桿喚醒了一代又一代腐朽麻木的中國人,使中國在近代不斷從屈辱和壓迫中解放出來!

秋瑾為何對魯迅大動干戈?她放下一句狠話,至今還赫赫有名

秋瑾這句狠話呀,到現在可還是赫赫有名的!但是她和魯迅都是我們民族、革命的英雄,雖然方式方法不同,但是永遠都值得後人去愛戴尊敬!大家是不是也這樣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