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頭傻腦、老實憨厚的郭靖為什麼是儒家之俠?

傻頭傻腦、老實憨厚的郭靖為什麼是儒家之俠?

金庸尤其擅長塑造大俠形象,他筆下的主人公也多為俠肝義膽、武功高強的俠者,蕭峰、郭靖、楊過、胡斐、張無忌等,盡皆如此。這些主人公,按其人格類型,可分為七種不同類型的俠者:儒家之俠、道家之俠、佛家之俠、遊俠、浪子、無俠、反俠。其中,郭靖、陳家洛、袁承志為儒家之俠,楊過、張無忌為道家之俠,蕭峰、虛竹、段譽、石破天為佛家之俠,胡斐為遊俠,令狐沖為浪子,狄雲、李文秀、阿青為無俠,韋小寶為反俠。

傻頭傻腦、老實憨厚的郭靖為什麼是儒家之俠?

在以上七種類型的俠者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儒家之俠郭靖。很多人不禁要問了,傻頭傻腦、少知無識的郭靖,怎麼就成儒家之俠了呢?無論怎麼看,郭靖也跟儒生沾不上關係,那麼他為什麼是儒家之俠呢?

傻頭傻腦、老實憨厚的郭靖為什麼是儒家之俠?

的確,無論是形象,還是個性,郭靖都跟儒生沒有半點關係,他只是個傻頭傻腦、憨厚老實的小夥子。《射鵰英雄傳》是一部典型的成長寓言小說,整部小說都圍繞主人公郭靖的成長曆程展開,從少年郭靖寫到青年郭靖,將一個只會三腳貓功夫的小青年塑造成能與黃藥師、洪七公、歐陽鋒等超一流武功高手爭鋒的青年俠者,這一切看似不可思議的故事通通發生在郭靖身上。

傻頭傻腦、老實憨厚的郭靖為什麼是儒家之俠?

之所以說郭靖的一系列經歷不可思議,是因為我們誰也不會想到,當初那個連話都講不清楚的傻小子,竟能搖身一變成為武功的集大成者。很多人會說,這不過是小說,作者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似乎沒什麼值得深究的。話雖如此,但金庸塑造的郭靖這一形象,實際上有著更深刻的教育意義,那就是勤能補拙,這也是郭靖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傻頭傻腦、老實憨厚的郭靖為什麼是儒家之俠?

不用說,《射鵰英雄傳》結尾時的郭靖,還只是一個有著蓋世武功的青年,那時的他當然不是俠者,更不是俠之大者,自然也跟儒家之俠沒有關係。

但郭靖是幸運的,《神鵰俠侶》的主人公雖是楊過,但其實也可以看成是郭靖的後傳。《神鵰俠侶》中的郭靖,早已今非昔比,或許他的智慧並沒有增長多少,但他的精神境界卻明顯提高了很多。

傻頭傻腦、老實憨厚的郭靖為什麼是儒家之俠?

較之青年郭靖,中年郭靖顯然更加沉穩,武功也精進不少,他的江湖經驗、地位、威望,自然也不是青年郭靖所能比的。《神鵰俠侶》中的郭靖,不僅是一代武學宗師,也是大宋武林的領袖人物,更是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郭靖給自己的子女取名為“郭襄”、“郭破虜”,就很好地體現出他有挽救民族危亡,救濟黎明百姓的宏願。為了抵抗蒙元的進攻,郭靖攜全家鎮守襄陽城,他和黃蓉更是戰死在襄陽城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一高尚的精神品質。

傻頭傻腦、老實憨厚的郭靖為什麼是儒家之俠?

儒家之俠,講求的正是兼濟天下,是一種積極的入世的行為。為了黎明百姓,民族危亡,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去捍衛心中的宏願。這一切,郭靖都做到了,而且做得極好。是的,在形象個性上,郭靖跟儒家之俠相去甚遠,但在精神上,他無疑是金庸筆下第一儒家之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