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活在当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的这句话,触动了我们心中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可是,“远方”真有那么美好,“生活”真的就只有苟且吗?

路在脚下,活在当下


1、“远方”并非逃避现实的桃花源

路在脚下,活在当下


2015年有一句著名的网络流行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源于一封辞职信。一名在中学任教11年的老师,辞去了多年的工作岗位,而辞职信上的离职理由就只有这十个字。


这封十分具有文艺情怀的信在网上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很多人羡慕欣赏这名教师追逐梦想的勇气,甚至有不少网友喊话,求“去远方的路上顺便带上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去远方看看”已经成为了追逐梦想的代名词。


“远方”的诱惑力如此之大,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容易对琐碎的生活感觉疲惫,另一方面,“远方”被脑海中的想象放大,代表了各种可能性——既能无限包容我们的过去,又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冀。


我们想通过改变身处的环境来改变自己的境遇和命运。似乎到了“远方”,我们就可以重新来过,摆脱世俗的烦扰。可我们常常忘记了,真正困住着我们的,不是生活也不是环境,而是我们自己。真的到达了远方,环境虽然改变了,但我们还是那个自己。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在异乡一样会生根发芽、卷土重来。如果我们没有改变,即使身在他乡,仍是故乡。


这样的“远方”不是世外桃源,而是海市蜃楼。


2、路在脚下,活在当下

路在脚下,活在当下


既然“远方”只存在于幻想,我们能做的就是享受过程、活在当下。


话虽如此,可到底该如何活在当下呢?曾经在书中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路在脚下,活在当下”。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到山下去化缘。路途遥远,等他们化缘归来回到山脚时,已经天黑了。小和尚很担心地问老和尚:“师傅,天已经黑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山路艰难,又有野兽,我们只有一盏小灯笼,该怎么回家呢?”


老和尚看了一眼小和尚,只淡淡地说:“看脚下。”


看到这则故事的时候,我既觉得有趣又有种恍悟的感觉。也许我们期待中灯火通明的康庄大道始终不会出现,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手中那盏明灯照亮的脚下一方寸土。因为那才是我们踏踏实实前行直至到家的每一步。


生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修行。“琐事就是我们的道。”——把生活中让你心烦的琐事当作修行的契机,尊重它,庄严对待它方能解放自己被羁绊的内心。


3、感受和欣赏身边的点滴美好

路在脚下,活在当下


生活的美不在于它应该有多完美,而在于它处处展现的生命力。


我们需要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即使我们遇到的是生活中的各种麻烦事。曾经看过一本儿童绘本,描绘的是一头可爱的小驴吃过早饭后去上学的事情。整本绘本都在讲述小驴在上学路上看到的美好景致,遇到的可爱的朋友们。


看绘本的时候,我们一起跟着小驴欣赏麦田里起伏的麦浪;帮助小蚂蚁们搬运食物;跟着树上的小鸟一起唱歌凹造型;随着河里的天鹅一家一起跳舞。它没有错过路上任何一个美景,同时和见到的每一个朋友问候早安。


神来之笔藏在绘本最后两页。等小驴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放学了。是的,它没有上成课。但是最后,他一边愉快地和同学们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边说:“我最喜欢上学了。”


这本绘本当然不是鼓励逃学,而是告诉我们当你匆匆去某地,急于做某事的时候也不要忽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美好事物。体验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它的生命力,才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不同的人眼里的幸福是不同的,尽管我们的人生都是不完美的,但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中对幸福的诠释,也能找到如何让自己走上幸福人生之路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